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末尼宝珠出印文像。不从所余不雕饰者。如是缘于无量法界。方便般若极善修习。磨莹集成如来法身。从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种种化身影像。非唯从彼解脱之身有如斯事。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来菩萨威德住持。令诸众生于欲界中。生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家。人身财宝无不。或欲界天色无色界。一切身财可得。世尊。此中有何密意。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死封印轮在傍旋转。世间智人见而振悚。菩萨尔时倍加精进。获得增上一心定意。发大喜踊寻时次第清净心生。得不动地。坚立之脚即趣无明罗刹之所。到无恼地平正之处。除诸嗔忿嫌恨毒心棘刺沙石。八法尘土慈雨灌注。以洒于地生诸善根。清茂软草善根安乐。以为二足四摄之法。坚持于足与众超异。以定左手总六十二见之大乱发。以智右手拔于利剑。以诸众生不请之心。大师子吼高声唱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行时印文现。三十三者爪如赤铜色高薄圆润。三十四者膝骨坚着圆好。三十五者指文庄严。三十六者脉理深。三十七者手文明直。三十八者手文长。三十九者手文不断。四十者手足如意。四十一者手足赤白如莲华色。四十二者孔门相具。四十三者步无广狭。四十四者腰圆大。四十五者腹不现。四十六者齐文如盘蛇右转圆深。四十七者毛色青红如孔雀项。四十八者毛洁净。四十九者毛右旋。五十者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法印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变。不可思议常乐我净。善男子。若有受持书写读诵解说之者。则能破坏众生烦恼。断除一切贫穷困苦。若遭饥荒谷米勇贵。读诵是经则得丰壤。若时焰旱天则降雨。若有饥虚渴仰法食。读诵是经则得总持甘露法味。若欲具足大神通者。当受是经。欲雨法雨润渍枯槁。当读是经。若遭大病亦当受持。所以者何。此经即是一切大病之良药也。此经能断一切诸毒。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智印法门。一切大海无尽意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门。是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大光。持诸香华幡盖伎乐以供养佛。即说赞曰诸佛婆伽婆所说微妙法所为诸众生悉皆难思议大方等无想经卷第三 (原标题:大方等无想经卷第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是经典诸佛封印。所谓印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若有人能信是经者。当知是人真佛。有能恭敬是持法者。是人当为未来诸佛徒众眷属。何以故。无量诸佛已于是人生已有心故。所以者何。是持法比丘不可思议。已于过去同然灯佛发大誓愿。未来之世释迦如来法垂欲灭。我当于中出家修道。为护不惜身命。时王精进龙王者。即今乐见梨车。是乐见梨车。即是未来比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知法印不为护戒。亦不得名修习三昧。如来不着护戒毁戒常无常。觉不觉作不作。净不净空不空。戒非戒知非知。名非名取非取。怖非怖畏非畏。因非因灭非灭。菩提非菩提。解脱非解脱。涅槃非涅槃。一切诸法无有怖畏。为解脱故护持禁戒修习三昧。一切诸法无有退灭。菩萨知已其心甘乐。修是三昧为诸众生说。佛如来常恒不变不灭。是故护戒修习三昧。复次善男子。若有欲得如是三昧。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如是九印印我经律。初不闻有方等经典。一句一字如来所说。无量经律何处有说方等经耶。如是等中未曾闻有十部经名。如其有者。当知必定调达所作。调达恶人以灭善法造方等经我等不信。如是等经是魔所说。何以故。破坏佛法相是非故。如是之言。汝经中有我经中无。我经律中如来说言。我涅槃后恶世当有不正经律。所谓大乘方等经典。未来之世当有如是诸恶比丘。我又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钳锁环钏钗珰天冠臂印。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道无二。复说二种所谓定慧。复说三种谓见慧智。复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复说五种。所谓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脱道见到道身证道。复说六种。所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佛道。复说七种。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里的佛法是指什么呢?如果菩萨们经过前面熏习,应该知道:那不是用纸印刷出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也不是佛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等等,因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刚经》所开示的佛法,其实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解释:佛所说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间人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印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印。被天竺外道与佛尊称为解脱天、大乘第一义天。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深入解释这八个识的自性等,可谓甚深广大、胜妙无比、至今流传不歇。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说在这四种陀罗尼里面,菩萨咒陀罗尼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最接近的;比方说,我们印象中的〈大悲咒〉,那就是属于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的一种。至于说其他的菩萨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跟义陀罗尼都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过我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个咒,这个咒它是一个陀罗尼,可是它却同时满足了菩萨忍陀罗尼、菩萨法陀罗尼跟菩萨义陀罗尼,这个咒就叫作〈正觉总持咒〉。我们念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就是说在三法印里面,涅槃寂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任何的一念、没有任何我们世间人的这种觉知心对六尘的了知,这样子才叫作涅槃。所以一定在有第八识存在作为前提来说无想,这样子才会得到涅槃的这个结论。如果有一个人否定了第八识的存在,而直接说无想就是涅槃,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了,等于说这个人在主张石头就是涅槃了。可是世尊有可能这么荒唐、荒谬地这样主张吗?所以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印证,则佛教幸甚!佛子幸甚!末学萧平实谨制(1997.3.4.增补)注:此一小书乃预定于1997.12.31出版之《真实如来藏》书中之录,为护大乘宗门故,先予印行流通。------平实导师《03、佛子之省思、真假开悟之简易辨》 (原标题:真假开悟之简易辨) | 三摩地 2018-07-21 |
|
建立正确的知见以后,可以开始修习四加行,四加行的主要内涵是名、义、自性、差别;修习四加行之目的,在于如何将名(受想行识)的全部内涵弄清楚,然后将名之义如实理解,以免误解了名的真实义,以致修学佛法将唐捐其功;然后将名所指涉诸法的自性加以观察、如实理解,印证前面观察的名所指涉的义相符无误以后,可以将各种名的自性互相之间的差别全部加以理解。全部如实理解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且问你:‘你还自放得过也未?’】(《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三)近年台海两岸学人亦复如是,往往有人来函要求印证;然而彼等所悟仍属离念灵知心,或为离念灵知心之变相,平实即不得为之印证;又因遵佛所嘱护持宗门密意故,以及会中规矩不得在禅三以外场合为人印证,乃婉言不得印证之缘由。多数学人都能体谅而接受之,然而间有不服者,见平实不能为之印证,便生怨怼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有人认为生命完全是依物质聚合而有,若物质分离,生命即坏,并无不灭的精神体往来三世,故物质就是生命之,这是古印度顺世论外道的观点,后来演化为唯物论。三、三界唯心本心第八识虽然无形无色,然能摄持物质,譬如磁铁所生之引力,无形无色,却能吸引铁块。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极微成器世间及众生之色身。心能造物的原理,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公主依照当时印度的礼仪,她行捉足礼,也就是说双手握著郁头蓝弗的脚后跟、后踵,然后头顶到他的足踝,来行最尊敬的一个捉足礼。用自己最尊贵的头顶,来触碰对方最卑微、最低、最下贱的一个脚踝,来表示最大的恭敬。很不幸地,欝头蓝弗他因为是外道,他没有断我见,他也没有断身见,他仍然以意识为我,仍然以色身为我;他的修学禅定,他的四空定的证得,是用石头压草的方式,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佛所说的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的义净大师曾在印度那烂陀寺留学十余年(公元673—687年),义净大师考察印度佛教后言:(印度)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唯识)。中观则(言),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言,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中观、唯识)并咸遵圣教。(《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义净大师著)可见中观与唯识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公元二、三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