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为就是四不坏净的缘故,因为如果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圣众,结果不知道有戒,不知道佛陀、还有佛陀所教的法、还有僧众都是遵守七圣戒,都是遵守十善业道,那这样的话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只是因为现在来到末法的时代,众生根基差了,所以变成三归戒跟五戒分开受。可是事实上三归五戒,其中这个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戒事实上是我们每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为就是四不坏净的缘故,因为如果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圣众,结果不知道有戒,不知道佛陀、还有佛陀所教的法、还有僧众都是遵守七圣戒,都是遵守十善业道,那这样的话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只是因为现在来到末法的时代,众生根基差了,所以变成三归戒跟五戒分开受。可是事实上三归五戒,其中这个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戒事实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佛教的戒律当中,无论是五戒、十善业道还是菩萨戒,都将杀害同类有情列为重罪,是不应该随意违犯的,否则将会自招三恶道的长劫受苦的业报。世尊甚至在《梵网经》当中说,即使别人杀害我们的父母、兄弟、六亲或者国家元首,也不可以因此去寻仇报复。除此之外,菩萨也不得拥有一切刀杖、弓箭、长矛、斧头等鬪战杀生的工具,当然也包括现代的枪炮弹药等等各式武器,这都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持五戒不犯及修十善业道,来世受生于欲界天,获得欲界天之广大天身,成就欲界天身之异熟果报;修禅定证量而成就色界天身之异熟果报;布施钱财济世救贫,来生得布施的果报,所以饶富资财、眷属和乐,培植修集这些善业是名福德。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业道经》中讲了十善的果报后,特意又加了一部分,讲保持十善的基础上布施会有什么果报,就是在讲这个道理: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优婆塞戒经》里也讲: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有这几种事情,恶缘众多,感召聚集恶果。现世就难以增长福报。当然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是故智者应当具足修十善道。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得解脱。众生皆由苦因缘故则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观善恶,如是观已 三摩地

2018-07-21

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著,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三摩地

2018-07-21

第四种人如同教中专门行善而求生天堂的们,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佛教而信受了,就会修学天乘的善法,在持五戒以外,更进一步修行十善业道,心中回向来世生于欲界天中,但是却不可能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 三摩地

2018-07-21

成就初地满地心后,复转入二地入地心中,广修二地菩萨诸善法、十善业道、严持戒行。又进修二地所应进修无生法忍(二地所应修证的一切种智),于因缘成熟时,成就光影现观(了知如何使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转变清净的道理,亦即了知如何转变自己内相分之观行),永不毁犯清净戒律,是名真实持戒,便满二地心。成就二地满地心后,复转入三地入地心,广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要修这个百福庄严的时候,要先起五十思——修心五十;这个修心五十,事实上都一样不离十善业道的修行。所以说什么叫十善业道呢?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等,乃至不贪、不瞋、不痴。这样子具足了十善业道的思惟,而且每一个十善业道的每一个都要起五种思。这里举说:譬如说离杀——第一、十善业道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世间道的内涵有哪些呢?基本上我们分为三点来说:第一点,有的人是把世间人天乘的善业善道来行善当作是成佛之道,而且说把这个当作“究竟的成佛之道”;可是实际上成佛之道当中的内涵,是包涵了十善业道,可是并不能说十善业道就是成佛之道。举例来讲,有的人他一天到晚去布施行善或者是慈济众生,每天帮众生的病苦,照顾或救济危难,这是在佛法当中是属于人天乘 admin

2018-07-21

这个世间道的内涵有哪些呢?基本上我们分为三点来说:第一点,有的人是把世间人天乘的善业善道来行善当作是成佛之道,而且说把这个当作究竟的成佛之道;可是实际上成佛之道当中的内涵,是包涵了十善业道,可是并不能说十善业道就是成佛之道。举例来讲,有的人他一天到晚去布施行善或者是慈济众生,每天帮众生的病苦,照顾或救济危难,这在佛法当中是属于人天乘的善法,这个是属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为就是四不坏净的缘故,因为如果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圣众,结果不知道有戒,不知道佛陀、还有佛陀所教的法、还有僧众都是遵守七圣戒,都是遵守十善业道,那这样的话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只是因为现在来到末法的时代,众生根基差了,所以变成三归戒跟五戒分开受。可是事实上三归五戒,其中这个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戒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 三摩地

2018-07-20

欲界天的天神他是修十善业道啊!十善业道他是不杀人的。你说那为什么有些人他是会被雷击而死呢?那是他过去的业,而不是因为那个雷神生气!不是这样子。所以说有些人如果或是被骗(被人家骗了)而发了五雷轰顶的这种誓愿,你可以放心你离开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恶愿它是不会成就的,因为在佛法之中,在法界里面恶愿它是没有拘束力的,因为真正的善神他是不会用这种方式来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为就是四不坏净的缘故,因为如果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圣众,结果不知道有戒,不知道佛陀、还有佛陀所教的法、还有僧众都是遵守七圣戒,都是遵守十善业道,那这样的话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只是因为现在来到末法的时代,众生根基差了,所以变成三归戒跟五戒分开受。可是事实上三归五戒,其中这个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戒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 三摩地

2018-07-20

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着。是名根本。--------------------------------------------------------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节录)宋罽宾三藏 admin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45条/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