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他们不知道当他们心中这样想,决定要做的时候,愚痴的根本罪就已经成立了;在决定之后,想要用种种的方便施设来说,这些设想,都是属于愚痴的方便罪;假使自己没有能力方便施设,就找了别人来帮忙,然后就写出诽谤业、诽谤因、诽谤果、诽谤真谛乃至诽谤贤圣的书籍去流通,或者去助印、流通邪见的书籍,这都是意业的愚痴业道的方便罪成立了;如果透过书籍的流通,使得这些邪见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弟子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戒品〉《梵网经》卷2:【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西洋古典小说中有一本书叫作“红字”,不晓得诸位有没有人读过?有的请举手!喔!还有蛮多人读过,可以证明我不是编派的;我是在中学时读过的,印象很深刻。书中说有个女人犯了邪淫罪而被判了刑,大家都轻视她,后来她就在狱中行善;如果我没记错,因为这是我十几岁时读的,我那时很喜欢读古典文学小说,甚至但丁《神曲》我都读。她在狱中行善,后来被提早放出来,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种傻事我也做过,在仍有胎昧的情况下,我当年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证悟出来,要是早知道了,就把当年护持某某山的那些钱财,留下来护持我自己开发出来的福田,可以多印一些书来利益更多学人。但我若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所以不必再管以前布施的福田是大、是小,布施以后不必吝惜,也不要再去回忆或懊侮。布施时也不要选择时节:我一定要在农历年前——年关&mdash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索达吉、印顺、昭慧、星云、证严、、宗喀巴……等人坚持意识心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是非常而误计为常,因为从医学常识、阿含教理、生活常识中都可以了知意识心是众法为缘而生的生灭法,夜夜暂断,死后入胎时就永断不现,此世意识不能去到未来世,所以是永断的;但是他们都颠倒计度为常,就是非常计常;然后又因为证不到如来藏,就把如来藏否定,谤为无常的、子虚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如就是没有如,不如的解脱分就是印顺他们所说的解脱道,就是落于断灭境界的解脱道;得如的解脱,表示所证的解脱不是断灭境界;这样证得如的正见解脱分,那才是真正的解脱道。有的人一世中就只是那么一次——一时就是只有在那个时间——以一把面给行乞的人,就获得解脱分法;有的人却无量世以来都以无量财来给无量人,却得不到解脱分;差异真的太大了!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从上面这个佛典故事得知,布施给佛法僧三宝,果报不可思议啊!这也印证了另一部经的开示:【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由于难陀以少物,自手殷重布施及发愿,所得果报不可思议,所以佛陀便为难陀授记,于二阿僧祇百劫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用刀把肉给割开了,那这个伤口它经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伤口它很容易就合起来;但是如果我们用非常恶劣的话、尖酸刻薄的话去说人家,这样的一个话语印在对方的心中,他所产生的恨意,却不是你接下来用各种方法,能够很轻易地弥补出来的。所以一个菩萨更要非常摄护自己的口业,如果一个修行人,他一天到晚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的,那这样的话,不但自己的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古印度的高广大床,你是爬不上去的,要乘坐大象,站在大象上走上去坐,高坐在上而接待贵宾,不是讲睡觉用的床铺。一般贵族接待贵宾用的大床就低而小一些,凡是接待宾客时主人所坐的座位都称之为床。若是禅师坐的就称为禅床。有时国王的高广大床并不是床,而是在墙壁上做一个方形的大洞,约一丈高,一般人上不去,上面铺了软垫,国王就坐在那里接待下属,大臣们就坐下面,高低差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古印度的高广大床,你是爬不上去的,要乘坐大象,站在大象上走上去坐,高坐在上而接待贵宾,不是讲睡觉用的床铺。一般贵族接待贵宾用的大床就低而小一些,凡是接待宾客时主人所坐的座位都称之为床。若是禅师坐的就称为禅床。有时国王的高广大床并不是床,而是在墙壁上做一个方形的大洞,约一丈高,一般人上不去,上面铺了软垫,国王就坐在那里接待下属,大臣们就坐下面,高低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在佛世时,印度婆罗门和许多外道,都相信轮回这一件事,也知道轮回是苦无止息的,一些证有神通的人,也能看到一些三界流转的因缘果报而说出来;因此那时佛陀只要为他们开示五阴不是常住的,告诉他们要于五蕴生厌离、要灭尽,才能证得涅槃本来、清净、常住、不变异,就有许多人听了世尊这样的开示,就可以证果了。涅槃本际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离开了第八识的根本因,没有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弟子,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反;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怎样才是自誓受戒呢?就是个人(不是团体)依照《梵网经》的内含,每天在佛前诵这个十重四十八轻,诵十重四十八轻并且忏悔,忏悔自己这些,应该说什么业都造了,过往什么业都造了,这一世也知道也忏悔,就是每一次都忏悔,最少一个礼拜,忏悔过后,接着按照我们同修会传戒的内含,我们有印给这些(当地)师兄们,师兄们可以跟想要自誓受戒的人说明。先忏悔、诵十重四十八轻, | 三摩地 2018-07-22 |
|
说只有一种菩提,是指什么人呢?有人猜到了!当然就是印顺法师他们嘛!也是台南大愿法师等一类人,他们总是说成佛之道就是解脱道,没有什么明心、见性、一切种智,他们说解脱道就是般若、就是实相。但是,如果照他们这样讲的话,那就应该没有三乘菩提,只有一乘菩提;而他们的一乘菩提却又不是佛说的唯一佛乘;因为佛说的唯一佛乘是具足三乘菩提之法,而三乘菩提之法讲的就是声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弟子,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犯;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弟子,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犯;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有人主张双身法亦是释迦如来所说,即是谤佛;因为双身法的宗旨与所证境界,既违背声闻法所修的声闻觉悟内容,也违背菩萨道所修的佛菩提道内容,与三乘菩提全然无关,本属天竺密教祖师取自印度教中的性力派,以生殖能力作生命本源的世俗法,只能使人流转生死而永远无法出离三界生死。密宗的金刚戒只是他们假借佛陀的名义擅自施设的非戒取戒,纯属外道戒,却冠上佛教戒律的名称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