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他也会跟你说:其实我不是在说客套话,因为佛早就开示说,从初住位开始,乃至于到七住明心,进一步还要到十住位,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才能够究竟通达此经的深妙义理;从初住位开始,一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究竟通达百经的。所以,他会说:我是不敢讲一经通就百经通这一种大话的!因为,我即使真正亲证了此经,可以随分为人解说《心经》;可是真 admin

2020-02-18

这样转依真如而住的依『内遣有情假缘智』,能够断除软品的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这是悟后想要圆满十住位的人必须观察的内容与所证的智慧,一般而言,历时第一大阿僧只劫的三十分之四——从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满心。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针对自己这个有情的五阴虚假而作的观行,如今这个第二品心是针对有情五阴所函盖的诸法加以观 admin

2019-11-22

二:十住位之修证   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   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   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   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   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   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   七住位的修 admin

2019-11-03

此谓入地前之三贤位中,必须有三种现观:第十住位满心时眼见佛性所得之如幻观、第十行位现观七转识妄心犹如远处热沙地上热焰如水晃动之阳焰观、第十回向位常于定中、梦中亲见往世多劫之造业修福行道往事而得之如梦观。必须得此三观之时始能决定已满第十回向位证德,然后再次加行修证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后,始有资格入地;违此,俱属大妄语业,未来世极不可爱异熟苦果不能免 admin

2019-09-02

这样转依真如而住的依“内遣有情假缘智”,能够断除软品的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这是悟后想要圆满十住位的人必须观察的内容与所证的智慧,一般而言,历时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四——从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满心。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针对自己这个有情的五阴虚假而作的观行,如今这个第二 admin

2019-09-02

由此缘故,在眼见佛性的当下便成就了如幻观,不必再观行就可以获得菩萨道五十二阶位中第十住位的智慧与解脱功德受用。 根据平实导师书中所开示,已入地菩萨所悟的佛性功德,在初地满心时可以亲见自己所看见的六尘境界,全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所变现,所见的六尘境界都不是外相分的六尘,只是看到自己的如来藏以佛性显示出来的六尘,不是真的看到身外的六尘境界。犹如镜子面 admin

2019-05-01

学佛人若能如实亲证生命实相,实证阿赖耶识,便能现观五蕴十八界如何从种子识中出生,现前实证五蕴十八界空相,受用初果解脱功德;若能进而眼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即能现观身心世界全部虚妄,而阿赖耶识所生、所显的佛性,是如此真实而常住,即能进而具足十住位的如幻观,获得二果或三果的解脱功德。以上所述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方法,学佛人若能于此思维观察,并一一履践奉 admin

2019-04-24

眼见佛性之人若所见极分明时,在所见佛性之境界下所眼见之山河大地、自己五蕴身心皆是虚幻,自有异于明心者之解脱功德受用,此后永不思证二乘涅槃,必定迈向成佛之道而进入第十住位中,已超第一阿僧祇劫三分有一,可谓之为超劫精进也。今又有明心之后眼见佛性之人出于人间,将其明心及后来见性之报告,连同其余证悟明心者之精彩报告一同收录于此书中,供养真求佛法实证之四众佛 admin

2019-03-04

这个常住涅槃是在十住位前的第七住位明心时就已经证得了,这是所有已明心的第七住菩萨都可以现前观察到的,并不是想像的。(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3月初版二刷,页298。)为什么叫作常住涅槃?是因为,菩萨所证的法是不生不灭而称为涅槃,是依如来藏而说;而且菩萨现前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如来藏都是本来就常住于涅槃之中,因为 admin

2018-12-27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世尊开示说:从初住位一直到十住位,这整个十住以前的一切凡夫,虽然于佛法中发了菩提心,想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由于信心不具足,所以才会若退若进。这里说的“于三宝的初分净信”这个部分,在上一次的《三乘菩提入门起信》的单元之中,已经作了简略的说明,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回过头来说,在最初发起了菩提心以后,经过若一 admin

2018-08-08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正法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 admin

2018-08-07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admin

2018-08-07

尤其是,如果又有大乘见道的功德,在十住位的修行,从初住到十住,都能够依著诸法如幻的这样的一个心念来看眼前的事物,对于会再造下粗恶的身口意业,已经不是这样的学人所会行的业行了。佛陀有开示:“当我们在正念正知的时候,是要如同手上护著一个油钵,从众中走过;在这个大众前面有著许多漂亮的美女,而在后面却有著一个拿著刀要杀我们的人,但是不论前面的美丽的诱 admin

2018-08-06

(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到修道位,进入修道位成就圣种性以后,成就了见道的功德,达到通达(而入初地的入地心中);再由初地修道位修习无生法忍,一分一分的从初地到十地修习无生法忍;因为十地无生法忍的修习,到最后的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最后妙觉如来下生人间,能够修行成就最后的佛道,成就一切种智 三摩地

2018-08-01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的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的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的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 三摩地

2018-07-23

再者说,难道佛法就只有解脱果吗?而声闻人的解脱果,乃至说他证了四果,真的是究竟的解脱吗?以断我见为基础而开始进一步去求参禅明心,那才是菩萨的七住位,后面还得要满足十住位,然后十住位之后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等这么多的菩萨阶位,要一一去修证。这个初分证出家法,还真的是基础而已! (原标题:真求出离三界法,不在身相作文章) 三摩地

2018-07-23

】(《金刚经宗通》第四辑第291~292页)【一定要究竟无我,你一定要转依祂;若没有转依祂,或者转依祂以后并没有次第实修,就会永远停留在七住位中,第八住位就进不了,更不要说要进到九住、十住位。还没有转依成功的人,想要进入第十住位,想要眼见山河世界、身心五蕴悉皆如幻,根本就不可能,明心的功德受用一定是很小的。】(《金刚经宗通》第四辑第291~292页)【佛陀说法都有次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之后,虽得般若智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亦唯入别教七住位而已;纵使已能眼见佛性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之现观,亦唯是十住位菩萨,尚未得阶初地,原因有四:第一、未发起圣性,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需入十行位中,行种种行,修除凡夫异生性,藉以发起圣性,令思惑永伏不现;以成就圣性故,名为性种性成就。第二、未发起修道性,仍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须入十回向位 三摩地

2018-07-23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的人,利根的人只要一个大劫,可以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钝根的人则需要一万个大劫才能转入十住位。但是,不论是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都会有进进退退的现象出现。譬如,有人久远劫以来所培植的善根非常微薄,而且烦恼深厚,常遮其心,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们,承接祂们所交代的事,依祂们所吩咐的事去做; 三摩地

2018-07-23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瞭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7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