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二、无漏位,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常乐证智所观境故,于所观境恒印持故,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于一切法常决择故,极净信等常相应故,无染污故,无散动故;此亦唯与舍受相应,任运恒时平等转故;以一切法〔六尘亦是一切法所摄〕为所缘境,镜智遍缘一切法故。】此论文中已说明:第八识在异熟识位及阿赖耶识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了,也知道别人是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连别人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你都知道,都了了分明了,那不正是分别吗?分别完成了就是取尘啊!换句话说,四加行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要能亲证能取和所取全部虚妄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么,请问:如来藏是不是等于外道的梵我?当然也不是嘛!不论印顺法师等人把外道神我、梵我,解释成没有见闻觉知而不可知的,其实仍然只是狡辩,因为那将成为思想而非真实可证的法;既然不是可证的,只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说法、思想,当然就不是佛法了!因为佛法是义学,是可以实证的,不是凭空想像的名相。梵我既然是被大梵天王的如来藏所生,显然梵我与如来藏是不同的法,显然 | 三摩地 2018-07-21 |
|
535,c20-24)所以「如来身无边」,「如来身无量」,「生实际身」,如来真实,如是化身无量,为作一切佛事,此世间所示现,非是边见众生所想之肉质凡夫,以本如来藏出生一切万法,如来法法早得自在,所以八十亿尊佛都是同一身,无有差异,以如来究竟万法,功德无量,所以所为示现,如何可以思议!奉劝想要毁谤佛陀的四众弟子,即使是以学术自由之名,也当慎思,小乘《阿含经》已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佛行时,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现印文,是六十八。诸佛自持不待他侍,身无倾动,亦不逶迤,是六十九。诸佛威德远震一切,恶心见喜,恐怖见安,是第七十。诸佛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意,和悦与言,是七十一。诸佛能随诸有情类言音,意乐而为说法,是七十二。诸佛一音演说,随有情类各令得解,是七十三。诸佛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是七十四。诸佛等观诸有情类,赞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娑婆世界的教主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恒住色究竟天宫为地上菩萨说法,释迦牟尼佛则是应身佛(化身佛),应人间众生根器成熟而来印度示现八相成道。报身、应化身佛有形像可见,依有情自心清净差异,所见之佛身殊胜程度亦不同。法身佛无形无色,故不可见。或谓:诸佛为何示不一直住世教化众生,而现出世、涅槃相?对此《华严经》卷五十二(八十卷本),普贤菩萨言:佛子!诸佛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让当地的印度人听见,唤起他们对佛陀的记忆,功德、福德就更大了,因为他们现在都误以为释迦佛的证量与福德是不如湿婆神的,所以他们现在把释迦牟尼佛收编成印度教的四大神之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有什么伟大功德了,不知这是湿婆神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假使有人会印度话,去朝圣时就在那边唱给印度人听,唤起他们对佛的恭敬心,这个福德也是一样大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了,也知道别人是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连别人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你都知道,都了了分明了,那不正是分别吗?分别完成了就是取尘啊!换句话说,四加行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要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大众回答:完成了!)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了,也知道别人是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连别人没有理由的打你一巴掌,你都知道,都了了分明了,那不正是分别吗?分别完成了就是取尘啊!换句话说,四加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祂不是外道神我的第六意识的我,而是第八识;不但是第八识,而且祂是究竟纯净的第八识,凡夫地及诸圣的第八识都还不能与祂相提并论,这样究竟清净的第八无垢识——心真如——怎么会是外道神我的第六识我呢?这一种真常唯心的思想,太虚大师推崇它为佛法的最究竟法,难道还有错吗?印顺导师却把外道所讲的第六识神我,拿来跟经中所讲的佛地的第八无垢识心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欲知自身是否已得通宗者,且待佛子之自我检查印证;谨胪(lu)列如上。(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46-47,正智出版社。) 乙、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种智谓八识心王 | admin 2018-07-21 |
|
】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看到有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法印,可以来函盖呢?让三法印能够更简洁,或者作一个总纲领,来函盖呢?也就是能否用诸行无常,来函盖的法印呢?或者用诸法无我,或是用涅槃寂静,来函盖的法印呢?如果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无常、无我,来含摄整个三法印,事实上它会产生错误!譬如:用诸行无常,来含摄法印,这样对于诸法无我,是可以符合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印是世尊特别施设,作为佛法实证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讨论佛法对错的标准,是用三法印来验证。如果不能通过三法印的验证,就是错误的!若可以经由三法印来印定,说明此内容就是正确的;所以三法印,是在为我们建立一个修学佛法的标准。有人曾经说:‘三法印’,这三个字,是在大乘的龙树菩萨时,才有的名称。这样的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个呢,各位菩萨,也可以用第二个准则去看,也就是说,这第二个准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各位如果在使用这个准则的时候,请大家务必注意到,如果我们谈到应用这个准则的时候,我们讲的是诸行无常,不是只有无常两个字;我们谈到的是诸法无我,不是只有无我这两个字。并且我们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这三个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名与色函盖了十八界,名与色里面已经有五色根以及七个识了,因为意根也包含在名之中,而六识也包含在名中;佛陀又说另外还有一个识入了母胎,才能出生了名色;这样子,阿含中不就是讲八个识了吗?当代那些南传佛法的人们,竟然还跟随著印顺法师在主张六识论,说第七、八识都是由第六意识中细分出来的,那不是心想颠倒了吗?以上所说的,都是圣教量里面的记载,白纸黑字分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是当小乘人为永灭者,则外道印顺法师即以所说,以永灭之视如来,既然如是,虽有印顺以为之「不可知、不可证」之细心之戏论,仍以无余涅槃之「永灭」之状而说,以其意识细心说不过为了联系这分段生死而强言,以之而贯串轮回,因此无劳大乘佛子更说「永灭」,以合乎一分外道之所说一分,以无有永灭之事故,所以只有「暂灭」,如意识于五位中断,意根于此施设中涅槃断,然法种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1 |
|
声闻法中所谓的法无我智,其实就是指三法印里面所说的诸法无我。声闻乘行者,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行当中证验了人无我以后,再以蕴处界的人无我为基础,现前观察在蕴处界辗转所生的诸法之中,其实并没有真实不坏的我存在,因此而断尽我见、我执,成为阿罗汉。这些声闻阿罗汉们不仅有尽智,也有无生智,也就是,他们不仅有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也能够为众生宣说诸法无我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以前也遇到过,有人自称阿罗汉,来找我,要我为他印证;我说:你连我见都还没有断,身见具在,我怎么能为你印证为阿罗汉?而且我从来都不为人家印证声闻果,虽然我也能教人取证声闻果(详见《阿含正义》七辑所述证果的理论与观行的法门。),但是我对声闻人没什么兴趣。可是他们那些自称证果的圣人都落在哪里呢?都是落在意识上头,所以我见根本就没断,全都只是凡夫啊!却都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