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语译:若得契证此一法界实相而转依的人,现观如来藏心体自身本无一切人我,亦无一切法我,一念相应而亲证如来藏时,在刹那之间就发现原来祂不与阿鼻地狱业相应──与阿鼻地狱之业毫不相干,从此就灭掉了对无明妄计的一切 | 三摩地 2019-06-25 |
![]() |
若此推理得以成立,则“大乘非佛说”之理即可成立;从此以后,修学佛法者只需信受声闻部派佛教凡夫僧主张之六识论常见法,不必努力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则大乘经典即可废弃不读、不修了,人人都能以极浅之意识思惟所得世俗法缘起性空观,自称成佛、成阿罗汉了,则释印顺主张的“凡夫菩萨行道长久时劫即可成佛”的理论即得成立。 如此一来,只需修学粗浅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喇嘛教为了帮“绿度母”造神,还不惜大费周章前后编了“三次发愿”的神话:第一次发愿是说,在无量劫前有一公主名“般若月”(或译为“慧月”),天生善根深植,礼敬三宝,诸比丘众都赞叹祂道:“若是能至心于佛前发愿,一切所愿必能成就,那么您何不发愿转变女身成男,方便修行呢?”般若月公主就说云:“我观 | admin 2019-06-19 |
![]() |
所以呢,这一条路,是一点都不能勉强的,不会说因为有人早几劫开悟,早你无量劫开悟,将来他就走得比较顺,不会。因为呢,每个人的历程,种种心性的不同,就会决定未来的不同,所以呢,发心晚的人,可能会早成就佛道,这是可能的。因为法界没有说,哪一个人发心早,他就可以早成佛,就一定要大家按照顺序排,没有。那因此呢,好坏是由人的,这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admin 2019-06-19 |
![]() |
月光菩萨来此世间时,便会赞叹还留下来的菩萨们,真是如来口中的佛子,真是报佛恩者!于十方世界中唯是殊胜,因地之中,如此大心!如同水王这大海,于此火劫之中,必至于一切大小江河、川流湖泊全都枯竭之后,仍然于此大火之中昂然独存,直至最后一分水滴枯竭而后已;你们大心菩萨们亦是如此,在此难忍的世界中为了佛法的命脉而忍受一切难以言说的煎熬,直至佛法覆灭的最后一刻 | admin 2019-06-19 |
![]() |
或说这十二年便学到了修道位满,那岂不已经成为八地的菩萨,福智难量、相土自在、神变无穷?但即便你成了八地菩萨,后边还有一大阿僧祇劫零一百劫的功课要修。或者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代表你学到了究竟圆满佛道?佛道既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已无上,学满佛道后还要学密,岂非画蛇添足的头上安头?纯属无聊无义的多余之举么?或者说,藏密的意思就是说显教成佛并不究竟,在显教中 | admin 2019-05-05 |
![]() |
——思念种性尊贵底菩萨——作词作曲:萧平实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心爱底您,多劫伴我;而今去我诚辽,祈愿路未迢。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我,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 | admin 2019-05-05 |
![]() |
虽然历经劫坏,但遗迹仍然存在,天人常在此散花供养。奘师至此,礼拜施绕后,巧遇一位老僧人为其诉说建塔的因缘。于是奘师说出他的疑问:“无量劫里,世界经过无数次的成住坏空,就像火灾起时,连须弥山都要化成灰烬了,为什么单单这地方还能存在?”老僧人回答他说:“世界毁坏时,它也是要跟着毁坏的;但是当世界再成时。这原来的地方,圣迹又随着出现了,好 | admin 2019-04-29 |
![]() |
”(《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界的实相般若智慧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再观察一切的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因为无明熏习力量的缘故,所以枉受种种无量的身苦以及心苦,而且往往都是大苦;过去无量劫以来如此,现在以及未来也是一样的难以避免!身心都是受无量无边的苦,而且是难出难度。这意思 | admin 2019-04-24 |
![]() |
可是,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相应到这个无明;乃至成为阿罗汉了,也还是不曾相应到这个无明。从无始劫以来,众生不过就是这么想:“我怎么样才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如何才可以免受世间的生死苦?”从来没有想过法界的真实相是什么?所以说众生的心从来不曾跟这个无明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无明。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 | admin 2019-04-24 |
![]() |
