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之后,虽得般若智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亦唯入别教七住位而已;纵使已能眼见佛性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之现观,亦唯是十住位菩萨,尚未得阶初地,原因有四:第一、未发起圣性,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需入十行位中,行种种行,修除凡夫异生性,藉以发起圣性,令思惑永伏不现;以成就圣性故,名为性种性成就。第二、未发起修道性,仍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须入十回向位 三摩地

2018-07-21

六种菩萨性十信→凡夫性十地→圣种性十住→习种性十行→性种性等觉等觉性十回向→道种性妙觉妙觉性也就是十信位的凡夫性、十住位的习种性、十行位的性种性、十回向位的道种性、十地的圣种性以及等觉性与妙觉性,总共六种菩萨性的修证过程。这样的菩萨道修证位次,乃是依佛菩提果,也就是依增上慧学的修证次第而来建立,它是不共二乘的,所以才称之为别教。 三摩地

2018-07-21

而明心之后的菩萨,依循著别教法门,修证如来藏的人无我智,并且转修《楞伽经》、《解深密经》当中的法无我智,就会渐渐经由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而进入初地;再依如来藏修学增上慧学,也就是诸地的无生法忍,以及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次第再由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一直到十地,乃至等觉位、锚点妙觉位。在最后身菩萨位的时候降生人间,成究竟佛的时候,在如来藏当中所含 三摩地

2018-07-21

随后尚须亲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修学定力功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复随彼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经、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种智正理,了知八识心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名言自性、四缘、四涅盘、二种无我、诸地地相、四智圆明等;在学习种智之过程中,随时随地将其所学,配合所悟如来藏诸种子之界性,加以体验领受,不唯可 三摩地

2018-07-21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的人,利根的人只要一个大劫,可以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钝根的人则需要一万个大劫才能转入十住位。但是,不论是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都会有进进退退的现象出现。譬如,有人久远劫以来所培植的善根非常微薄,而且烦恼深厚,常遮其心,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们,承接祂们所交代的事,依祂们所吩咐的事去做;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众生心是佛心,一直到证信入了初住位,乃至见性入了十住位,甚至其后的修行,一直到十地等觉都不离成佛之心与念佛之心。“因为念念是成佛,念念是度众生,念念不离十方诸佛”这个心称为念佛心。对一位立志成佛之修行人而言,这念佛心,一直到成佛为止,不曾离开过我们。所以说一切法门都属于念佛法门所涵盖的范围。《莲宗宝鉴》云:“若一信不慢,信念佛门 三摩地

2018-07-20

十住位眼见佛性,世界如幻观成就。一至十行位于广行六度万行中,依般若中道慧,现观阴处界犹如阳焰。至第十行满心位,阳焰观成就。↓断五下分结,成三果解脱一至十回向位熏习一切种智;修除性障,唯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第十回向满心位成就菩萨道如梦观。近波罗蜜多修道位初地:第十回向位满心时,成就道种智一分(八识心王一一亲证后,领受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 三摩地

2018-07-20

从最浅的凡夫菩萨--初信位开始到十信,及贤位菩萨--十住位、十行位、十迥向,上至圣位的初地至十地,乃至即将成佛的等觉妙觉位菩萨等,无量无数,皆同修此念佛圆通法门。可见此一念佛圆通法门之殊胜。本书所述之方法,能帮助行者从有相的散乱心念佛,到达事一心念佛的阶段--无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亦能净念相继的无相念佛,这是一种动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 三摩地

2018-07-20

一切众生心是佛心,一直到证信入了初住位,乃至见性入了十住位,甚至其后的修行,一直到十地等觉都不离成佛之心与念佛之心。「因为念念是成佛,念念是度众生,念念不离十方诸佛」这个心称为念佛心。对一位立志成佛之修行人而言,这念佛心,一直到成佛为止,不曾离开过我们。所以说一切法门都属于念佛法门所涵盖的范围。7、信是愿与行的基础《莲宗宝鉴》云:「若一信不慢,信念 三摩地

2018-07-20

当你从外面的一切事物上都可以看见自己佛性的时候,当你见性当下,世界如幻观就成就了,不须要另外再作什么观行,就成就世界如幻观了,十住位的果实就马上放在口袋啦!热呼呼的,不会跑掉。而且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得见佛性,除非你不想看;这个功德受用很大,性障就可以渐渐除掉了,所以看话头很重要。如果你没有把看话头的功夫做好,而说你看见佛性了,那是骗人的,我不可能 三摩地

2018-07-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正德老师(原标题: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当时不会去想:解脱跟明心见性、有何不同?解脱就代表著明心见性吗?此知见后来在正觉讲堂明白了,佛法函盖解脱道和菩提道,也明白明心是在七住位--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见性是十住位,世界如幻观成就。尤其最近出版的《邪见与佛法》,第一三八、一三九页,更是清楚列出佛道的次第。当时以为明心见性是最高次第,就变成佛了,因而志在此,而有七必打;只要寒暑假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要成就十住的功德,就要熏习眼见佛性的正知见,锻链看话头的功夫,努力修集福德的资粮,未来才有可能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因此十住位,而转入十行位修行。又譬如,要十回向位的功德,就要成就如梦观,现观往世所行菩萨道之种种行,虽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也看见此世所为一切修行利众等事项,悉如梦中无异。菩萨成就如梦观后,得以十回向位,转入初地修 三摩地

2018-07-19

于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菩萨六度的种种行。菩萨于六度最后一度般若以后,转入七住位修行,表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佛法正知见,所以不会跟随邪师或者名师修学佛法,他会去寻找真善知识,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参禅的正知见。真善知识也会观察这位七住菩萨是否具足菩萨种性,观察他的定力、福德、智慧是否具足。如果这位七住菩萨种种的因缘渐渐具足了,就 三摩地

2018-07-19

由此缘故,在眼见佛性的当下便成就了如幻观,不必再观行就可以获得菩萨道五十二阶位中第十住位的智慧与解脱功德受用。根据平实导师书中所开示,已入地菩萨所悟的佛性功德,在初地满心时可以亲见自己所看见的六尘境界,全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所变现,所见的六尘境界都不是外相分的六尘,只是看到自己的如来藏以佛性显示出来的六尘,不是真的看到身外的六尘境界。犹如镜子面对色尘 三摩地

2018-07-19

这个时间所说的是什么,他它说三十心入一乘信,三十心讲的就是指三贤位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那为什么说入一乘信呢?也就是三贤位的满足以后,进入初地,进入入地修道以后,才会觉得自己真的能够成佛;因为在三贤位的修学,还有很多应该修的广大福德,还有应该修学的一些佛道的、菩萨道应该修的知见,那么真正入地以后才会觉得说,自己已经是佛弟子了,真的是成为佛子, admin

2018-06-01

而菩萨的七住位的时候,能够证得真如、如来藏,在十住位的时候能够眼见佛性。 在这样的一个三贤位的修行当中,终于能够达到初地,在地上,过初地以后,地地增上的修学,则是在同修会的增上班当中,由平实导师所亲自传授;也就是说,正觉讲堂所传授的佛陀的教法,从一位初发心的一位初级的学佛人,教导他们什么是佛法,如何实证佛法,使得初信位的菩萨有机会渐次地具足十信 admin

2018-03-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7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