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门内之「外道大师」如顺等,皆是因为没有实证三乘菩提,既无解脱证量,亦无般若证量,当然不免误会这个部分;不只如此,唯有未悟者才有此迷惑,亲证实相者必能了解此一事实:「唯一佛乘」。-----《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51期 (原标题:初学佛者应先了知三乘菩提) 三摩地

2018-07-21

这时,如果你是个画家,那么你画完一幅画,在落款的时候,可以写上二德子的名号,也可以刻一个二德子章盖上去,你够资格了。然后你再来观察现在生死之中有没有涅槃境界存在?你将会观察到:原来你正在生死轮回当下,已经是住在涅槃中了!这可不是外道涅槃哦!因为这不是欲界中的境界,也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中的境界,这五种境界正是外道所误会的涅槃境界,称为五现见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请问:如来藏是不是等于外道的梵我?当然也不是嘛!不论顺法师等人把外道神我、梵我,解释成没有见闻觉知而不可知的,其实仍然只是狡辩,因为那将成为思想而非真实可证的法;既然不是可证的,只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说法、思想,当然就不是佛法了!因为佛法是义学,是可以实证的,不是凭空想像的名相。梵我既然是被大梵天王的如来藏所生,显然梵我与如来藏是不同的法,显然 三摩地

2018-07-21

2、佛菩提道的“法无我”函盖解脫道的“法无我”声闻乘的法无我智是三法之“诸法无我”。彼等声闻行者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中证验人无我,然后在蕴、处、界之人无我智基础上,现前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之中,没有不坏之我,因此而断尽我执,成阿罗汉,而还未知诸法缘起缘灭之因(即如来藏),所以不与大乘般若慧相应,所以人人畏见维摩 三摩地

2018-07-21

杨博士又引用到了,他说:在《楞严经》里面,这个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他双目失明而在佛的教导,终于修成了天眼通之后,他所看到的这个地球、这个南阎浮提,就如同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庵摩罗果是度的一种椭圆形的一个水果)。换句话说,这也可以证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这样子的一个阿罗汉,有神通、有天眼通的阿罗汉,他确实已经能够依他的天眼而见知到整个地球的形状是如何 三摩地

2018-07-21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是对这件事情,做一个主动的向外搜寻的,大致的了解、大致的象,这个就叫作觉。观,则是说在觉之后,所生起的细心的领纳与后心的观察。初禅有觉也有观,所以又称为有寻有伺定。在经中称赞佛,说佛是大龙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意思就是说,佛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在定中。譬如说为众生讲经说法时,至少也是在有觉有观的初禅里面。离生是指离开 三摩地

2018-07-21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三摩地

2018-07-21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三摩地

2018-07-21

生苦不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由生为因而生种种身心的苦受,皆名为苦。(二)为老苦,一是增长的意思;由少至壮,由壮至衰,岁月不饶人,气力渐渐赢弱,发落齿松,肌肉松弛,五官失灵,,步履颟跚,眼看着这个曾经生龙活虎的身体如今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就连一点生活琐事都要仰仗他人,虽说是一百个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人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幼童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以前也遇到过,有人自称阿罗汉,来找我,要我为他证;我说:「你连我见都还没有断,身见具在,我怎么能为你证为阿罗汉?」而且我从来都不为人家证声闻果,虽然我也能教人取证声闻果41,但是我对声闻人没什么兴趣。可是他们那些自称证果的「圣人」都落在哪里呢?都是落在意识上头,所以我见根本就没断,全都只是凡夫啊!却都敢僭称是阿罗汉。诸位学佛以后,绝对不会再错 三摩地

