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来于《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亦开示: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应当至心……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如是……行六事法……值遇弥 | admin 2020-07-12 |
|
次日,侍郎张九成请说法,台州了因禅客致问,宗杲有“神臂弓一发,千重关锁一时开;吹毛剑一挥,万劫疑情皆悉破”之语。秦桧得知后,“恐其议己,令司谏詹大方议其与宗杲谤讪朝政”(《宋史•张九成传》),以坐议朝廷除三大帅(韩世忠、张俊、岳飞)事,五月二十五日遭“罪”,张九成免官服孝,孝期满后再处理,径山主僧宗杲,被追牒(开除 | admin 2020-07-06 |
|
可是这个神通力,他有可能有一劫的神通力,或是两劫、三劫不等,就看他的神通力是如何。可是如果说他的神通力是有限的,譬如说他可能能够看到二十劫或是八十劫这样的神通力;可是有了这样的神通力之后,他对于法界的实相,他有时候会因为神通力的关系,他会产生邪见。譬如说,在《长阿含经》里面,佛陀就有说到六十二外道见里面就有举到,有一些外道他们会认为人或是有情是无因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说,菩萨从初发心开始,经过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对佛的开示圆满具足,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这时已经开始与众生广结善缘了,当菩萨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圆满时,得以遇到真善知识,教导正确的佛法知见,培植定力与福德,最后因缘得以成熟,明心而亲证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就是未来佛地的无垢识),并经过诸佛菩萨,及真善知识摄受,最后 | admin 2020-07-06 |
|
帮助大家总结一番,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佛教的因缘观呢,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如是因,如是果,实际上的因缘也不是由造物主创造,也不是由一个单一的业果报系统所创造;佛教的因缘观,实在是众生的如来藏各自成就;并且这个因缘观,是我们所造的业不管多少劫,它都还会存在、还会受报;那么在受报的时候,果报的状况是会因为善、恶,轻、重的不同,而有许多的不同。但即使因果是错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经文怎么说,后面经文说:【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一段,这个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到了极乐世界听佛说法,经过了一个晚上,花开见佛以后,接下来是没事了?不是!接下来他要开始修行 | admin 2020-07-06 |
|
其实波斯匿王当时的证量,已经是很高了,有经文为证,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之中有这么一段的经文:【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所以波斯匿王当时示现为国王之身,是示现在诸佛成佛之世来护持世尊正法的种种菩萨相貌之一。如同世尊在《妙法莲 | admin 2020-07-06 |
|
虽然差了一个位阶而已(都是上品生),功德就差了很多了!就是说他要经过一个晚上,而且这一个晚上是极乐世界的一个晚上——极乐世界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娑婆世界半个大劫——所以功德差异是很大!所以大心的菩萨,还是要努力的求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 那花开见佛以后,上品中生的菩萨,花开见佛以后,他是还是没有办法能够亲见佛的,而且必须由佛菩 | admin 2020-07-06 |
|
又譬如人类所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间,算是很长寿了,因为它每天的变异不大,小得让人无法察觉出来;然虽如此,在每一刹那,它还是在变异,只是变异得很慢很慢,无法让人一下子察觉出来而已;如果哪天发生大地震、火山爆发或者下大雨,使得山河大地有较大的变动时,人们才会察觉出来,真的有在变异啊!又譬如三界中最长寿的,莫过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他有八万大劫的寿命,如果 | admin 2020-07-06 |
|
这个故事是在说:无数劫前有一位菩萨,修行的菩萨;兄弟两个人合作一同在做买卖,求取利润来奉养父母,以及六亲眷属。有一次,兄弟两人一起到别的国家去做生意;哥哥就派遣了弟弟把宝珠呈献给国王,国王看到弟弟的面貌很俊俏,就很喜欢的接受他的宝珠,而且还将公主许配给他,并求取了上千万宝珠的聘金。弟弟回到了住处,就把详细的情形告诉了哥哥,哥哥听了之后就赶到了王宫, | admin 2020-07-06 |
|
