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同样以修学佛法的人来作为比较,一个是修行往上增益,一个是下堕地狱,我们等到下堕地狱的人再次回到人间,从头开始培植福德,未来才有可能迈向十信位当中。在这个同时呢,另外一个修行往上增上的人,说不定已经成为地上菩萨了。所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非常的大的。由此可知,佛教关于地狱的说明与民间阴曹地府的描述并不是一回事情!阿弥陀佛!------《三乘菩提 admin

2020-02-20

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佛所说的有受法 admin

2020-02-19

菩萨在证悟菩提之前,必须先将十信位的五根转变为五力,并且在深心中发起菩萨种性,努力闻熏亲证菩提所必须具备的功夫与知见,使自己在身、口、意行上能够学习诸佛的慈悲和智慧;这样就能具足六住位的功德,得以在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而进入第七住位中。......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 admin

2020-02-19

供养如来形像以后,不要随便看轻自己,也不要对三宝起轻视想;如果对三宝起轻视想,表示自己对三宝没有具足信心,仍然是十信位未满足的菩萨,犹待菩萨去圆满十信位的功德,未来才有机会转入十住位,广修菩萨六度。又菩萨对如来生身、舍利、形像、塔庙供养时,应该自己亲自去作,不应该叫别人去作。譬如你准备好香花果等供品要供佛,可是叫别人来帮你供佛,由于是两个人共同完成 admin

2020-02-19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admin

2020-02-19

供养如来形像以后,不要随便看轻自己,也不要对三宝起轻视想;如果对三宝起轻视想,表示自己对三宝没有具足信心,仍然是十信位未满足的菩萨,犹待菩萨去圆满十信位的功德,未来才有机会转入十住位,广修菩萨六度。又菩萨对如来生身、舍利、形像、塔庙供养时,应该自己亲自去作,不应该叫别人去作。譬如你准备好香花果等供品要供佛,可是叫别人来帮你供佛,由于是两个人共同完成 admin

2020-02-19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圆满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圆满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 admin

2020-02-18

菩萨在十信位,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这要经历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成就。由此可知,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才能办得到。也难怪有很多众生在十信位进进退退,那都是很正常,不足为奇。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 admin

2020-02-18

这个位阶是从信(就是相信的信),信位开始的,所以我们今天课程的内容就是十信位单元。首先也许有菩萨会问:为什么要从信这个部分开始讲?我们常常在强调:世间尽管有许多的事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的宗教,也许讲到最后都会发现有许多的部分,是所谓迷信的成分,甚至有愚信盲信的成分在里面。佛教在这个部分是非常的清楚界定的。在佛教讲教理的时候,要求的是正信。这个正信的 admin

2020-02-18

透过禅净班的课程,我们讲说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就相当于一把尺:从十信位具足信受因果而进入住位,再由十住位的外门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甚至般若知见的熏习。六住位满心能够(加修)四加行,在七住位证得法界实相心,那才叫作入道!因为你实证了法界实相心,进入内门而运转,可以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乃至十度万行来次第成就佛道。我们一分一分的介绍次第 admin

2020-02-18

信位的菩萨,他有时候要经过一万大劫才能够成就十信位圆满,而准备受菩萨戒,或是受菩萨戒而入初住位。其中在六信位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信不退了!那为什么信不退的时候,没办法直接去受菩萨戒呢?理由是:他虽然是信不退,对佛法没有疑惑,可是他对于世间还有种种的执取,所以他没有办法那时候定下心来,就一股脑儿要往这个菩萨行来安立,然后来将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身心投入 admin

2020-02-18

众生对佛、法、僧等三宝修习信心,十信位满心后进入初住位中,始修菩萨六度万行,皆属外门六度之行;逮至开悟明心证真如时,方入真见道位中;次第进修相见道位诸法以后,直到通达而得入地时,历时一大阿僧祇劫,故说大乘见道之难,难可思议。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三摩地

2019-11-22

略说如下:一:菩提道十信位之修证   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二:十住位之修证   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   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   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   四住位 admin

2019-11-03

 “信”很不容易,所以大乘法为什么要施设十信位?因为新学菩萨必须要好好熏习相关的法义,才能对三宝具足信心。十信位修学圆满要多少时间?短则一大劫,长则乃至一万大劫,那就因人而异。有的人修十信位很快,一个大劫就完成而进入初住位,努力去修布施。刚进入初住位时名为有布施无波罗蜜,这道理得要学,然后才能实修;这布施时也有波罗蜜要修到什么时候?到 admin

2019-09-02

十信位的第七信位叫作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欲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的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的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 admin

2019-02-20

这时不会退转于佛菩提道,是因为原来十信位中拥有对佛菩提道的念根,修到这个阶位时产生了念力,所以闻法以后心地涉入对于佛菩提道的了知;对佛菩提道的法义已经能够听闻之后有所理解而有了念力生起忍法,也因为修忍的缘故而能忆念不失。由此缘故,能相信有十方诸佛世界,相信有诸佛住世弘法;从此开始,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而求生十方诸佛世界,继续修行而不会被这一世所住的世界 admin

2018-12-27

也就是说,一定是要依止一实境界来修学十信位的信解。而所谓一实境界,指的就是一切众生的心体——第八识如来藏,祂从本以来都是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形无色,犹如虚空。祂从来都不曾在六尘境界上面来作分别,所以说祂平等普遍,无所不至;祂能随缘出生蕴处界以及世间万法,又遍一切处,所以说祂圆满十方。祂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说祂究竟一相,无二无别, admin

2018-08-21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admin

2018-08-16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本心,但是 三摩地

2018-08-10

前面的十信位中所修学的,因为对三宝的信心不清净的缘故,无法心得决定而发起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愿;而进入菩萨初住以后,由于信心清净的缘故,也施设了菩萨“信不退”的阶位,也就是菩萨十信位中的修学,这个部分的福德资粮是足够的,足够使他心得决定而发起想要成佛的大愿;不要小看菩萨“信不退”成就时,所发起的大愿,这真是大愿啊!因为法界之 admin

2018-08-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4条/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