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行精进,令善住布施”,作已乃食。四、随顺佛教行故。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法。……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即种助一切种智。佛虽听请食,欲以自利己,亦利他人故,则不受请食。】《大正藏》册26,页111,下12-23。 [9]《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饭时有五事:……四者,饭有 | admin 2022-06-23 |
|
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我等当为守护如是等经,勤行精进读诵听受,亦当复为他人广说。”复有若干千数菩萨,从坐而起合掌向佛,瞻仰尊颜,发是愿言:“世尊!我等后世后五百岁,作是誓愿,于如是等甚深无染污诸佛所,听能生菩萨诸善功德,能具足诸菩萨助菩提法,我等当共护持闻如是法,当大清淨其心欢喜,专心勤求受持读诵。”佛便 | admin 2022-06-23 |
|
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我等当为守护如是等经,勤行精进读诵听受,亦当复为他人广说。”复有若干千数菩萨,从坐而起合掌向佛,瞻仰尊颜,发是愿言:“世尊!我等后世后五百岁,作是誓愿,于如是等甚深无染污诸佛所,听能生菩萨诸善功德,能具足诸菩萨助菩提法,我等当共护持闻如是法,当大清淨其心欢喜,专心勤求受持读诵。”佛便 | admin 2022-06-23 |
|
舍利弗,若人除舍如是不善贪著事者,于我法中出家求道,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于毕竟空法,不惊不畏,是人尚为断诸法故勤行精进,何况如是不善贪著,谓著我、著众生、著人、著法。是人为断诸贪著故,但勤修习无相三昧,于无相三昧亦不取相。是人通达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舍利弗,是则名为于圣法中柔顺法忍。得是柔顺法忍,乃名是我弟子,能消供养,不空 | admin 2020-06-14 |
|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心精进,求无上慧。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常行头陀事,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kuì)闹,不乐多所说。如是诸子等,学习我 | admin 2020-06-14 |
|
生死之中极为可畏,你们应当要勤行精进,追求离开这个生死火坑,这是我对你们最后的教导。佛陀虽然要离开了弟子,化缘已了,但是祂对于弟子们能不能出离三界这件事情,到要舍寿时都还挂念在心。出离生死----离开这个生死的火坑,那要去哪里呢?就是要能够入住于无余涅槃,因为只有无余涅槃的境界里是寂灭的、是无生灭的、是离诸行的,只要有行在就一定有生灭,不能说是寂灭。也 | admin 2020-02-21 |
|
如果是为了其他众生,就是想办法调伏众生的困难,这样算是为了众生来勤行精进。而菩萨应当为更广大而能够成就的佛菩提道来精进,不管是怎样的布施、持戒、学法、安忍自己的境界种种,这些都是精进的范畴;乃至于世间一切诸法。既然出生在世间中,孝养父母、供养师长,这都是作人子的、作人弟子的所应尽的种种本分;乃至于修止观、读诵经典、思惟经典;乃至于修证,证得这第一义 | admin 2020-02-21 |
|
我们再来看到第三个法:就是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因为在经典中告诉我们,我们成佛它的一个必然性,《法华经》有说:如果一个人即使是用散乱心来到这个塔庙之间,他这样一称南无佛,就是称佛的名号或是称佛,然后这样就可以成就佛道。因为以佛眼来观察他未来的果报,就是最后会成就佛果。我们知道这样的道理以后,就知道因果它是如实,因果是不二的。以这种礼佛的因,即使是心没 | admin 2020-02-21 |
|
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优婆塞戒经》卷2)这一段经文的意思,主要是在说明:菩萨应该具足哪些法才能自利、利他?首先说明:菩萨如果能够具足不放逸这个法,就可以自利 | admin 2020-02-21 |
|
(《瑜伽师地论》卷11)说昏沉是指修行人造作了违犯清净戒律等,毁坏善行的任何一种身口意行,其原因乃是由于不能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或者暴饮暴食,食不知量;或者不知要减省睡眠,勤行精进等;也不能熏习修行正知正见,更无法正确地安住在正知见中;因此,凡有所作,不仅不能精勤地修种种加行来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甚至随顺一切烦恼的生起,造作身口意行, | admin 2020-02-21 |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开始我们所引的《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优婆塞戒经》卷6)这里也是在开示:配合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修忍辱波罗蜜能够清净及增长持戒波罗蜜,在前面已经略谈过;而菩萨如果能忍于“五阴是虚妄法&rdqu | admin 2020-02-20 |
|
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优婆塞戒经》卷6)首先,我们要了解在菩萨的六度法门中,前后度是有密切的关联。譬如在《摄大乘论》卷2中的开示:云何说六波罗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罗蜜,随顺次生后后波罗蜜故;复次前前波罗蜜,由后后波罗蜜所清净故。(《摄大乘论》卷2)在这里面告诉我们,前面的波罗蜜会引生后面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有一位菩萨精进的勤求无上正等正觉,长久修行六度波罗蜜,乐于作种种布施,持戒不捨,有大忍力,能够以平等心来看待众生,勤行精进求取善法,心念安隐而得到四禅,也乐于追求智慧,修学佛菩提,已经显示未来有成佛之相。当时天龙八部等众,都想要了解这位菩萨什么时候能够成佛,佛陀为了让这些众生断除疑惑,所以就告诉大众:这位菩萨将会在什么样的地方成佛,国土叫什么 | admin 2020-02-20 |
|
第四辑-摘录精华篇 回到经典来说:“这样的菩萨为断诸法故,勤行精进,”“断诸法”我们上周好像有讲过了,就是要断除三界爱的诸法,也要断除三界爱的习气种子,进而要断除异熟性的各类种子,使得如来藏心中的一切种子永远是常而不再变异;当种子是常而不再变异了,而“无名相法”如来藏自体是常也不变异,这样才是真正的常。这样真 | admin 2019-09-02 |
|
”“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 | 三摩地 2019-07-20 |
|
然而从如来藏角度来看,原本众生与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进一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慢慢地就离开会说人过错的烦恼;同时他也会看到:乐瞻病人、乐施贫人,都是菩萨所应当修集的福德资粮;然而,此时由于亲见万法所依的第八识,对因果的道理生起了进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胜妙,因而知道更应该勤行精进。所以之能够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当然 | admin 2018-08-15 |
|
然而从如来藏角度来看,原本众生与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进一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慢慢地就离开会说人过错的烦恼;同时他也会看到:乐瞻病人、乐施贫人,都是菩萨所应当修集的福德资粮;然而,此时由于亲见万法所依的第八识,对因果的道理生起了进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胜妙,因而知道更应该勤行精进。所以之能够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当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殖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一一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读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详解 想要增长佛菩提种子,还有五件事要注意:第一是对自己这一世,不要生自轻之想,不可妄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自读诵、书写、思惟十二部经,名自为法勤行精进;若能以是转化众生令调伏者,名为他法勤行精进。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他、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