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佛是大功德田,佛是大恩德田,佛是众中尊是无上正等正觉,如优昙花而难值遇,佛是十方世界独一最殊胜的,一切法都依止于佛的圣教量。《瑜伽师地论》卷44〈16供养亲近无量品〉中说:如是菩萨于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一者、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二者、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三者、一切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四者、犹如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又说: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可见供养佛的功德有多么的大!——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供佛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种种佛,每一尊佛有三身--应化身,庄严报身,清净法身。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两千五百多年前因为众生的因缘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个是应身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常常在定中、在梦中会看到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化身佛,这两个都是应化身佛。那么庄严报身指的就是色究竟天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祂庄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 三摩地

2018-07-23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意思是,大势至菩萨说:…& 三摩地

2018-07-23

佛有无量无数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佛,所以佛不只是一尊,有很多的佛。因为十方虚空无有穷尽,过去未来无有穷尽,所以世界国土是不可限量的,世界国土不可限量,那佛当然就无穷无尽、数之不完。所以说,这个地方讲说念佛法门有种种殊胜,那么到底要念哪尊佛呢?到底要怎么念呢?那就大有学问了!更何况说佛有三身:所谓应化身、所谓庄严报身、所谓清净法身。那到底要念哪一尊佛呢?所以说 三摩地

2018-07-23

8、长沙虚空虚空有时但假有,犹如片云点太清;虚空无时但假无,十方虚空悉消殒。净琉璃中现金像,心智一体岂相邻?若人欲见普贤身,且向含元殿外寻。尔等密宗一切法王欲觅普贤身么?平实说与汝知:出得含元殿时,且小心脚跟下事!9、雪峰二途宗门向上事,千圣不言传;欲得语话分,参禅莫嫌晚。禅门有例问,水陆第二转;二途俱不涉,远近不须趱。归得花莲时,卷袖将蜡抟;会得苍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但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大正藏第46册)4.《普劝坐禅仪》乃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所撰,全书一卷,只七百多字,普劝行者坐禅,主张把坐禅作为修行之根本,指出:坐禅乃是目的,不是手段,无论已否开悟,抑或悟后起修,坐禅均极重要。考道元于南宋嘉定年间来华,得法于天童如净禅师。回国时,师嘱以「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国王大 三摩地

2018-07-23

…』(见《十方》杂志1999年8月号第16~17页)3.笔者本人与同参师友亦深愿诸佛威神加庇:倘可窝身于「梳化」椅上成等正觉,则庆何如也!【注三】跏趺坐乃佛及佛盘腿而坐之独特姿势。「趺」是脚背,「跏」是一个别创字,只用于此词,仍取原来加字之意(按:高丽版《大藏经》沿用加字),即安放、安置,是安放物品于高处或安置于上位时使用,例如「加冕」「加冠」。结加趺坐或 三摩地

2018-07-23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 三摩地

2018-07-23

或是说,你可以去十方世界供佛,但这还是属于个人精进,不是利益别人的好事。所以说,业报因果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了解。我的意思是说,要记录因果,要成就种子的功能,这必须要有超越人类所已知的一切知才行。因为你拣择因果的智慧是没有办法用人类目前所能了知的这一切的功能体性来衡量。因为你的因果是要亘贯这个三世的存有:过去、现在、未来,你要同时具足满足。这个非常非 三摩地

2018-07-23

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受阴尽的。能反观其面。各有十种禅那现境。叫著五十种阴魔。迷不自识的。则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老子说的。其中有精。和孔子说的。空空如也。是见到识阴的道理。罗汉五阴俱尽。已出三界。我们色阴未尽。与道隔得很远。我忏悔。不过比你们痴长几岁。弄到一个虚名。你们以为我有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二谓如是忧郁,多分灭于三地满心位,心量广大及于十方世界有情故。三谓余分忧郁于七地满心位灭尽,对往世多劫亲人之欲爱习气种子流注已灭尽故。四谓菩萨多情,须待往世眷属已入三地满心位,已对菩萨不起厚重依恋,菩萨始能灭尽欲爱习气种子而无所罣碍故。五谓如是多情菩萨忆念多劫相随之亲蜜眷属而不捨之,欲爱习气种子流注非不能断;但为照顾多劫亲属故,从初地起,歷经一大阿 admin

2018-07-23

如是思惟,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 admin

2018-07-23

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一向出生菩萨经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意不倾动。法集要领经若人百岁中,懈怠劣精进,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进。评曰:知此义,则张善和辈临终十念往生,可了然无疑矣。十六观经佛告韦提希,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南海寄归善遇法师,念佛四仪无间,寸阴非空。计小豆粒,可盈两 admin

2018-07-23

玄奘菩萨又每日开放十方大德前来谘询请益佛法,寺院可说是户限为穿,玄奘菩萨都一一为来者耐心教诲;许多僧众尽除毕生疑惑、豁然开解,大众莫不心生欢喜,这都是玄奘菩萨融会贯通三乘佛法的广大智慧所致。原来中土有主张佛性真常与佛性当常的两派说法。以真如为依止而说佛性真常的人,因为没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以自己的妄想真如为一切法的依止。而以佛性真常的人,不了解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人身难得,如优昙华,我今已得;如来难值,过优昙华,我令已值;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已闻,犹如盲龟值浮木孔。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令住恶法。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云何恃怙 三摩地

2018-07-23

国王告诉臣民:我从无量劫以来,于五道生死不断轮回,从来没有为法而丧身舍命,今日为法的缘故以身作灯来供养,将以此功德上求佛道,普为十方无量众生作大光明,去除众生贪嗔痴三毒;当我成佛时,一定为你们普施智慧的光明,去除你们生死轮回之苦,普遍开演涅槃安隐法,你们不要再阻挡我求无上道。臣民听了以后,再也没有人劝阻国王,为法丧身舍命。七日后,国王命左右持刀割出一千个洞,并安灯 三摩地

2018-07-23

佛世尊如来就是以这样的清净明诲传导下去,十方诸佛教导众生修习禅定的时候,也要求他们一定要先断淫心,让身心清净。所以,如果我们要修禅定,但是我们的淫心如果不断除,那就好像蒸砂煮饭,这个砂不论你如何地去蒸它、煮它,经过了百千劫,它也还是热砂,它不会成为饭。”那就是佛借用这样的一个譬喻来告诉我们,淫心对于修行所产生的障碍,如果淫心不除,要修学禅定、要成就菩提正因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圣教开示:【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已善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薄伽梵就是佛,因为诸佛如来已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限 三摩地

2018-07-23

如在《楞严经》当中,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有开示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好像母亲忆念孩子一般;但是若是孩子只想逃开,那么母亲虽然不断的忆念着孩子,又有何用呢?但是,如果孩子也像母亲忆念着孩子那般,时时忆念着母亲的话,那么这对必定是生生世世常相左右而不相远离的。由此可以知道,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