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既然没有种种罣碍出现,就不会有种种恐怖的事情发生,当然就会远离种种颠倒梦想,最后一定可以证得究竟涅槃;也就是证得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们,未来穷尽将近三大无量数劫精进修行以后,就可以证得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所以,《心经》最后开示:【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来修行,最后一定能够证得无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大家都去极乐世界,那这个地球还有九千六百年的弘法重担就没有菩萨去作了,这样当然不行!其实在人间修行也是非常好的地方,十八界具足,而且长劫入短劫,成佛快速。为什么菩萨不畏生死?你去看木偶戏就知道了,一个布偶死了就换另一个出来,但是演的人同样是那只手,这就譬如第七识,而演者的心如同第八识,就这样一场戏演下来死了几十个布偶,演的人还是同一个人。我们的 | admin 2020-02-18 |
![]() |
大乘菩萨也同样要修这个法,但是大乘还有更胜妙的法,那就是以如来藏为中心,用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来修成佛之道。宇宙中最伟大的工程就是成就佛道,人而能成佛,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能成佛?因为有如来藏所以能够成佛,成佛就是生命最圆满的境界。佛法中的安隐观就是在讲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如来藏的体性是常住不坏不断,永恒而无一刹那的生灭相,因此不堕于生死中。三界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能够成佛。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还在三界 | admin 2020-02-18 |
![]() |
那么,有大心的菩萨能够为众生生起大悲心,自利利他,不畏惧生死苦来修学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这个解脱道的修证,或者是说菩萨道的修证,都是一佛乘所含摄的。因为二乘的这个解脱道,它也只是佛菩提道中的化城;因为解脱于生死之苦,他并没有成佛,他并没有究竟解脱。那菩萨呢,完成十地的修道也还没有成佛,他还要往前修等觉、妙觉,最后到人间示现成佛。因为一佛乘所含摄-- | admin 2020-02-18 |
![]() |
这是学佛人第一件大事,若误认六识为常住不坏我,或偶参得些相似光影便罢了,自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无事去也,却仍旧不离无明;不知意识觉知心是每夜断灭的,就算是梦中也无法作主;何况眠熟无梦,意识已经灭失而不在了!因此,第六意识是无常生灭法,永劫不离病等诸苦与生死。(注6)------正觉电子报<第131期不以佛法当人情----大慧宗杲禅师的风骨(上)>张正玄老师—&mdas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无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没有开始!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最初)就不知道、不明白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实相。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有这样的无明,因此就称为无始无明。这个无始无明就是法我见、法我执的烦恼,前面一念无明就是人我见、人我执的烦恼。一念无明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对五阴有妄想,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所以贪爱五阴、执著五阴,才有这一念无明。这个无始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光目女非常地痛苦,所以她就发了一个大愿,她怎么说呢?她说:从现在开始经历百千万劫之中,所有世界、应有世界(应有世界:我们用今天话也可以说,她所知道的世界,乃至许许多多的世界,应该有的世界),在这百千万劫之中,所有地狱众生,以及三恶道一切的众生,她都让他们能够誓愿救拔,让他们都能够解脱;乃至这些人都能够脱离地狱,最后都成就佛果。那成就佛果以后,跟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祂必须先把比较简单的二乘法拿出来说,因为二乘法只要一辈子努力去做就可以修成,但是大乘佛法,他必须走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佛为了要让大家信受祂所说的法的缘故,必须把二乘法先提出来说。那当祂把二乘法提出来讲的时候,这些外道他听了佛所说的法以后,他可以实证;因为他可以实证的关系,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这个法,确实是真实的,是可以亲证的,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 | admin 2020-02-18 |
![]() |
