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贪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贪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是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受持菩萨戒可以快速的累积福德资粮,当他有了广大的福德资粮以后,他就可以在道业上精进了,也可以因为有这样的福德资粮,他就可以证得佛菩提,在佛菩提道上快速的成长。这是受持菩萨戒的第三个理由,就是要令菩萨能够快速的累积福德和智慧的资粮。4、令菩萨速证菩提:什么叫作证菩提呢?证菩提最少要从明心开始,这是指佛菩提来说。那么什么是明心呢?明心,我打个比方,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乃至说何时才能够有可以受戒的机会,都不得而知;所以何时才能够期待说,因为受戒而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而可以自豪地说:我是菩萨!现而今有很多学人想要受持菩萨戒,都面临了这个问题:到底哪里才能够熏习到真正菩萨戒的意涵,而不是将菩萨戒用声闻戒的方式来说?所以「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真的是很重要!而是不是有很多人来受戒,倒反而是其次的问 | 三摩地 2018-07-23 |
|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九、诵持四弘誓愿(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众生无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受持菩萨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是第一个理由,初发心的菩萨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2、令修学善法菩萨戒有戒不得作,还有戒不得不作。戒不得作是属于恶法的部分;戒不得不作就是要让菩萨去修学善法,凡是能利益众生的善法,能够令自己迈向佛菩提的妙法,你如果有能力去学,你不去学就是犯戒了。菩萨因为受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去修学善法,所以说菩萨戒能令菩萨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盘。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之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祇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要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戒后就须坚持到底。持戒而犯,不愿意舍戒者,最多不过下地狱受苦,受苦之后不久究竟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受持菩萨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是第一个理由,初发心的菩萨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2、令修学善法菩萨戒有戒不得作,还有戒不得不作。戒不得作是属于恶法的部分;戒不得不作就是要让菩萨去修学善法,凡是能利益众生的善法,能够令自己迈向佛菩提的妙法,你如果有能力去学,你不去学就是犯戒了。菩萨因为受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去修学善法,所以说菩萨戒能令菩萨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持戒利益很大,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想舍戒。三、持菩萨戒的人,应以大乘胜法及大乘胜义菩萨僧为归依的对象,不应该以声闻僧为归依的对象,否则就成为违犯菩萨戒的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原标题:诵持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今生如果尚未受持菩萨戒,应当要设法求受。如果还没有因缘受持菩萨戒,可以先自行于佛像前自誓受戒,等候将来因缘具足时,仍然应当依照菩萨戒经的说明,向已经受菩萨戒的菩萨法师、菩萨居士或菩萨僧求受菩萨戒。我们讲的自誓受戒可以不必诵戒相、不取相为戒,因为这是对已经明心见性的人而言。明心见性的人过去无量生必定常常受持菩萨戒而不弃舍,因戒体从来不失的缘故,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目录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戒简介三、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四、三种受、受持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五、如何持菩萨戒六、菩萨戒戒相浅解七、菩萨戒释疑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在学习菩萨戒的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们对于受戒的问题都是鼓励学子能受即受,因为受持菩萨戒能够超过三劫的生死之苦,所以应该受。那五戒又是比菩萨戒更单纯的戒律,也是更基本的戒律,因为持受五戒不犯的话,可以保住人身,对于未来无量世菩萨道的增上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以在此劝请提问的菩萨与您的同修道友们,若有机会受戒、持戒,就不该放弃,更应当发大心,未来若有机缘能够受持菩萨戒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3 |
|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九、诵持四弘誓愿(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众生无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持戒利益很大,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想舍戒。三、持菩萨戒的人,应以大乘胜法及大乘胜义菩萨僧为归依的对象,不应该以声闻僧为归依的对象,否则就成为违犯菩萨戒的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者有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劝请他人来修学,或者劝请众生受三归五戒,或者劝请众生受持菩萨戒;乃至劝请众生来护持正法,救护众生来利益安乐行;或者劝请众生远离邪见、远离、远离邪师以及导。这样如法如理的实践劝请法,也是成就这一分劝请的最上供养功德。成就了这一分的功德,一样可以透过回向这个最上供养来使它加乘,使得它增益广大,功德变得无量无边;这样在劝请之后,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要真正开始作一个菩萨,就要受持菩萨戒。唯有菩萨众持菩萨戒,未来才能够成就佛果。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5集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正伟老师(原标题:佛教的戒律有哪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或者有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劝请他人来修学正法,或者劝请众生受三归五戒,或者劝请众生受持菩萨戒;乃至劝请众生来护持正法,救护众生来利益安乐行;或者劝请众生远离邪见、远离邪教、远离邪师以及邪教导。这样如法如理的实践劝请法,也是成就这一分劝请的最上供养功德。成就了这一分的功德,一样可以透过回向这个最上供养来使它加乘,使得它增益广大,功德变得无量无边;这样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大乘佛法中,童子或童女并不是指年幼的孩童,而是出家常住僧团而无家累的菩萨,身相虽然与在家人相同,但却是受持菩萨戒的童贞行,完全是以大乘佛法为归的出家人。所以,在大乘法中的童子或童女,有二十岁的人,也有三十来岁的人,也可以有五十、七十几岁的人,全都称为童子或童女。我们正觉也有设计了童子、童女的僧服(菩萨服),上面有绣著几个字──正觉寺常住,但与僧服 | 三摩地 2018-07-22 |
|
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持戒利益很大,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想舍戒。三、持菩萨戒的人,应以大乘胜法及大乘胜义菩萨僧为归依的对象,不应该以声闻僧为归依的对象,否则就成为违犯菩萨戒的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