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胤栖心佛理,幸逢道人,乃为赞曰:菩萨遯迹示同贫士独居寒山自乐其志貌悴形枯布裘弊止出言成章谛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时来天台入国清寺徐步长廊呵呵抚指或走或立喃喃独语所食厨中残饭菜滓吟偈悲哀僧俗咄捶都不动摇时人自耻作用自在凡愚难值即出一言顿祛尘累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聊申赞叹愿超生死 (原标题: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谁在辛苦?谁在吃饭?谁在经行?谁在说话?”如是话头,本是禅门参禅好语,然而一经佛光禅师解释之后,却成了万劫系驴橛:“禅者的语默动静,都另有一番深意;……他们的机锋险峻,言行虽然朴素单调,但妙味无穷”,如是言语,其实与禅浑然无干,根本未曾将“谁”之一字关节所在拈出,说得千言万语,句句皆与禅无涉,何来妙味?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尔星云大师若继续以上述离念灵知----妄心意识----认作证得真如者,欲如何会取赵州与宝寿“这一缝”?永劫难会也!赵州编派胡钉铰之后,不能无为人处,是故不免为伊落水入泥,不得不撒点儿尘沙,令伊胡钉铰因此得个入处,乃提示云:“且钉这一缝。”只如尔星云大师于此公案还曾会得么?平实料尔大师不能会取,只得入泥入水,为尔星云大师指个入处:每日站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四则大随随他益州大随法真禅师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还坏也无?”师云:“坏!”僧云:“恁么即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也。”星云法师云:《有一则现代的禅案:一位美丽的小姐决心要参禅悟道,因此向一位老禅师请教说:“禅师!我要怎样才能参禅悟道呢?”禅师看看她,心想: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尘世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六识任凭尔星云大师修上三千阿僧祇劫以后,仍然是第六意识心,绝无可能转变成第八识实相心阿赖耶;第六意识永远是第六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永远是第八识心,绝对不会互相变来变去,这是佛法中永远不变而且是绝对不变的真理;如果有人想要将第六意识修行无念而变成第八识如来藏心,那就等于煮沙而欲成饭,古人说为“蒸沙作饭”,永无成功之时。然而星云大师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之落处,与今时多数学禅之人一般无二,并无超胜于一般学禅者之处,皆是同以意识觉知心放下五尘之执著,认作真实心,谓之为返妄归真;所以此一段语中,亦是劝人将觉知心修除五尘等执著,回归到意识觉知心主体上,不攀缘执著五尘等法,以此作为“返本归源、还为真如佛性的真心”,误会可谓大矣!当知流转虚妄生灭的觉知心,永远是第六识----意识,永远不可能改易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且道南泉道得道不得?尔佛光禅师还会么?如今平实倒行南泉之令已,尔星云大师----佛光禅师----还会否?料尔三十劫后依旧不会,是故来到平实眼前,依旧救不得猫儿也,平实便只好一刀斩却。如今尔星云大师----佛光禅师----不会佛法,又害平实斩却一猫之命也,此罪在尔,不在平实也!何以故?谓尔不懂应当如何方能在平实手里救得那猫儿也!亦不懂倒行南泉之令,不懂如何在南泉手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心行,乃是说法者自我保护之具体措施,以免修诸佛法善行而犯重罪,成就地狱业,百劫沦堕三途;此乃弘法师及学佛人必须具备之正见,今于此处乘便说之,警觉狂慢之人。既然以此一句便知星云法师之未悟示悟,则其余诸语之为戏论者,便无讨论之必要,便不须浪费篇幅于其余不必要之言句而作讨论也!由是故举庞蕴举托公案,共星云法师----佛光禅师----说禅,冀其能有入处,尔后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是缘故,亦有人间之新学菩萨因为好奇心,欲知开悟明心是何境界,欲知眼见佛性是何境界,尽形寿修学佛法般若;乃至久学菩萨欲知诸地道种智、佛地一切种智之境界,不辞长劫辛劳,追随世尊修学佛道。如是而修佛道者,正因求法之热诚心所致!然而求法之热诚,却是植因于对实相之无所知、之欲了知,即是因为好奇而欲求证之,非因对于世间“有境界相”诸法之喜乐贪著而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不听余言,将来速入涂炭,岂戏?平实于此不避大师将生之极瞋,公开言之,以劝大师,愿星云大师受此逆耳良言,以救未来无量世之自身免于长劫之大恶报。逆耳良言说已,不可无有为大师处,乃举云岩路绝公案,共尔星云--佛光禅师--说禅:洞山良价禅师乃是云岩昙成之得法,百年之时将届,是故示有疾病,乃令沙弥前去云居山,传语云居禅师,令知此事。然于行前特地吩咐沙弥曰:&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欲详细了知真心之体性者,请阅读拙著《生命实相之辨正》;今此文中,只作简略之开示:真心于六尘中从来离见闻觉知,自无始劫以来,不曾对六尘起过一念之见闻觉知,何况分别之?然于六尘以外之一切法中,却又极为伶俐能干,无所不知;乃至有人证悟之后,尚不能多分了知,唯有渐修而至佛地时,方能全部了知。故说一切种智甚深极甚深,未至佛地者,不能具知也!莫道佛地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以善心而造善行之结果,却是未来世多劫之极不可爱果报,岂非世间最大之冤枉乎!尔星云法师对得起这些尽心尽力护持尔之四众乎!尔星云法师若有良善之心者,即应广思、深思,然后起而作诸补救之正行,正应猛力精进作诸弥补正行也!否则如何对得起广大信众之鼎力护持?莫使广大信众于汝身上修持善行之后,却获得帮助汝破佛坏法之恶果也!否则焉有资格身任人天福田之职?然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否。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之佛果。(原标题:楞严经卷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之佛果。 (原标题:楞严经卷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佛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如是伦次绾叠花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花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燃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