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在经中告诉我们说:菩萨次第六入法门的无量功德,指得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十地、等觉、妙觉这六入法门,菩萨一定要依次第这样来进入修学,也就是这个六入法门。一切菩萨没有说他不必修学这六种而能够成就菩萨道最后能够成佛的。......信佛、学佛千万一定要依照佛陀的开示,要怎么办呢?一定要知道什么叫六入法门?六入法门的功德是什 三摩地

2018-07-22

福德一法始自十信凡夫修集资粮开始,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初地更以财施、法施为六度万行之主修,地地增上不断修集,一直到等觉位中,百劫专修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若有求者无不遂其所愿,如是广修百劫,方能福德之修集。而无量三昧者是以四禅八定为主要,续修四无量心、五神通、灭尽定等,配合无生法忍之道种智,而地地不断增益,在这些无量无数的三昧修证完成 三摩地

2018-07-22

而大乘佛菩提,则是要依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从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来修学,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究竟成佛。但实际上二乘解脱道,并不是真正独立的法道,而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佛陀说法四十多年之后的末期,在开示《法华经》的时候,一开始就对唯一佛乘的道理,作了完整的说明。佛陀开示说:【十方佛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过程不就是法相唯识宗所说、所修、所证的内容吗?《大乘起信论》所说的内容,它不但提到了菩萨由凡夫地的这个资粮位,进入真见道的见道位,也就是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中,由凡夫地至七住位的修证,还包括了由真见道证悟本心,到相见道见道位的满足,也就是由七住、十住位到初地前的所证;还有修道位至成佛的道种智,也就是诸地菩萨修到成佛的过程。所以说《起信论》是大乘佛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佛道的修证,最终成佛。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说一下,这个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行:最开始的十个阶位叫十信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头,最困难的是信心的建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意思是说要进入佛法的大海,信是最根本也是 三摩地

2018-07-22

六)十发趣心:名初十心,即十住位:1)舍心,2)戒心,3)忍心,4)进心,5)定心,6)慧心,7)愿心,8)护心,9)喜心,10)顶心。七)十长养心:名中十心,即十行位:1)慈心,2)悲心,3)喜心,4)舍心,5)施心,6)好语心,7)益心,8)同心,9)定心,10)慧心。八)十金刚心:名后十心,即回向位:1)坚信心,2)正念心,3)回向心,4)通达心,5)正直心,6)不退心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 三摩地

2018-07-22

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其中的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的解脱道;这叫做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这都是习种性的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 三摩地

2018-07-22

精进波罗蜜就是到一个阶段上,菩萨就知道经过了十住位,经过了十行位、十回向位,不断地修学以后,他就能够将这身命财都可以作种种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 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阶段称为远波罗蜜多,这是指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无数劫,也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主要是指十信位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的修行;菩萨在进入三贤位之前,必须先十信位之功德,具足菩萨种性,才能次第进修佛菩提道。如是三贤位修证将入初地,这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所谓的远波罗蜜多。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略说如下:1、十信位之修证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继续修学比较深的佛法。十信位修学没有满足的学子,如果听闻甚深佛法,往往会心生烦恼;我见、情执严重者,当他听到善知识所讲的 三摩地

2018-07-22

哪五十二阶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注:达人即通达之人)十信达人就是十种不同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达人,由于十信位的菩萨对于佛的开示始从初信对佛开示有了信心,乃至到十信具足信心,而成为十信达人。由于十信位,对佛的开示具足信心后转入十住位,成为另外十种不同阶位的达人。譬如在初住位开始布施,乃至六住后转入七住,透过参禅的方式而明心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菩萨在证悟生命实相以后,以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为基础,必须历经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过程。也就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勤苦修行之后,具足了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以后,然后加修无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具足了,才能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说,一切菩萨在成佛以后,应身虽然示现有灭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久修不舍的缘故,因为前面对于蕴处界空法的这样子的观行,久修不舍而断了我见,进而辗转的入大乘久修不舍,熏习般若空性的一切法;那入了大乘以后逐渐的修行,从信位乃至于初住,从十住位初住、二住乃至于到六住,到六住满心的时候,因为因缘成熟进入了七住位,所以证悟了空性的如来藏心。菩萨由于亲证空性如来藏的缘故,这个精进力所以能够逐渐的慢慢的与念根相应。那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 (原标题:五十二阶位) 三摩地

2018-07-22

哪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就从十信开始建立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后转入十住位。于初住开始布施,二住持戒乃至五住修禅定,于五住位转入六住位;于六住位修般若,建立佛法的正知见——所谓的五蕴十八界虚妄,有一真实心不虚妄,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等等,于六住位熏习后转入七住;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的参禅正知见去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略说如下:1.菩提道十信位之修证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2.十住位之修证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入灭前宣讲《无量义经》、《法华经》而教导菩萨们贯通一切佛法,也宣讲《大般涅盘经》,宣讲十住菩萨的见性乃至佛地的见性成佛;这是因为最后身菩萨明心时只能发起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还没现起,还不能成佛;得要到后面眼见佛性的时候,成所作智才能现起,那时才算是成为究竟佛;所以佛陀入灭前,必须要讲《大般涅槃经》的眼见佛性。《大般涅槃经》说完了,《无量义经》、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