2018-07-21

比如说,在远古以前,很早以前度就有人希望能够修证涅槃,修证涅槃的意思是说:离开这个轮回的痛苦,而永远没有杂染,而永远不会在轮回里面再出现。因此就有这两种有情,他们都想要求证涅槃,然而最后我们在佛法里面终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两种有情终究要走向一个大乘的佛道里面,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法。什么叫真正的解脱法?就是说你不只要了解法界的真实的所有的奥秘,而且呢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菩萨四果和声闻四果又不一样,菩萨四果是从初果就以慧证涅槃,只是掉举等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没有断尽,所以他还须求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所以要留在世间。因为修学菩萨行不能离开世间,所以他驻在世间。当他断了五上分结,就是不坏五阴而实证涅槃。如果他有四禅的功夫,就可以随时随地提前舍报入涅槃,没有障碍。他如果要延后舍报,照样可以做得到。这 三摩地

2018-07-21

此外,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其实是依古度无着菩萨得自弥勒菩萨所传的《瑜伽师地论》的论意而造的颂,其实本是等觉菩萨弥勒所传的一切种智法门,世亲只是加以简化、加以扼要的编成总持而已,这首总持颂文的本质,其实仍是等觉菩萨的法义,怎可因为总持的颂是‘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就说颂中的法义也是下地菩萨的境界?这种说法,根本就不 三摩地

2018-07-21

同样的道理,依八识论来学佛,您才有可能证得如来藏;如果是依六识论来修学佛菩提时,佛菩提见道的第一步就是开悟般若,而开悟般若的实质内涵就是先要明心,也就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假使是依六识论来求明心呢,最后证得的当然会是意识觉知心,只是在意识的种种变相(譬如在五欲中的粗意识或想像而不可证的细意识)上面广作文章,终究是悟不了第八识如来藏的;那么学禅之后自认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之人以「性空唯名」遮遣般若深义,更以「虚妄唯识」破坏唯识正理;前以隐喻「有名无实」,后而直说「虚妄不真」,如是正式于千载后,指责佛陀所说不为正理;除非立论之人士为盲眼于中文,否则如何不晓得如此即是谤佛!所以坦然无畏众说,乃至大众噤若寒蝉,仰伏拜读,所以可以坐丧道场,沦为邪见异说;任由外人法主,不敢有语;宁将见弃如来,呜呼哀哉,岂能佛门遭辱而视为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之诸法无我。声闻人在人无我智基础上,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中,无有不坏之我存在。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证知流转之诸法中,无有恒常自在之我存在。大乘法无我智是佛及诸地菩萨所证之种智,下自初地所证道种智,上至诸佛所证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大乘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参见《楞伽经》四卷本之卷一)。二乘人所证的 三摩地

2018-07-21

本书承蒙林璧媛、陈敏彦、李文凤、张果咏、游素香、陈秋美、高慈雯、高碧霞、黄郁棻、蔡嫦娥、林彩红、张哲聪、许果川、陈瑞维、杨果欣、李艾华、林慧约、苏士媛、刘近山、陈辉煌、李训仁、龚韵秋居士等(依整理录音带次序)拨冗整理录音带文稿,许大至、刘近山居士校对,张果圜居士二校,及诸同修聚资赠有缘,共成梦幻佛事,末学谨在此众生与共之梦中,申致梦幻中无上的敬意 三摩地

2018-07-20

像净土祖师们讲念佛法门,也有讲到实相念佛的部分,但是一般的编辑者都把这一部分删除掉不。如果有,也只是一点点,一般人都把它忽略掉。所以念佛法门虽然很殊胜,怕的是念佛人没有信心修到最后部分。所以我们先讲无相念佛的功夫门。有了无相念佛的功夫,体究念佛就容易,就亲切。会体究念佛,那就容易了。所以无相念佛是亲证实相念佛境界的入手良方,是体究念佛的入门基础 三摩地

2018-07-20

又如:自己末悟而证别人开悟,也是大妄语。两舌:当然没有人两条舌头,而系指东家长,西家短的挑拨是非。而另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通常是骂人。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一切大菩萨真的是如此,见仙说仙话,见畜生讲畜生话,这是菩萨的功夫。绮语:是指讲话不正经,如果幽默还好,就怕尽讲些带颜色的话,或和小男生、小女生来开玩笑,(如笑话),或拿人家神圣的东西开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