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注:达人即通达之人)十信达人就是十种不同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达人,由于十信位的菩萨对于佛的开示始从初信对佛开示有了信心,乃至到十信具足信心,而成为十信达人。由于十信位,对佛的开示具足信心后转入十住位,成为另外十种不同阶位的达人。譬如在初住位开始布施,乃至六住后转入七住,透过参禅的方式而明心见性,成为明心的菩萨,亦名七住菩萨。正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种菩萨性十 信 →凡夫性 十 地→圣种性 十 住 →习种性 十 行 →性种性 十回向→道种性 等 觉→ 等觉性 妙 觉→ 妙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解释如下:由十信位开始修行,对佛开示具足信心后,转入十住位,到了六住位熏习般若的正知见,于般若正知见熏习后,转入七住,于参禅时,正确的观行现在前,亲证了生命实相找到了第八识,又经过佛菩萨加以摄受,得以七住,常住不退,在此之前,称为退分菩萨。从这里可以证明,明心就是七住菩萨。如果有人不承认明心的菩萨就是七住菩萨,名为不懂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提道十信位之修证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2.十住位之修证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七住位的修证即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学佛法从十信位开始,也就是信佛教;可是有的人相信佛教,却又不相信佛法,所以十信位无法。学佛要破除无明,可是不知道无明是什么,他就无法破除。无明就是众生不能理解意根与意识觉知心的虚妄不实,不能了解六尘万法的虚妄不实,以为这些都是真实不坏的,不知道能了知的想阴是虚妄的;也就是说,你能知道的心与所知道的种种感受,不管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虚妄的。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使是以大乘佛子来说,十信位以后才开始要十住位,您才想要说我要如何安住;因为相信了,不然那个地方你根本不想去,不然那个处所你根本不想亲近,那个道场你根本不想要踏进去。这就是同样的道理,你要产生清净信。所以对于这种种的这些法分成内外的,你要一一的观察、好好的观察、审慎的观察----它是会变的,它变完以后什么时候变回来的。我小时候是这样,老的时候是这样,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以上简单的说明,相信各位已经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具足足够的福德因缘,值遇诸佛菩萨来为他说明,那么要进入十信位的初信位,其实都是非常困难的。 (原标题:您的福德因缘足够让您信佛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会自坏三归依的状况,表示说这一个人的十信位仍不满足;自坏三归依之后,而造作种种的恶业,未来世受果报之时,只能说是自作自受。加上又以种种方便,也令众生成为二归依,这就叫作坏他净三归依,乃至是在全球提倡这样的作法,而误导广大的众生,未来世的果报堪虞啊!世尊最后说了偈颂:【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在证悟菩提之前,必须先将十信位的五根转变为五力,并且在深心中发起菩萨种性,努力闻熏亲证菩提所必须具备的功夫与知见,使自己在身、口、意行上能够学习诸佛的慈悲和智慧;这样就能具足六住位的功德,得以在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而进入第七住位中。......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凡夫菩萨初学佛法,从十信位开始专修信心,一旦进入初住位就开始广修六度万行。可是六度万行都以布施为基础,布施行若不成就,持戒行就不能成就。布施行不能成就,就会有贪,有贪就不能成就戒行。布施行不能成就,瞋无法布施出去,心中就会常常有瞋;把瞋布施出去以后,才能生起慈忍、悲忍,戒才有办法持好。乃至愚痴无明如果不能布施出去、不能舍弃,对愚痴的因果不具足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波罗蜜在十信位中就需熏习了,从初住开始修布施波罗蜜,二住位修持戒,乃至到六住位时应修般若波罗蜜,总共有六度,这都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接下来第七住是明心位,明心而不退失的人就是七住位菩萨。从此开始一直到十回向位还是修这六波罗蜜,但已是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修这六波罗蜜满足了,发起增上意乐就可以让你成为初地的入地心。从初地就开始修十波罗蜜了,始从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信位满心是经由一劫乃至一万大劫修信圆满而进入初住位,从初住位开始修到十回向位满心,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圆满功成。第二阿僧祇劫是从初地入地心开始到达七地满心位,七地满心位就是第二阿僧祇劫修行圆满。从八地入地心开始,到达十地满心位,是第三阿僧祇劫圆满。然后百劫专修福德,完成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到最后身菩萨位,譬如说悉达多太子在人间出家为止,这时还没有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下一集将由正纬老师讲解《菩萨道十信位的修证》,今天菩萨戒的受持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5集菩萨戒的受持》正旭老师 (原标题:菩萨戒的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面说过,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道五十二个阶位,最初十信位的修法,是先要具足修习对三宝的信心,当十信位具足圆满时,才能进入初住位,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这都有它的次第性,不能越次躐等。接著“乃至志求无上菩提”,这句是说,于三宝所在生起爱敬心,尊重供养顶礼称赞等等,不断地修习次法,当福德资粮具足圆满时,终有一天就会发起志愿,想要追求实证无上菩提。什么是无上菩提?就是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对三宝生起轻想,对佛法就无法具足信心,就脱离不了十信位了,所以对三宝千万不可生起轻想。塔庙、如来形像都作好了,将来供养时,可别准备了供养物品之后就开口说:某某人啊!你帮我去供佛。因为这里面是有布施因果的。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你这样做,就是把供佛的无量无边来世福德交给别人来控制了。这个因果后面会说明,现在且先不谈。所以凡所供养时都应该亲自去供养,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对三宝生起轻想,对佛法就无法具足信心,就脱离不了十信位了,所以对三宝千万不可生起轻想。塔庙、如来形像都作好了,将来供养时,可别准备了供养物品之后就开口说:某某人啊!你帮我去供佛。因为这里面是有布施因果的。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你这样做,就是把供佛的无量无边来世福德交给别人来控制了。这个因果后面会说明,现在且先不谈。所以凡所供养时都应该亲自去供养,不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