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的阿赖耶识却不是因缘而有的法,不是因缘所生法!佛说这个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本来而有的意思就是说从无始劫以来祂就存在,不需要藉任何一因、藉任何一缘而存在,是本来存在的。本来存在的这个阿赖耶识祂清净,的意思就是说祂能够成就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同时祂又具足了一切种种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功德法;祂这些都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说祂是的。因为成佛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人类所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间,算是很长寿了,因为它每天的变异不大,小得让人无法察觉出来;然虽如此,在每一刹那,它还是在变异,只是变异得很慢很慢,无法让人一下子察觉出来而已;如果哪天发生大地震、火山爆发或者下大雨,使得山河大地有较大的变动时,人们才会察觉出来,真的有在变异啊!又譬如三界中最长寿的,莫过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他有八万大劫的寿命,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赖耶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非修非作,乃至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15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T03,p0305a8卷唐般若译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No.15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T03,p0305a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法身本性如虚空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思是说,每一个有情自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常住涅槃的。佛所说的涅槃,在四阿含的千余部经典中常可闻见。世尊在十二因缘法的还灭门中,依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还灭,所以在十二有支之“名色缘识”支,说这个名色所缘的“识”是六识身。接着又往上推,六识缘行支故缘名色;又往上推,六识缘无明支,故缘无明有六识心行之行支;又往上推,六识缘行支故缘无明。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贤劫本身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我们下一尊佛是弥勒菩萨,将会在五亿多年以后来这个世界,来成就佛道;因此,一生补处的菩萨,然后衪都会在兜率天,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志坚定,往生兜率陀天,继续来追寻如来藏妙法。所以,即使是小乘法,都是有谈到如来藏,小乘法也有谈到弥勒佛可以出现于人间。因此,这些法它是存在的,它并不会因为小乘人只想要灭除自己、灭掉自己,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根无始劫来就在,祂携阿赖耶识投胎,由于阿赖耶识藉著父精母血及母亲的四大,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五、六个月,而长养了五色根。因为有五色根能够接触外五尘,由阿赖耶识变现内六尘,再由阿赖耶识出生了六识;外五尘是由共业有情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之器世间。由于六根、六尘、六识及诸法都是由阿赖耶识出生的,所以阿赖耶识是十八界及诸法的根源。因此,一切染净法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只劫空。觅其空处。了不可得。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到个里。生也生他不得。死也死他不得。既生死他不得。即无生死可出。亦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全体是个大解脱门。二六时中。受用转辘辘地。出生入死。不犯毫铓。或去或留。全超旷劫。所以道。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8b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众行显发大乘法普与众生乐常赞于如来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0c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b诸识亦复然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15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T03,p0305a8卷唐般若译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原标题: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不同外道所有神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施舍,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倚色命财,生大骄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嗔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善男子!施主有三,谓下、中、上。不信业果,深著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耗不集。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若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得解脱。众生皆由苦因缘故则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观善恶,如是观已修十善法,意行十处,故名十道。身三道者,谓杀、盗、淫;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详序;嗔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猝暴;如嗔,痴亦如是。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善男子!是十善道,有三事:一者能遮烦恼、二者能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此地则为有诸佛塔;若复有人爱重此经,常随守护不离身者,是人应受一切世间恭敬、供养;是人当得宿命智通,能知过去无量劫事,不为一切天魔波旬之所扰乱;四天大王及余诸天常随卫护,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恒共摄受,十方净土随愿往生。金刚手!我今略说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功德如是,若广说者,穷劫不尽。”佛说此经已,金刚手等诸菩萨、天、龙、夜叉、乾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佛于众中即为授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能如是如实知故,修远离法,起于种种诸随顺行,无所分别无所取着,经于无量阿僧祇劫惯习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灭;如是一切染因染缘及以染果心相都灭,名得涅槃,成就种种自在业用。妄心熏义有二种别:一、分别事识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厌生死苦,随己堪能,趣无上道;二、意熏,令诸菩萨发心勇猛,速疾趣入无住涅槃。真如熏义亦二种别:一、体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