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后观想他的手掌有五佰亿种不同莲花的颜色;手指尖端,每个指端各有八万四千种的画,好像印文,可以印出来一样;每一种画里面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颜色,每种颜色放出八万四千种的光;这种光是柔软之光,不会强烈刺眼,让人家睁不开眼睛,所以能普照一切。他就是用这样的宝手来接引众生。接下来想“足”,足底有千辐轮相;佛像的手脚掌上有千辐轮,观世音菩萨脚底也有千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地无相念佛因为尚未证得真如空性,所以不是真实的无相,这样的念佛法门是以佛号的意思而念,是跟源于佛号的意象或这尊佛的种种因地菩萨行及大愿、果地功德庄严的总体印象而念,有时是纯粹出于自心想念的念头而念。这种念不是念真实的佛,因为对佛的法身尚未了解亲证,所以称为因地无相念佛。这种念佛是相对于事俗认知的有相而说无相;一般念佛法门是有声者、形像名相,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另外有一种人聪明伶俐,读了经典以后,以他的意识思惟而了解,就认为自己是开悟了,认为自己是亲见自性弥陀,然后就去找善知识印证,如果是冬瓜善知识,就说“恭喜你”。“以后怎么办呢?”就说“保任就好了。”如果是真善知识,说“你这个不是。”然后你听到“这个不是”,你就认为这位善知识强移换人,明明我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加毗罗卫国释种皇宫里面出生为悉达多太子,然后入相成道转,这个就是如来应世。为应世间众生因缘的成熟而降临世间,自觉而又能够觉悟有情众生,这叫应身如来,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第三种如来。我们平常感应或梦中感应所见的如来是化身如来。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一九年十一月初从印度尼泊尔朝圣回国后,索性歇业,专一在家参禅,直到一九九0年十一月初二下午四时许,黑漆桶兜底粉碎,才结束参禅的历程。检视这一段过程,发觉一般人修习佛法而不得力者,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动中的工夫。因此,写作此书,希望帮助念佛人迅速修成一心不乱的念佛工夫;并使参禅人早日获得参话头、参公案的能力。末学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起,应共修同参之要求, | 三摩地 2018-07-20 |
|
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作’;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又说道:“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其实都一样;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 | 三摩地 2018-07-20 |
|
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四)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而心中念念不舍,并于每日固定时段打坐一至二小时,坐中合掌或作手印,专念佛号或咒语;起初是高唱耳闻,心心不离佛号或咒语,不急不徐,专念专称;散乱之心,渐渐统一,安适自在,无牵无挂。有智之人,此时口中仍然安详唱念不辍,而心中不再忆念佛号咒语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身。因这世间的某些人,得度因缘成熟了,所以为这一大因缘而示现降神母胎,出生于迦毘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宫中,成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门,睹生老病死苦,发愿为度众生得脱诸苦而半夜出家。尽学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后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于沐浴受乳,恢复气力后,于菩提树下参究时,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随即示现转、降外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九、本书承蒙许果川、刘近山、张果圜、梁传辅……等居士于百忙之中,拨冗润饰校稿誊录排印……等,而得印行,谨对彼等为众生所付出的辛劳和热忱,致上无限的敬意。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萧平实谨识……………………………………………&h | 三摩地 2018-07-20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加毗罗卫国释种皇宫里面出生为悉达多太子,然后入相成道转法轮,这个就是如来应世。为应世间众生因缘的成熟而降临世间,自觉圆满而又能够觉悟有情众生,这叫应身如来,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第三种如来。我们平常感应或梦中感应所见的如来是化身如来。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 | admin 2018-07-20 |
|
第五个解脱正受是:当他亲见自性弥陀之后,他自己知道必定可以得到上品上生,乃至终究可以获得究竟解脱的果报,但是必须他已经开始深入教门,从经典所讲的各个层面去深入阅读,以他自己亲证的现量来加以印证。如果这个时候他读《观无量寿佛经》,读到第十四观,他就知道必定可以上品上生。如果他读到修证方面的解说经典,他就知道自己现在的解脱境界是在那一个层次里面,从而了 | admin 2018-07-20 |
|
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几项佛教中重要的法义,来印证佛教对孝顺父母的重视。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 | 三摩地 2018-07-20 |
|
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假使有人为福德供养净行婆罗门五通神仙自在者大智师长及善友安置七珍为堂殿及以牛头栴檀房百宝卧具各敷陈世间美味如甘露疗治万病诸汤药盛满金银器物中如是供养日三时乃至数盈于百劫不如一念申少分供养悲母大恩田福德无边不可量 | admin 2018-07-20 |
|
”---------------------------------------------《发觉净心经》卷下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隋言志德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叹阿弥陀如来十种发心,于中各随念发,若念当欲生彼,当即得生彼。世尊,何者是十种发心于彼处生?”佛告弥勒言:“彼等发心非少智者,有彼发心是大事者。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当为一切众生发慈悲心不生嗔恨,当生阿 | admin 2018-07-20 |
|
又如:自己末悟而印证别人开悟,也是大妄语。两舌:当然没有人两条舌头,而系指东家长,西家短的挑拨是非。而另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通常是骂人。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一切大菩萨真的是如此,见仙说仙话,见畜生讲畜生话,这是菩萨的功夫。绮语:是指讲话不正经,如果幽默还好,就怕尽讲些带颜色的话,或和小男生、小女生来开玩笑(如笑话),或拿人家神圣的东西开玩 | 三摩地 2018-07-20 |
|
】--释印顺着《净土新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像这样子写作的人,事实上他就是主张说西方不及天界,也就是他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原始宗教崇拜太阳的。既然只是一些原始宗教崇拜太阳,那显然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是原始宗教,没有知识、没有开化的人才去信受的,所以他就认为,这样只有没有智慧、没有知识的人,才会去信受太阳神所转化的无量寿佛的这种思想,他的主张就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0 |
|
”(《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名牌、开跑车、玩乐器、上健身房等趣事,自鸣得意于超出一般人对活佛的刻板印象;这不但无助于解脱道的修行,只有更下堕,因为他耗损的,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礼佛者万一成就驼背,只能驼背坐禅,姿势似乎不合毘卢七支坐法(毘卢七支坐法:(1)结跏趺坐、(2)脊直如矢、(3)手结等持印、(4)两肘微张、(5)头略低、(6)两眼凝视、(7)舌顶上颚。以上译自某一英文小册子,因手边缺乏中文数据)之要领。毘卢遮那佛所授第二支要领是:脊直如矢。弓箭虽是一套工具,学员不要误会成:背弯如张弓。平背拜佛功所幸佛并未教授:弓背拜佛才算恭敬;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