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于是慢慢起身去找靠枕,刚刚重新坐稳,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惬意,心中不禁又起一念:要是能再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就会更好!,于是起身去书架上寻找合适的CD,找了半天没有寻见,就打开电脑去搜索,遍寻不着,突然看到一则新闻,无印良品新春特惠,于是匆忙起身离家,奔向卖场,想看看自己一直惦记着那个和式的乳胶坐垫是否价格降了下来,出租车中突然听见自己要找寻的那首曲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经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这种法门,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吗?我们的回答是:民间烧纸钱的习俗是源自于古印度事火外道,焚烧诸物来供养火神;藏密沿袭这样的作法,在修息增怀诛四个法之前,必须要先作火供,焚烧各种东西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人问的问题是:将佛经还有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亡灵,这样子如法吗?自古以来就有人烧金纸、烧冥纸,甚至于有的人把佛经印在纸上,甚至于把咒语印在纸上来烧给祖先跟亡灵,那这样子是如法吗?那烧冥纸、烧金纸的典故我们后面再来谈。我们先来看一下,如果把佛经跟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跟亡灵。如法吗?当然是不如法。因为焚毁佛经还有佛咒是有过失的,如果我们把佛经跟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有人不管别人的感受,喜欢在家里唱卡拉OK,而且唱得很大声,吵得邻里不得安宁,规劝也不听,导致别人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就会莫名其妙地讨厌他,对他所说的话不会信受;既然所说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更不可能冀望别人会帮助他了。又譬如有些人喜欢妄语,能够颠倒黑白,后来别人知道那都是不如实语,就会对他有所戒心;未来世有因缘遇到了,就会觉得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古时候印度的外道,对于因果有种种的看法,大略可归类为四种主要的主张。第一种是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由大自在天所主宰的。他们认为大自在天能自在地出生一切万事万物,所以称为大自在。这个主张认为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如果灭了,还是回归到大自在天;如果大自在天瞋恼不高兴,那么众生就都要受苦;反之,大自在天欢喜了,那么众生就都能得到安乐。也就是说,每一个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人认为生命完全是依物质聚合而有,若物质分离,生命即坏,并无不灭的精神体往来三世,故物质就是生命之,这是古印度顺世论外道的观点,后来演化为唯物论。三、三界唯心本心第八识虽然无形无色,然能摄持物质,譬如磁铁所生之引力,无形无色,却能吸引铁块。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极微成器世间及众生之色身。心能造物的原理,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意识心是犹如虚空而无色法之心,所以藏密们就把祂认定是空性心;这就叫作虚明妄想,觉知心迥无色法而又明明俐俐的,所以藏密的明光大手印——亦名空明大手印——就落在这个虚明妄想中。他们不知道这也是恶见中的一种,所以都叫作见浊;因为见不清净,所以叫作见浊。这就是被能觉能受的觉知心、我见所系缚了,所以叫作见浊。第三种就是烦恼浊,烦恼浊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下的说法对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积极意义,而这些说法有些是引自开悟觉者的讲述,有些也是经过人们很多的实例的印证。另外,正如之前提到的,一个结果通常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因此任何单一的因素可能只是造成某一结果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点也请读者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缘差的十种原因:1、对于众生起嫉妒心。2、看见别人获得好处,心生恼热。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界上一些著名人士曾经评价过佛教,譬如孙中山先生如是说:“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的科学之偏。”(《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1页)1915年7月,大文豪鲁迅先生亲自校对高丽本的《百喻经》,并委托金陵刻经处印了一百册,为母祝寿。鲁迅先生还曾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在读诵的时候,更特别要心存恭敬与感激之心:因为在古代翻译及印制经典,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大多需要皇帝的支持,并且动员当时国家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而且这些经典在古代必需要千里迢迢去到印度,再从印度带回来,需要心性非常慈悲勇猛的菩萨,经历九死一生才能够完成的;再加上从古代历经战乱流传至今,真的是非常的珍贵。