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华严经》为我们开示了佛菩提道的依法不依人的真理,若是出家以后只愿依止出家法师修学佛法,这个人就是依人而不依法;若是依法而不依人,又何必管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呢?只要亲近随学以后确实可以证得佛菩提就够了!对于前来修学佛法的人们,你要有智慧,能观察他们的根性究竟是阐提性、凡夫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才是有众智的菩萨摩诃萨。(原标题:施论、戒论、生 三摩地

2018-07-23

华严经》为我们开示了佛菩提道的依法不依人的真理,若是出家以后只愿依止出家法师修学佛法,这个人就是依人而不依法;若是依法而不依人,又何必管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呢?只要亲近随学以后确实可以证得佛菩提就够了!对于前来修学佛法的人们,你要有智慧,能观察他们的根性究竟是阐提性、凡夫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才是有众智的菩萨摩诃萨。(原标题:众智_菩萨摩诃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种如来说法叮咛的体例,就是像是《华严经》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应该会讲。像是〈净行品〉中所说的,你一定会在你的日常生活的诸行里面,在你的回报众生行中,而生起回向心。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你开门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下:“菩萨行大海,难动不可尽,发心出世间,得入于初地,二地净持戒,三地修诸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经中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因为三地快满心的菩萨有大福德,有大智慧,所以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时,鬼神或天人无法干扰你。为什么?一者、 三摩地

2018-07-23

像在《华严经》当中,普贤菩萨说了一首偈,这首偈的开头就这样讲,说:“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我说如来满诸度,一切解脱真实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九)普贤菩萨要大家抛弃一切心中犹疑的垢染,一心专注地听祂开示诸佛如来圆满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多,解脱一切烦恼尘垢,成就真实不虚妄的法道。那另外在《长阿含经》里面也记载了世尊告诫弟子们,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下:“菩萨行大海,难动不可尽,发心出世间,得入于初地,二地净持戒,三地修诸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经中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因为三地快满心的菩萨有大福德,有大智慧,所以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时,鬼神或天人无法干扰你。为什么?一者、 三摩地

2018-07-23

”《华严经》“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取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至灭。懈怠者亦然。释曰,当以智慧钻注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心智无住,四仪无间,则圣道可生。瞥尔起心,暂时忘照,皆名息也。”《大集月藏经》“若能精勤。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十六观经》“佛告韦提希,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出曜经》“ 三摩地

2018-07-23

华严经》初地菩萨品中说,菩萨初入地时坚定的发起了十无尽愿;这十个愿是尽未来际的,可是未来际无穷无尽、永无边际,所以这十大愿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叫做十无尽愿。发了这样的大誓愿以后,世世都不能休息,因为这十无尽愿是要尽未来际不断的作,才能成佛的。所以佛真的是不容易成就呀!你看原始佛法的四阿含诸经里面记载:佛托钵回来以后,常常都是在教化众生而努力说法的,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1):“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四无尽行。此菩萨勤修精进。胜精进最胜精进。第一精进大精进微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无等等精进。彼菩萨。不为贪欲所乱。不为瞋恚愚痴憍慢恼害悭嫉嫌恨谄曲无惭无愧之所恼乱。菩萨复作是念。我不欲恼诸众生。乃至不欲恼一众生故。勤修精进。但欲舍离诸烦恼故。修行精进。欲害一切结故。修行精进。欲离一 三摩地

2018-07-23

这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华严经》世尊开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因缘。在《华严经》卷53中,世尊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有欲之人,无主则乱,国有君主,一切获安,故名王力能护众生。仁者当知人有四姓:一、婆罗门种,多修口业;二、剎帝利种,多修手业;三、吠舍种,多修田业;四、戍达罗种,修驰逐业。其余杂类旃陀罗等,多皆修习恶律仪业。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胡」,文言文之疑问词,即「为什么、何故」的意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三摩地

2018-07-23

若真要细论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可以参考《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中曾提及「阿僧祇」为124个大数中的第105个:「佛告心王菩萨言:一百洛叉〔洛叉为十万,为第1个数〕为一俱胝〔千万,1后面7个0,为第2个数〕;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1后面14个0,为第3个数〕;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1后面28个0,为第4个 三摩地

2018-07-23

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进而生求法之心,于焉佛法之弘传日广。《大智度论》卷十四亦从持戒的角度来说,有如是说明:檀有三种:一者财施 三摩地

2018-07-23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一段,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有提到: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这意思在告诉我们:菩提心者,祂本身就是可以成就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要跟这些功德相应,只有发起佛菩提道这个 三摩地

2018-07-23

这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华严经》世尊开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因缘。在《华严经》卷53中,世尊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l 三摩地

2018-07-23

纵使依《华严经》所说的世界海,乃至七金山、香水海之外,纵然已经没有世界了,也不能说无边,也不能说有边,因为有边与无边都只是一种施设。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学佛,当然是要作菩萨,菩萨五十二阶位,大部分的人在于初信到这十信位之间,以娑婆世界如此浊恶难当,应当发心让一切众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佛陀的度生誓愿可以方便成就,令一切信位菩萨可以在此无穷止尽的轮回岁月里面得到歇息!而我们又既然有缘接触到佛陀殊胜的大乘法义,就要确立行门阶位,应当以信位为首要,当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受以后,善知识的话就会听进去,这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