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 三摩地

2018-07-22

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所以业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专修善法是业障、退修二乘解脱道是业障(对于想要修学成佛之道却被人以解脱道取代而说为成佛之道者来说),还有更多乃是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乘法中熏习而又遇到胜义菩萨僧,那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的发愿文才会求愿不遇声闻缘觉师,原因就在这里。佛接着又开示说:为什么这个人发心了就叫作菩萨呢?为什么不说他发心了叫作声闻,叫作缘觉呢?因为他是求大智慧的缘故啊!他所求的并不是二乘小法,二乘法的解脱道、因缘法在我们同修会来讲,它算很粗浅的;但是在外面,大师们都已经弄错了,都把解脱道误会了,都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喜欢帮往生的人造佛像,再来回向这个亡者往生善处,并且把这个发愿文刻在佛像上。例如,现在画面中的这一尊佛像,上面刻的字大意是:“东魏元象元年,佛弟子安东将军,前荧阳太守薛安颢,为了亡女魏氏造玉佛像一尊;愿回向亡女不入三恶道,不遭遇八难,能够往生善处,值佛闻法,一切众生咸同此福。”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喜欢帮往生的人造佛像,再来回向这个亡者往生善处,并且把这个发愿文刻在佛像上。例如,现在画面中的这一尊佛像,上面刻的字大意是:“东魏元象元年,佛弟子安东将军,前荧阳太守薛安颢,为了亡女魏氏造玉佛像一尊;愿回向亡女不入三恶道,不遭遇八难,能够往生善处,值佛闻法,一切众生咸同此福。”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 三摩地

2018-07-20

今所录发愿文。有类童蒙。颇同寒乞。与他所传文字不类。亦未可信。故并删之。居士传善女人传所录诸贤。必征素行。苟有瑕疵。概从简斥。兹则但以末后为凭。不论既往之失。故如雄俊惟恭之辈。钟馗善和之徒。既登末品。便预圣流。其他概可知矣。是知弥陀愿力。极乐庄严。如大海不拒夫百川。杲日不遗于一孔。但肯回心。都无弃物。凡属有情。普应信受。右鄙见数条。当是录草创之始。 三摩地

2018-07-20

令刘遗民着发愿文。勒之石。时王乔之等数人。复为念佛三昧诗以见志。远为作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是二者自然之元符。会一而致用也。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元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 三摩地

2018-07-20

貌如生(中峰广录行录发愿文)。优昙。姓蒋。丹阳人。家世事佛。弱冠。出家庐山东林寺。后住丹阳妙果寺。元至大初。诏罢莲宗。昙大惧曰。吾承其教将三十载矣。而亡于吾之世乎。即白佛发誓。必复其教。于是着莲宗宝鉴十卷。今录其尤警䇿者。一云。凡修净土之人。灼然自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是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也半进半退。似信似疑。到了济得甚 三摩地

2018-07-20

发愿文云。予之施经。一事而其二施。以赀造经。是谓财施。以经传法。是谓法施。财施当得天上人间福德之报。法施当得世智辩聪盖世之报。当知二报皆轮回之因。苦报之本。我今发愿。愿回此二报。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还来十方界内。五浊世中。普见其身而作佛事。以今财法二施之因。如观世音菩萨。具大 三摩地

2018-07-20

禅三报名表求悟发愿文的第一条,我写上:“愿尽形寿奉献身心、弘扬护持正觉讲堂所传了义,摧邪显正”,就隐藏了我要在正觉道场出家的密意。递上了禅三报名表,每天我都虔诚地在佛前发愿,求佛世尊、观世音菩萨加被,让我能顺利列入禅三。等待的滋味不好受,其间有两天我失眠、睡不著觉,一天吃;由于正觉讲堂的门风是不攀缘,所以也无从打听起。本来自心满满,四天下 三摩地

2018-07-20

赞偈开始后,眼泪又潸然而下;一向不是哭包,奇怪自己今天怎会这么爱哭?跪念“求悟发愿文”时,突然间很感动;过去也读过,但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的感受,所以很深切至诚的发愿。请师的时候,看到请法盘子的红包袋内装的不是供养的金钱,而是一纸祈请文,心又感动了:是如何的大愿大力,才能不计一切、为法忘躯啊!主三和尚开示起三法语,首先要我们杀掉‘我见& 三摩地

2018-07-20

当填到求悟发愿文时,才发现二年半来每天发愿,此时竟不敢冒然下笔,只得将报名表放回佛案,待想好再填。次日清晨半睡半醒时,脑中浮现出一些字句,不论其是否为佛菩萨加持或是共修熏习之种子现前,但已将心愿如实表达,而在填表时并未全文抄录,已制成小书签来提醒勉励自己,原文如下:末法众生,实可怜悯;弘法利生,舍我其谁?明心见性,悟后起修,乃大丈夫,所应当为;此生 三摩地

2018-07-20

他还写过发愿文,流传于世。 (原标题:45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经法秀禅师的警策,山谷居士从此信心日长,孜孜于道,曾著有《发愿文》,并痛戒酒色,每天饮食非常简单,朝粥午饭而已。元祐年间(1086-1094),山谷居士馆居黄龙山,参礼晦堂禅师(黄龙祖心),乞示修行捷要之处。晦堂禅师问道:“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山谷居士正要开口论对,晦堂禅师连忙打住道:“不是!不是!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便塑文殊之像,供于奉山寺,并作发愿文。此后,他还三次入山祈雨,三祈三应。一时朝廷上下皆知此事。元祐六年(1091),张商英调为江西漕运史。其间,他拜谒了东淋照觉常总禅师。常总禅师是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常总禅师诘问张商英居士之所见处,发现他之所见与自己的证悟相符合,于是便给予印可。张商英后因按部(巡查部属),路过分宁。在那里,他曾召集五山长老于云岩升 三摩地

2018-07-20

为了保护经典,冯楫居士曾多次捐出俸钱,印制藏经,共一百二十八藏,并作发愿文云:“我今发愿……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冯楫居士晚年移官邛(qiong)州(今四川邛崃)。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秋(1154),冯楫居士感到来日无多,遂上表乞归隐居。临终前,他预知时至,提前遍告 三摩地

2018-07-20

─平实导师著─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三摩地

2018-07-20

尚何警训之有哉成化六年岁次庚寅春三月朔武林清平山空谷沙门景隆序缁门警训目录卷第一沩山大圆禅师警策明教嵩禅师尊僧篇孤山圆法师示学徒勉学上(并序)勉学下姑苏景德寺云法师务学十门(并序)上封佛心才禅师坐禅仪长芦慈觉颐禅师坐禅仪劝参禅文自警文卷第二龙门佛眼远禅师坐禅铭三自省察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庐山东林混融禅师示众蓝谷信法师自镜录序释难文梁高僧称法主遗诫小师右街 三摩地

2018-07-19

与诸众生皆成佛道永嘉真觉禅师发愿文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慧明普照微尘刹。稽首湛然真妙觉。甚深十二修多罗。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随类皆明了。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卵生胎生及湿化。有色无色想非想。非有非无想杂类。六道轮回不暂停。我今稽首归三宝。普为众生发道心。群生沉沦苦海中。愿因诸佛法僧 三摩地

2018-07-19

住平江府光孝应庵老僧昙华书复(语录)怡山然禅师发愿文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但某甲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沈。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着我耽人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源。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3条/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