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修证越高,越觉得远;不信的话,未来无数,等你们修到等觉地的时候,你们一定会发觉自己离佛还是那么的遥远,就会起了一个念:“我算什么等觉菩萨?连佛地的功德都还有很多不知道的,诸佛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所以等觉菩萨见了诸佛,都那么恭敬,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起信论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254~255。)这里可千万不要就如同一些假名的&ldqu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有情云何发菩提心求佛决定三无数无有疲倦。今佛世尊意趣难解广大甚深。文句巧妙具足圆满。记别有情因果差别。希求速疾无上菩提。于是弥勒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即从座起整理衣服。善调六根身口意业皆悉寂静。然其六根百福所生妙相庄严八十种好。三无数之所圆满。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等百千万日光明相庄严其身。一切有情瞻仰无厌。近无等等佛果菩提。以如是身往诣佛所。五体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我们以后供佛不管在家里或是讲堂都要有这个「增上意乐」和「净信俱心」,心里面要想说我们是在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这样功德是无量无边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广大!上说「当获无量大福德果」,还有无量广大的清净梵福,供佛的菩萨可以在无量中都不堕恶趣。所以我们以后每天都要努力的供佛,家里有佛堂就供佛,没有佛堂也要想办法弄个佛桌、佛像来供佛!真的都没办法弄到也要心 三摩地

2018-07-22

知二十增減事。彼作是念。我於過去世中。所有增減事。我悉能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於未來及今現在增減等事。而不能知。唯佛世尊具知三世增減等事。是名了知第一不究竟法。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止於深山。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四十增減事。彼作是念。未來世中。所有增減。我已悉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不知彼過去現在增減事。唯佛世尊。具知三世。是名了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在佛世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位老人来请求出家,可是当时佛陀不在精舍,在精舍里的阿罗汉们一看,这个老人在八万大之内,都没种过一点善根,一点好事都没有做过,于是这些大阿罗汉们就说:因为你从来没有种过善根,所以没有因缘出家,你还是走吧!这个老人听了,就哭着走了。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刚好遇到了佛陀,佛陀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哭呢?他就说:我想去跟佛陀出家,但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在佛世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位老人来请求出家,可是当时佛陀不在精舍,在精舍里的阿罗汉们一看,这个老人在八万大之内,都没种过一点善根,一点好事都没有做过,于是这些大阿罗汉们就说:因为你从来没有种过善根,所以没有因缘出家,你还是走吧!这个老人听了,就哭着走了。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刚好遇到了佛陀,佛陀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哭呢?他就说:我想去跟佛陀出家,但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盗心生;以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反过来说,如果听信了邪师的邪教导,执著错误的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来造作恶业的话,譬如说:毁谤说没有善恶因果、没有六道轮回、没有佛道可成;或者是毁谤真善知识;或者是说邪淫的男女双修可以即身成佛等等;而且还自以为是在护持正法,因此信心坚定欢喜乐作而毫无悔心;像这样的话,就会成为不可转的无间地狱的定业,在死后一定会到无间地狱长受苦的。就如佛陀在《药师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盗心生;以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这师徒二人继续走着走着,徒弟又想,成佛得要菩萨历经三大无量数行菩萨道,这样子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施能施啊!他越想觉得太难了,所以改变心意不再成就佛道。结果这下又被他师父知道了,他师父就又把行囊交回给他,让他继续帮着背。所以可见,纵使不受持基本的五戒,仅仅是受持三归依,发起四宏誓愿,还是能够获得诸佛菩萨的庇佑。所以,我们要劝请从事娼妓、屠宰、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佛说,最后经过无量以后,他还是要从自己的这样的三昧之乐远离;其实那样的三昧并没有真正的乐,只是二乘人执取,最后还是要归于菩萨道来。所以我们这样总括来看,极乐世界它的清净的五欲也可以让我们继续来受用,对于许多的菩萨,他不愿再继续在娑婆世界受苦,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你目前生活上的五欲,五欲的受用只要它是清净的,只要它不远离佛道,这样菩萨的受用都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好像说,世间人有人自称是行侠仗义,然后就去富济贫,即使那一些富人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但是那毕竟与他们今世是富人,是不相同的因果;而这个富济贫的人,来世也可以受到一分福业啊!但也许要与什么?要与偷盗的恶业一起受用!所以这样子求财富的方法,也许可以得到财富,若不是他过去生的福业所致,只恐怕免不了一段不好的因果。再者来说,跟这些鬼神的缘结深了,就 三摩地

2018-07-22

究竟布施供养一位持戒比丘一碗饭,这功德有多大呢?是不是真的胜过得到四天下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呢?请继续看《杂宝藏经》这个阿那律尊者的本生事迹——阿那律布施得九十一富裕快乐佛陀十大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自己为证,用宿命通回忆起:九十一以前,有一位长者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利咤,次子名为阿利咤,他时常告诫儿子们:高处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往下堕,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波斯匿王为了此事,而前往世尊处所,并向世尊禀白:我的女儿善光,过去不知造了什么善业,今世得以出生在国王家里,而且身上还会放著光明?世尊答复国王说:在过去九十一以前,有佛出世,名毘婆尸佛,那时有一位国王叫作盘头;毘婆尸佛入涅槃后,盘头国王兴建了七宝塔来供养佛的舍利。盘头国王的第一夫人以天冠的宝饰,放在毘婆尸佛的佛像顶上,以此来庄严佛像; 三摩地

2018-07-22

那为什么这两个人的情况会像这样子呢?佛陀又解释了,其实早在很多以前就已经种下了这个因。《六度集经》里面说到:世尊过去世为菩萨的时候,曾经是一位善于理财的长者,喜欢救济贫困、布施众生。有一次一位好友过世,好友的儿子放荡,败光了爸爸所留下来的家产;于是长者自己就拿出黄金千两给这个败家的儿子,教诲他说:理财啊!当以正道为先,你要走正路,未来的福报才能无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好像说,世间人有人自称是行侠仗义,然后就去富济贫,即使那一些富人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但是那毕竟与他们今世是富人,是不相同的因果;而这个富济贫的人,来世也可以受到一分福业啊!但也许要与什么?要与偷盗的恶业一起受用!所以这样子求财富的方法,也许可以得到财富,若不是他过去生的福业所致,只恐怕免不了一段不好的因果。再者来说,跟这些鬼神的缘结深了,就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盗心生;以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淫。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那像多好兄弟假设变超级有钱人,他也会想要养我!假设他有一百亿,那至少也会给我一亿,给我一亿就够了!给我太多的话我会去养女人!那经典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也是很有福报!因为她往世常修福也常供佛!但她往昔因为感情创伤,所以有鼓励他人乱伦邪淫,这个恶业使得她在佛陀时代那一世时,虽然常布施使得每次结婚对象都是有钱人,但对方都会外遇邪淫!后来她自己当高级应召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所不同的,只是凡夫众生的真心当中所含藏的无量种子还有染污,还没有完成三大无量数的修行而把这些种子完全转化清净。既然说法界的真理是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都能够究竟成佛,所以,即使是凡夫众生,乃至三恶道的有情,他的本心都是平等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的差别,因此凡夫众生才会被称为未来佛。因为这个缘故,佛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