这里的授记只有说出未来世成佛的名号,而《法华经》〈授记品〉中的授记,还会提到成佛的时劫的先后、国度的名称、住世寿量等等,那这就表示说:个别的成佛因缘是有一些差别的。然而即使只是说出来世成佛名号的授记,假如你就是被授记的菩萨,可想而知,你当时的心境会是如何踊跃呢!世尊摄受守护众生的善巧方便,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永远知道在什么时节因缘,用什么样一种方式 | admin 2020-07-06 |
|
如果我们又具足我们前面课程所说的相关资粮,也具足了该有的动中定力——也就是看话头、思维观,又有实证的善知识帮忙开示的因缘,那他就能够在近劫之中有实证的机会。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4集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知见>正伟老师 | admin 2020-07-06 |
|
而去极乐的这些上品上生者,他听佛开示之后经过须臾之间就遍历十方世界历事诸佛,在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未来成佛的佛名、国土、弟子众,甚至佛国的时劫多少。因此上品上生者,乃是非常的殊胜无比。所以劝请一切的菩萨,在自己的成佛之道当中,一定会亲炙无量的诸佛,当然也会有机会亲炙阿弥陀佛。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 | admin 2020-07-06 |
|
故事发展到这个地方,看起来都是一段又一段的巧合,怎么须摩自我检讨,想要更懃加役力,而得到少许的线缕之后,就正好在回家的路上的某一条巷道之中遇见了世尊,然后须摩以线缕供养世尊,而世尊接受了以后,正好身上的袈裟就有一条裂缝,然后世尊就可以及时地使用他所供养的线缕,会不会太巧合了?其实不然啊!这是世尊度众的善巧方便,世尊早就在初次示现成佛前的一大阿僧祇劫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这个是有尘沙那么多,所以学佛想要成佛,就要有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就是种智的范畴。首先就要参禅找到如来藏,才能够好好修行。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各位菩萨能够好好用功,然后早日证得解脱道或者佛菩提道,这两样智慧能够增长,持戒清净。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28集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侯正惠老师 | admin 2020-07-06 |
|
然而诸佛世尊所以可以作这样的一个示现,并且还可以选择接受供养的方式,这是因为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有着从修学佛菩提道,加上利乐有情而得的福德智慧,才能够成办这样一个示现。这个道理,再简单来为大家作个叙述,以免有上述所说没有智慧的人出现。从菩萨因地开始心得决定而发起成就佛道的一刻开始,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若单从圆满福德的部分来说,容许初发心的菩萨在布 | admin 2020-07-06 |
|
第八识如来藏,自无始劫以来,恒常都不分别六尘,故无此五种了别六尘境界之心所法,故非有分别心。然而觉知心意识,一旦现起,则必定会对六尘中之境界相产生分别,绝非常时无分别者;某老居士所说之前后念中间短暂一刹那间之觉知心即是无分别心者,不符圣教,谓第一刹那间虽不分别,只是不能分别而非没有分别性,并已起心寻求而欲分别其所接触之新境界相,已经在第二刹那寻求之 | admin 2020-07-06 |
|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段经文的大意,我们底下大略地作个解说。第一句虽知无起灭,那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呢,现观一切诸法,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祂无始以来不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因为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都会有千佛,因受菩萨戒而成佛。所以前后三际一切佛,皆须持此戒,也就是说不管过去世、现在世或未来世的一切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均须受菩萨戒,而且持菩萨戒一直到成佛;很明显的,这是因为菩萨戒能够庄严菩提的缘故。最后我们作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学佛为什么要持戒呢?我们在三界里面的生活,是很多的,烦恼 | admin 2020-07-06 |
|
![]() |
那么佛世那一些大阿罗汉,既证阿罗汉果得声闻菩提,也证因缘法具足因缘观成为缘觉,但是又回心修学佛菩提,于是又把他们往昔多劫亲随释迦如来所闻熏的、在佛菩提道中所实证的佛菩提种子,经由当时意根陪同意识闻熏之后,从如来藏中勾引出来。于是佛陀说般若诸法没多久,施予教外别传的机锋时,他们又重新证悟了!可是他们的意根并没有站出来告诉觉知心说:“欸!咱们过去 | admin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