因此现在有经典可以读诵,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事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说在这四种陀罗尼里面,菩萨咒陀罗尼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最接近的;比方说,我们印象中的〈大悲咒〉,那就是属于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的一种。至于说其他的菩萨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跟义陀罗尼都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什么弥勒菩萨要说菩萨得要有菩萨的咒陀罗尼呢?那纯粹就是因为有情毕竟就是从刚开始学佛,毕竟就是很难以完全离开了所有一切的欲求跟希望的;所以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当时印度的约定俗成正是这样!祗陀太子也只好认了!给孤独长者就把他埋藏在地底下的黄金挖出来,就开始铺了,铺到最后就只剩下门楼那一小块地,他在那边想:我要把哪个部分的宝藏挖出来铺?如果不需要很多,我全部挖出来不就曝光了吗?他正在考虑时,祗陀太子就说:你看!没有金块了吧!他心中这么想,就说:如果金块不够的话,那没关系,这个买卖不必成交,你还是把你的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无常这件事情不只在佛教里面,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体会到世间现象的无常呢?照样有!所以,无常并不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无常更不是佛陀所教的真理;因为佛陀……如果我们讲到真理的话,那一定得回归到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而解脱道谈到无常这个部分,谈到的是什么呢?乃是三法印里面的诸行无常。所以,这个部分希望大家分辨清楚,无常并不是佛教唯一的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看到有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云:【自灵山拈花、金色头陀微笑,迦文付授涅槃妙心、眼藏、教外别行、单传心印,历代四七至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论凡圣久近,但根器相投,一念透脱,更不假三僧只劫,便证本来圆成、净妙调御。是故游泳此宗,资器,从初立志,跂步便要超卓,所谓立地成佛,暂时敛念便证无生,不立前后际,不从他得,惟是自己分上勐利操修。】(《佛果克勤禅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这个四大究竟是哪四个呢?在印度佛教哲学里面,承袭了印度古老的《吠陀经》思想。释迦牟尼佛祂修正了印度原有的哲学,依照佛自己亲身的证量,将世界的组成分为五个蕴;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知道的世界,就是由这五个蕴所组合而成的;这五个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五个蕴。五蕴又叫作五阴,或者五受阴;蕴是集的意思,就是把五蕴的业种集合起来,就变成了五蕴。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为什么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其实在西天印度的文化里面,经常会举八万四千这个数字来显示数量极多的意思。譬如说形容烦恼很多,就会说有八万四千尘劳;而为了要对治八万四千尘劳,所以也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形容须弥山的高大,则会说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等等。但这并不一定表示说,烦恼的分类刚好有八万四千种那么多,或者说须弥山就刚好是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但这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过一般人对于佛教的印象,往往都会停留在表相。比方说,看到了一些类似寺庙的建筑,包含说在庙的前面可能有挂一些各式各样颜色的旗子,就会以为这个大概是佛教吧!又或者是,看到有人穿着比较不一样的衣服,戴了不一样的帽子,然后在这个寺庙里面进行一些,比方说挂着念珠在诵念一些咒语的时候,我们往往也都会觉得那必然就是佛教吧!又或者更有甚者,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涅槃七百年后,印度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殊胜,受龙王礼请,在进龙宫说法时,菩萨见到《龙藏》,其中这部《楞严经》菩萨披阅之后,觉得可以利益世间众生。于是回来后,诵写出来,被当时印度的国王奉为国宝珍藏且禁止外传。《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智者大师,谈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我问你:「你是不是去读印顺法师的书,才不会去各大山头听经?」那么印顺的书,他对般若是不是也这样解释的?一样是嘛!我说的完全没有冤枉他。他也是这样解释说:「一切诸相,因为都是缘生法;缘生法的体性都是无常,无常所以是空;所以一切诸法都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没有真实相,因此般若只是把阿含经中说的缘起性空重讲一遍,所以般若诸经的主要意旨就是性空唯名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