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例如在《妙法莲华经》卷7中有开示: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这里就是世尊要我们能够经由证悟如来藏心,也就是此经,而能够真正受持此经;再进一步能够深入地去阅读、观察此经,而渐渐增长智慧;因此便能为人解说,也就是能够诵此经。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又如何供养三藏十二部经呢?如果菩萨能够以至诚心相信佛说,而且欢喜地受持、读诵、解说三藏十二部经,如实去修行,不仅自己这样作而且也劝别人这样作,是名为菩萨真正供养三藏十二部经;唯除经典脏了,不能清洗外。此外菩萨还要书写三藏十二部经并且作种种供养,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说供养、受持、读诵、书写三藏十二部经,就是供养法。供养法宝时,就如同在供养佛一样,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佛法中出家的僧众,受了出家戒要受持离欲的清净行,一律不能有男女关系,一旦有了男女欲爱关系,就称为邪淫。如果经常犯邪淫,严重的话会下地狱受果报,再回来人间,由于过去生经常邪淫侵犯别人的眷属,所以在人间的果报呢,就是自己的眷属也会被别人侵犯。邪伦破坏社会秩序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如果有自称是某一种行门的宗教,专门修邪伦的男女双身法,无论是他们自己或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所制定的佛戒是为了遮止弟子众们造作落在生死业中,或者烦恼执著中的种种有漏业,如果能够受持佛戒所制的戒相而不违犯,那就是持戒清净了。那在制戒以后,假如弟子众的身口意行为,符合制约不应犯而违犯的内容要项,那就成就了犯戒的行为。对于佛陀所制的戒,佛弟子们需要先发起增上意乐来受戒,向具有戒体的戒师求受佛戒,然后跟随戒师学戒。在学戒的过程中若有犯戒了,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因为菩萨戒是要尽未来际一直受持下去的,所以菩萨戒之中还有开缘的部分,而这个部分更是要依止于智慧上的观察以及菩萨三聚净戒的精神,才能够作出犯戒与否的判断;也正是这样,才能够支持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佛菩提道的修证。再者,学人若不是依于智慧的观察与判断,能够少分、多分地信受因果;若不能信受因果,当然就会对持戒的严谨与否是会有所影响的。所以严谨持戒的背后,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利人的戒相来看,假如说,某甲受持了戒律中最基本的五戒,而开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的缘故,某甲不犯其中的前四项,未来世就感得不被众生侵扰的一分或多分的果报,当然这就是有福庄严。而最后一项的不饮酒,看起来对利益众生而言,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律己而不饮酒的缘故,所以某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六)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七)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九)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十)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啗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善男子!众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过去不能亲近咨承佛故。】《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受持清净禁戒,…听闻诸佛正法,…行布施,…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本事经》卷4)父母对于子女既然有生养教育的深重恩情,子女应当如何作,才是真实报答父母的深恩呢?佛开示说:为人子女应当善巧方便,劝导、赞美、鼓励父母,将父母引入佛法中,使得父母能够净信佛法僧三宝,受持三归五戒,听闻诸佛正法,行布施,修学三乘菩提 | admin 2018-07-22 |
|
Dutt:AspectsofMaha^ya^naBuddhismanditsRelationtoHi^naya^na)p1466月称菩萨开显了龙树菩萨的究竟密意,抉择了第二转无相法轮中最为甚深了义的大中观,故造有很多显密论著:如以百万正理抉择诸法本体空性的论著《中观论注释·显句论》,从共同前行引入无上密法,获得灌顶,受持三昧耶戒,入密后所修的生圆次第以及所得果等圆满抉择和讲述的论著是《密集金刚注释· | admin 2018-07-22 |
|
如第一件破僧事件的提婆达多,因为对佛陀起嫉妒心想要取而代之,要追随他的人出去对出家不久的年少宣说:你们只要跟随我,不要去跟随佛陀;你们只要尽形寿守着五法——就是尽形寿乞食、着粪扫衣、不食盐酥、不吃鱼肉、还有露坐,你只要受持这五法,很快就可以证果。提婆达多订立这种简易的法则,就是要年少的僧人来归依他。这五法当中饮食就占了三法,所以就是属于饮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一天这四位神王同时起了一个念,想要受持八关斋戒,于是他们遍寻观察,哪里有清净的处所可以受持八关斋戒呢?他们同时发现唯独有摩竭王的后园是没有种种喧闹的寂静处所,于是这四个神王都到摩竭王的后园中,各自坐于树下,慈心奉斋,行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思念。经过一天一夜后到隔天的清晨,受持八关斋戒之后,这四个神王才开始互相交谈,并前往面见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妒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著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注:以上是其它三种僧,较胜义僧为劣,补特伽罗意为众生,其中以毁谤正法的“无惭愧僧”为最下劣。至于彼无惭愧僧是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向不得受持诵习外道经典。如是比丘。亦应一向不得亲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复次,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受持修行不食肉法。家家乞食不恶恶想。始终常一苦乐无变。其所乞处有种种人。或言无者。或骂辱者。答言安乐。然后舍去心不倾动。若言有者不生贪喜。答言安乐。受之而去心不倾动。若以大财施众僧者。于未来世众僧受用。一一宝藏无有穷尽。以何等故不奉施僧。而自分付饿鬼贫穷孤独乞白。帝释。沙门法者不多积聚。乃至盐油亦不受畜。是沙门法。奴婢田宅若卖若买诸不净物非沙门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善哉央掘魔已修胜功德我今发随喜敬戒速受持尔时央掘魔罗。以偈问言。如来称叹汝恭敬戒第一云何为世间恭敬于净戒汝是佛爱子速说决我疑尔时罗睺罗。以偈答言。一切佛所说专心恭敬持是则为世间第一恭敬戒尔时央掘魔罗。复说偈言。若说诸如来世间第一常是名为世间最上恭敬戒呜呼罗睺罗修习蚊蚋行不能知第一真实恭敬戒陋哉蚊蚋敬无知宜默然尔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是受持。憍尸迦。此经难得如优昙钵华。时帝释长子名阿毗漫柔。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如我父王与阿修罗战时。告驭者言。汝当庄严伏阿修罗车。驭者白王。愿勿忧虑。我要先死然后及王。今当毕命坚意决战。余人亦当舍身尽力。如是世尊。于未来世正法欲灭八十年时。菩萨摩诃萨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复作是念。我说法时多有众生不能堪忍。我当不说。尔时莫令诸善男子闻彼诸难生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