就是我们能够具足圆满对(如来藏中)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就是说,这一切的种子,不管是善恶、染净的种子,甚至无记的异熟种子,我们都能够透过三大无量数劫菩萨道的修行而一分一分的成就,一分一分的跟众生广结善净缘而排除了染恶缘,透过(修行)让善净缘越来越能够成熟,让染恶缘越来越减少;能够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菩萨道,清净自己的种子,也摄受了无量的众生来 | admin 2020-02-18 |
![]() |
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当中,佛陀说: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的时候,有一位修行人,名字叫作最胜,他住在山林当中,而且已经有了五神通,但是他的心里常常起慈悲的心行,希望能够有那样的福报因缘,能够救助众生。他看到了众生有许多的苦难,但是要如何救助呢?所以他心里就想,应该要多修集关于救助众生的这样的一个法教,才能够灭除众生种种的烦恼;而且也看到许多众生,都堕在 | admin 2020-02-18 |
![]() |
他也会跟你说:其实我不是在说客套话,因为佛早就开示说,从初住位开始,乃至于到七住明心,进一步还要到十住位,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才能够究竟通达此经的深妙义理;然而,从初住位开始,这样一共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够究竟通达百经的。所以,他才会说:我是不敢讲一经通就百经通这一种大话的!因为,我即使真正亲证了此经,可以随分为人解说《心 | admin 2020-02-18 |
![]()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遶亦尔,不必相得。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 | admin 2020-02-18 |
![]() |
信位的菩萨,他有时候要经过一万大劫才能够成就十信位圆满,而准备受菩萨戒,或是受菩萨戒而入初住位。其中在六信位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信不退了!那为什么信不退的时候,没办法直接去受菩萨戒呢?理由是:他虽然是信不退,对佛法没有疑惑,可是他对于世间还有种种的执取,所以他没有办法那时候定下心来,就一股脑儿要往这个菩萨行来安立,然后来将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身心投入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事实上二乘的解脱道,其实是从唯一佛乘的佛菩提当中抽出来的一个小部分,主要是要让众生能够先证得解脱,要让众生对于佛陀圣教所讲的佛菩提能够生起大信心,才不至于未来要面对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会有退转。所以,二乘涅槃本来就是大乘法中的一个小部分,是先要让众生确实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之后,佛再来演说般若,最后再来讲唯识增上慧学方广经典,未来众生五法具足了, | admin 2020-02-18 |
![]() |
看看有这么多的不同!或者所造善因恶因已经经过多劫,那当然与所造的善因恶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内,也会有所不同;或者所造的恶因,已经多世忏悔回向而渐渐消亡,或者不生忏悔反而世世增益习性;或者所造的善因,不执着要受福报,世世增益回向菩提;或者每造了善因就执着福报,不能回向菩提,贪受外缘五欲的享乐,而把善因享尽了。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就会引发各种无法逆料的不 | admin 2020-02-18 |
![]() |
由此可知,只有实证佛菩提的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才能作这个永远不失的善业,因此有的菩萨就为了这个缘故,而发菩提心求证佛菩提;并且菩萨悟后,还要转依如来藏的无所得、本来清净的自性,而使意识自己变成清净心;这样来依于本来清净的此经----如来藏来行善,才能成就未来无上正等正觉,才不会落入有所得心、有期待心的意识觉知心境界去行善;如果是落到意识境界的人,才 | admin 2020-02-18 |
![]() |
他也会跟你说:其实我不是在说客套话,因为佛早就开示说,从初住位开始,乃至于到七住明心,进一步还要到十住位,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才能够究竟通达此经的深妙义理;从初住位开始,一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究竟通达百经的。所以,他会说:我是不敢讲一经通就百经通这一种大话的!因为,我即使真正亲证了此经,可以随分为人解说《心经》;可是真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会生于滤过性病毒中?当知因为极重无明所生极重贪爱,而作谤法、谤佛、谤大乘贤圣僧的缘故,其罪至重、无明至重,堕落于无间长劫地狱;又不曾修集点滴福业,所以从无间地狱而渐次转上,生在近边地狱受报完毕后,转生饿鬼道中,最后远离极重业饿鬼道后,初受生于人间时,由于点滴之福亦无的缘故,极重无明所遮障的缘故,受生于滤过性病毒中;辗转多劫以后,方得成为较高等 | admin 2020-02-11 |
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远惑趣道》第一辑法义篇 | admin 20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