由于不如实证知故,便以为实有外法为觉知心之自己所触受,而不知无始劫以来,自己从来未曾触受到如来藏以外之六尘境界,不知自己所触受之六尘境界觉受,皆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内相分之五尘与法尘。由是缘故,不能解了法界万法之体性其实即是自心如来之体性,不能了知万法之实相即是第八识自心如来。如是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乃是众生所不曾触知者;要须亲闻善知识开示,要须 | admin 2019-04-24 |
![]() |
《心经密意》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心经密意》 第一、顿悟是理悟而不是事悟,从来只有理悟事修,没有事悟。故《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 | admin 2019-04-24 |
![]() |
可是,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相应到这个无明;乃至成为阿罗汉了,也还是不曾相应到这个无明。从无始劫以来,众生不过就是这么想:“我怎么样才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如何才可以免受世间的生死苦?”从来没有想过法界的真实相是什么?所以说众生的心从来不曾跟这个无明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无明。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 | admin 2019-04-24 |
![]() |
一念无明无始劫来一向都与世世的见闻觉知心刹那刹那不断的相应,能生一切世间法中的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烦恼障,所以一念无明是烦恼障,是烦恼的名称。以下我们再详细的来分别加以说明。首先呢,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见闻觉知心的体性是实有法,是常住不坏法”的这种世间颠倒知见,然后以这样的虚妄见为真实正确的见解而执着不舍,不肯修 | admin 2019-04-24 |
![]() |
无始无明是无始本有的,这种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叫作无始无明;又因为无始无明的内涵,众生自无量劫以来都不曾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是对它就是无明了。合一念无明的见惑与思惑,以及无始无明的尘沙惑,这三种惑就是佛法中所说的烦恼。但见惑烦恼是三乘见道所共断的,思惑烦恼也是三乘修道所共断的;就是说,包括见惑与思惑的一念无明,是三乘菩提 | admin 2019-04-24 |
![]() |
再来,有些人也是因为这一念烦恼而下堕,譬如有人在世的时候证得无想定,舍报以后升到无想天去;无想天的天人寿命有五百大劫,如果这无想天的天人没有中夭,他在无想定当中,就会待五百大劫;五百大劫当中,没有六识的见闻觉知心。可是当他寿命结束的时候,他的心中就会生起一念;对于这一念,第一刹那,这个无想天的天人不知道是什么,第二刹那他想去了解探讨这一念到底是什么 | admin 2019-04-24 |
![]() |
也就是说,菩萨于我存在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本际中,当下就是在涅槃,何必灭尽自己的五蕴而取涅槃呢?所以菩萨不需要如二乘人一样断除自己的五蕴而入无余涅槃,反而借着不断出生的五蕴,以及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修行,来成就佛地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以此来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从上面说明可知,对众生而言,根本不知道爱别离是苦的真实道理,所以面 | admin 2019-04-24 |
![]() |
第三,过去有不想天的天人,曾经寿命八十亿四千万劫,福尽受罪,今天躺在鱼斗之中。曾经的尊天,现在变成鱼,这是我今天笑的第三个原因。”阿难不解的问道:“飞行皇帝和那些尊天,他们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佛陀答道:“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 | admin 2019-04-21 |
![]() |
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 | admin 2019-04-20 |
![]() |
岂况累劫。经曰。以色自壅者盲于大道。专听邪声者不闻佛音之响也。吾是以笑之耳。世荣若电恍惚即灭。当觉非常莫与愚并。崇修德操。六度妙行。吾今反居。后日必造子门。言竟忽然不现。妇怅然而归。斋肃望慕。一国咸闻。王逮群寮靡不钦延。商人后果在门。状丑衣弊。曰吾友在内尔呼之来。门人入告具以状言。妇出曰。尔非吾友矣。释笑而云。变形易服子尚不识。岂况异世舍斯受彼乎。 | admin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