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呢?应该要是去受持五戒,应该要去行十善业。受持五戒、行十善业,自然而然就能够跟你的福德相应;跟你福德相应的话,所谓的福地福人居,就是福人居福地了。所以这些福地,所谓的风水学所说的福地,不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因为众生不明真相的缘故,纵然修福也跟我见、见取见还有戒禁取见相应,这个也难离生死啊!所以命相跟风水这个道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2 |
|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十善业,也就是生天之论。这十种的善业可以分为身、口、意三个部分,就是在身业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在口业上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而在三业上要不贪、不瞋、不痴、不邪见。这十种善业其实就是前面五戒的延伸以及扩充,而最重要的差别,是增加了意业上的不贪、不瞋、不痴。也就是说,五戒只要注意到表相上不犯戒,而十善业则要开始注重去除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十善业道经》中讲了十善的果报后,特意又加了一部分,讲保持十善的基础上布施会有什么果报,就是在讲这个道理: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优婆塞戒经》里也讲: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有这几种事情,恶缘众多,感召聚集恶果。现世就难以增长福报。当然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众生如果造恶业,应该要成就饿鬼身,阿赖耶识就帮他造一个下一生的饿鬼身出来;如果成就大恶业,譬如谤佛谤法,应该要为他造一个地狱身,如来藏就帮他造下一世的地狱身;如果他造的是十善业,应该生天,就帮他造下一世的欲界天人之身;乃至于造就佛地的五法身。如来藏的自体虽然能够变现这些种种的身,也变现了七转识,使我们有见闻觉知,能够处处作主;可是祂在这些诸法生灭熏 | 三摩地 2018-07-21 |
|
转轮圣王所有四轮金银铜铁,七众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业因缘故。是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是故智者应当具足修十善道。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著,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 | admin 2018-07-21 |
|
当然,这是指做到了十善业的,如果只能部分做到,则另当别论。事实上,能够部分做到十善的,有可能生在人间,但是也有可能生在天上,不一定。《大智度论释·卷三十六·习相应品第三之余》说:“问曰:‘以菩萨因缘故,有善法于世,可尔。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若世无菩萨,亦有此贵姓,云何言皆从菩萨生?’答曰:‘以菩萨因缘故, | admin 2018-07-21 |
|
一切佛子,若能以人伦为基础,勤修十善业,修身齐家,进而发挥仁民爱物、慈悲众生之情怀,自身力求解脱,并愿度一切有缘众生同得解脱;自身愿求佛道,也普愿一切有情皆能同证菩提、共成佛道,则此世间八正道,即是一切佛弟子成佛之基础。八正道中的世间八正道,是以基本人伦为基础,教导佛弟子们在世间生活,若能遵照八正道之正理实践,就能建立良好的品德,培养慈悲为怀、温良 | admin 2018-07-21 |
|
但是善行指的是什么样的心行?在这里的善行指的并不是十善业中的善行;如果一个人有烦恼,但是他十善业的善行,他仍然是可以做,所以他并没有所谓不随所欲这样的一个事情;因此这里的善行,指的并不是十善业当中的善行。那么到底什么样才是(声闻菩提所说的)善行呢?譬如说,一个人面临五欲境界的时候,他的心被五欲这样可爱的境界所系缚,那么他所不能展现的心行就是无贪;所 | admin 2018-07-21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1 |
|
对于这个十善业,为什么也是修集福德资粮呢?我们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为大家说,譬如说妄语。那么在这个妄语方面呢,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世间的经营事业上面,对众生老是欺诳,不诚实,要从众生处获得对等的利益,当然不能长久;乃至说因为对众生欺诳,而最后让众生受损,你还得付出赔偿,那么又与众生结下恶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是如何修福德?福德如何修集?我们又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四种人如同教中专门行善而求生天堂的们,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佛教而信受了,就会修学天乘的善法,在持五戒以外,更进一步修行十善业道,心中回向来世生于欲界天中,但是却不可能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他常修十善业,而远离十不善业。在忍辱波罗蜜多的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的心性柔和,如果别人对他作不利的事,他的心中不会瞋恨,也不会想要报復;如果对方知错而向他忏悔的话,他会立即接受,不会在心中纠结仇恨。他对于一切的世间苦都能够堪忍、耐受,不会生起忧悔之心。他在精进波罗蜜多的性相上,可以看到这位菩萨本性就是精勤不懈;他向来早起晚睡,不会贪爱睡眠,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成就初地满地心后,复转入二地入地心中,广修二地菩萨诸善法、十善业道、严持戒行。又进修二地所应进修无生法忍(二地所应修证的一切种智),于因缘成熟时,成就光影现观(了知如何使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转变清净的道理,亦即了知如何转变自己内相分之观行),永不毁犯清净戒律,是名真实持戒,便满二地心。成就二地满地心后,复转入三地入地心,广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就是说,要修这个百福庄严的时候,要先起五十思——修心五十;这个修心五十,事实上都一样不离十善业道的修行。所以说什么叫十善业道呢?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等,乃至不贪、不瞋、不痴。这样子具足了十善业道的思惟,而且每一个十善业道的每一个都要起五种思。这里举说:譬如说离杀——第一、十善业道里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