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禅法,即是莲宗所谓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修学佛法应有目标。订下目标后,即应依所订次第目标,全力以赴。不应漫无目标、到处凑热闹,浪费宝贵生命。精进学佛者,目标大约有二:一为求生诸佛净土。二为求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若不订下目标,戮力以赴,即非精进。求生极乐净土或诸佛净土者,请阅《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注一)等书。此 三摩地

2018-07-23

平生最好参禅,曾历参诸山名宿,但均未契旨。晚年谒天衣义怀禅师。义怀禅师每每为他举庞蕴居士机语,令他参究。后来有一年,杨杰居士奉陪皇上登泰山行祀。一天早晨,鸡刚一叫,他便登上泰山顶,正好看到日出如盘涌,忽然大悟。后因为母亲去世,闲居阅藏,遂栖心净土,并绘丈六阿弥陀佛像,随身观念。后被提为礼部员外郎,出任浙江提点刑狱。不久即谢世。6、苏东坡居士.少有大志 三摩地

2018-07-23

(古人参禅悟道,或从视觉发机,或从听觉悟发机,此处,莫尚书悟道很奇特,是从嗅觉发机的。《楞严经》中讲七处征心,实际上,六根六尘,无一处不可以入道。关键是,学人的见地是否到位,功夫是否到位。若到位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无不可成为发机开悟的因缘。16、饶州荐福悟本禅师。投礼江西云门大慧宗杲禅师座下。当时,宗杲禅师座下英俊毕集,受其印可者甚多。而悟本禅师 三摩地

2018-07-23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等。1、黄檗运禅师示众: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 三摩地

2018-07-23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梦游集》(尤其是《憨山大师示初参禅者》甚是亲切中肯)、《宝独禅师语录》等。大慧宗杲祖师关于参话头的系列开示:入门只是看: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话、竹蓖子话,只是不得下话,不得思量,不得向举处会,不得 三摩地

2018-07-23

尔等密宗一切法王欲觅普贤身么?平实说与汝知:出得含元殿时,且小心脚跟下事!9、雪峰二途宗门向上事,千圣不言传;欲得语话分,参禅莫嫌晚。禅门有例问,水陆第二转;二途俱不涉,远近不须趱。归得花莲时,卷袖将蜡抟;会得苍天意,点火取烛燃。10、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磐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三摩地

2018-07-23

回国后即造此书,布弘,常示学人:『参禅者身心脱落也,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而已。』以坐禅为入佛之正门,并强调「禅戒一如」:『坐禅时,有何戒不持耶?何功德不来耶?』(大正藏第82册) (原标题:女众都结跏趺坐?一) 三摩地

2018-07-23

回国后即造此书,布弘,常示学人:『参禅者身心脱落也,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而已。』以坐禅为入佛之正门,并强调「禅戒一如」:『坐禅时,有何戒不持耶?何功德不来耶?』(《普劝坐禅仪》辑录于本篇第五至六页)【注四】1.《摩诃僧祗律》东晋时佛陀跋陀罗与法显所共译,内中制定:度人出家者须向求度者说明『出家有种种苦事,严持戒律,过中不食,多坐少卧,精进 三摩地

2018-07-23

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工,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路,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他经常训诫 三摩地

2018-07-23

或云,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三)坚固信心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 三摩地

2018-07-23

打坐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可以帮助现代人放松身心,但是如果把打坐误当作参禅的法门,那就是误解了祖师的西来意。中国这块土地,真正的禅宗祖师是八地证量的达摩祖师。参禅这件事情,祖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祖师刚到中土,看见一些有久修的出家人,聚在一间禅堂里面,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是在打瞌睡、补睡眠的。祖师就静静地拿了片瓦,坐到这些人旁边去,慢慢地开始磨起瓦来。等到这些 三摩地

2018-07-23

禅就是经里讲的菩萨不断烦恼证菩提,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会参禅的话,他对于烦恼不但不是不拒不迎,他反而积极地投入一切的烦恼因缘里面去,在一切烦恼的境界上去探究。因为真如不离一切的烦恼,所以经中讲烦恼即菩提。所以对烦恼不应当放下,不应当不迎不拒,不应当除断烦恼,反而是要投入烦恼里面去,因为真如、菩提、涅槃就在烦恼当中。参禅的人对烦恼不应当畏惧,应该在烦恼 三摩地

2018-07-23

这时,他就会依照善知识所说的参禅正知见,兴起了一个话头,随时随地去参究。当因缘成熟以及诸佛菩萨加持,于一念间亲证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摩诃萨。所以,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贪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 三摩地

2018-07-23

古时候禅门学人日常的一切作务,都是保持著参禅的疑情,随时随地在寻觅实相心如来藏;而禅师也是在这些作务当中,随时因地制宜而让们证悟自心如来藏。而担柴挑水这些的日常事务,也确实处处都有证悟的因缘;所以,黄龙禅师才会说,说生缘处处。因此缘故,证悟般若的这一切祖师所说的这些的搬柴挑水这些禅,都是佛事。可是问题是,没有悟得真的人,或者是悟得真但是落于片段的人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陀的教法当中,随着不同众生的不同的特性,叫作不同的种性,佛陀开演了许多不同的法门,比如説我们中国人非常熟知的唸佛法门,或者参禅、禅宗法门等等,这些法门就像是不同的交通工具,走着不同的路径,但是最后它们会到达相同的目的地,乃至于它们中间所经过的经歷也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现在的学佛的人常常都忘了这一点,在佛法的修行过程当中,修行人会发现阻碍着自己的这 三摩地

2018-07-23

佛子虽说历经长时间的精勤参禅修学,好不容易终于亲证了,可是实际理地却是不修也不证的。这也才是九峰道虔禅师认为首座还未会得,因而不认同他担任住持的、先师石霜庆诸禅师所证的意旨所在。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证严法师若有自知之明,一辈子安于作个名高权重的凡夫出家人,也就罢了,却因事业的成功、版图的扩大、信众的崇拜,而逐渐自我膨胀,跨足于对佛经加以妄说,以一种浅知俗解而权威自信的语言,诠释佛法的理趣与修证,意图崇显其个人亲证的境界,将凡夫境界妄称为初地圣者乃至佛地境界[12],这一个自欺欺妄语的过失,也只有正觉同修会看得出,并辨正之:证严法师者,乃是不 三摩地

2018-07-23

比方说,今天我们有没有福德因缘遇到无相忆佛的法?遇到了,我们能不能够相信?相信了,能不能够付之实修?有些人很奇怪,过去在外面的相似佛法中要怎样就怎样,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来到了正觉讲堂,想说好好地来练习无相念佛,想要参禅开悟,结果各种奇怪的事就会发生,让他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去修习。比方说,我有一个亲戚,最初来学习无相念佛的时候,开始发心了,想要好好地 三摩地

2018-07-23

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我们也努力观行确认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但这都还只是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缘对境要派得上用场,我们在面对境界时,能够真正确定自己的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自己意识心是虚妄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