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如来藏出生世界万法,森罗万象无不是如来藏所显现,犹如镜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也肯定不会懂吧?否则不会诽谤善知识弘扬,有些人无根诽谤善知识弘扬(人人具有的如来藏真心)大乘,你们发怒的心、离不开欲界的心、那么粗重,怎么能找到行相深细微妙的如来藏真心呢?善知识萧平实续如来事,大慈大悲想救教人因为男女双修,破佛陀戒律,不下无间地狱,在有生之年可以忏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唯识论》卷九云:【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也就是说,《成唯识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张老师曾以墨宝赠予同修会的学员,题达摩祖师法语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来勉励学生。忆念起无著菩萨往昔为求而不可得,恨不得要,历经十二载徒劳勤苦,终于难行能行、非忍而忍,除掉轻心慢心,方得面见圣弥勒菩萨受学《瑜伽师地论》。正是旷劫精勤、欲冀真乘的精神。而今萧导师赓续了佛陀如来藏,时常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了初禅的实证之后,才能够在梦中或者是定中,能够依于禅定的力量,能够相应于过去世多世或是多劫乃至无量劫的菩萨所修行的这些过程。因为能够如实的见到自己过去所修行的种种的过程;所以经过串联之后,能够了解这一世的所行,乃至未来的菩萨行,就犹如自己在梦中所见的这个情形是一样的,所以都是犹如梦幻。因为这样子的实证,所以就能够对治到意根。所以,要进入初地的实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慧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在《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我等众生相;如来藏犹如金刚一般,所以十迴向位又叫做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那时说到明心开悟时,就不会再排斥了。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其实明心时还不算具足,见性了也还不算具足,还得要十行位满心以后才算是具足菩萨性。所以十行位满心之前都还有可能上心作中、中心作下啊!从这里就知道佛菩提道不是那么容易修的法,因此假使有人明心之后退转到声闻法中只求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到了三地满心后,他可以取证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因为凡是菩萨有四禅八定时,他只要见道,就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加修四无量心、五神通,修学满足,这时由于他在很早以前,一个无量数劫前(七住位)他就已经证得断我见、断见惑的功德了,他这时有能力可以取证无余依涅盘,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因为志不在此;为什么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菩萨从初地,他发坚固愿求佛菩提,在知恩报恩而次第的来修持这个菩萨妙行,他虽然能得种种相好,可是都还没有圆满,等觉菩萨还得要百劫来修相好。百劫修相好,是以他所获得的这个五蕴身财来行大布施,众生需要任何的眼啊,任何的这个脑啊、髓啊,都随时布施给他;每一世每一世所获得的五蕴身,就是要行这个大布施,来圆满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需要的大福德。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了初禅的实证之后,才能够在梦中或者是定中,能够依于禅定的力量,能够相应于过去世多世或是多劫乃至无量劫的菩萨所修行的这些过程。因为能够如实的见到自己过去所修行的种种的过程;所以经过串联之后,能够了解这一世的所行,乃至未来的菩萨行,就犹如自己在梦中所见的这个情形是一样的,所以都是犹如梦幻。因为这样子的实证,所以就能够对治到意根。所以,要进入初地的实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言公元二○○○年底,正觉同修会使用了新的开经偈: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就在导师升座开始说法之前,大众合掌唱念著新的开经偈的当时,感得导师法座发起八种动相。历经四年,同修会大众的法缘成熟,导师已于公元二○○四年底(十一月九日)开始宣讲《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诘经》或《维摩诘所说经》),以甚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有人问:如何才能够不离诸佛?龙树菩萨回答:众生有无量劫以来累积的罪业因缘,虽然也有修福德善行,但是智慧浅薄稀少。或者虽然有智慧,但是福德善根微薄不足。菩萨上求佛道时,要行生忍和法忍。为了行生忍的缘故,要在一切的众生之中,发起大慈悲心,因而可以灭除无量劫来的罪业,获得无量的福德善根。为了行法忍的缘故,必须破除对种种一切法的无知无明,如此便可获得无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马鸣菩萨当世已有八地证量,超越命浊(又称寿浊),寿命可以自己控制,或住人间一小劫或视众生之因缘福报而住二小劫,随缘度化;而且不需加行,即可变现山河大地与自己身心互通,随机现应。本篇将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为主要参考数据,马鸣菩萨于华氏城游行教化的故事则根据《付法藏传》而述之,并引述导师的《起信论讲记》而整理之,来说明世尊正法“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四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愿、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①所谓:生广大清净决定解,以一切供养之具,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令无有余;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②又发大愿:愿受一切佛,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戒定直往菩萨初地能同时面见百尊佛,能见一百佛世界,能够振动百佛世界,能够住于世间百劫而不坏。而断三缚结的菩萨初果这些都做不到,何况其他更多功德呢?所以明心见性之后的解脱功德,虽然相当于初地二地菩萨,但是不能以初地二地菩萨自居,尚未满足初地应具之智慧及三昧功德故。若依照《华严经》判果,明心的人属十住位的第七住——不退转住。依照《菩萨璎珞本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就十地菩萨满地心,复转入等觉地入地心,于百劫中广修福德,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身处。于百劫修集福得后,降身母胎,步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并隐其威神之力而示现如同凡夫众生之于法都无所知的境界,然后随诸外道一一受学,又离外道修诸苦行而不能发起智慧、无益佛道,然后放弃苦行,再于菩提树下,半夜时分以手按地时而得明心,大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三贤位修证将入初地,这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所谓的远波罗蜜多。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所转,无法伏诸烦恼;虽然在七住位中因为真见道而有波罗蜜多的功德,但是距离成佛仍然十分遥远,所以称为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贤劫一切菩提萨埵。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种宝华散于佛上。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问唯愿世尊。开示解说。尔时世尊告无尽智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疑难恣汝所问。如来当为随问解说令汝欢喜。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菩提心。世尊。谓菩提心云何当知。菩提萨埵成就菩提心。何等为菩提心。亦无菩提心。萨埵亦不可得。亦不离菩提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贤劫千佛出世次序《瑜伽师地论》:“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一大劫之成住坏空之“住劫”中千佛出世次序如下: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第九劫减至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 | admin 2018-07-21 |
![]() |
释尊修行直至三大祇劫满已,成最后身菩萨,坐菩提树下,于夜后分,以手按地而得明心时,六七二识方得转生上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异熟流注生灭断尽,第八异熟识顿现大圆镜智,改名真如;而犹待随后旭日出前之目睹东方明星,眼见佛性时,方使前五识顿生成所作智,而名成佛。“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无上正等菩提功行圆满,上品转识成智——第六识起上品妙观 | admin 2018-07-21 |
![]() |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就可以去观察如来藏自己的功能,并且也可以观察如来藏含藏了我们的哪一些种子?这样一步一步进修,三大阿僧祇劫修过了,所有的种子您已经都能具足理解了,都具足实证了──您对所有功能都可以具足运用了,那么就有了一切种智;有了一切种智时就是成佛了,三德便具足了,那时您的三身具足了、四智也圆明了,您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一切种智还没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