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童女迦叶就说另外一个譬喻来告诉他,他说:“有两个人外出求财,这两个人同时找到了麻,就载了很多麻;可是后来进一步看到麻布,那么一个人就舍弃麻,取比较好的麻布,可是另外一个人,他不愿意放弃原来的麻,认为这样就很好,所以他没有去取麻布;他们往前走,又看到了更好的贝劫缕,那其中一个人,他就舍麻布取贝劫缕,可是另外一个人,还是坚持这个麻,不愿意更 | admin 2020-02-19 |
![]() |
而且我们要明白,错误的知见不只会影响这一世,而是多生多劫的遗毒,并且这样的邪见,不仅让自己陷在邪见网当中,还会不断地用这种邪见去影响其他人,甚至因为错误的教导,令人因而犯下恶业,遭致未来世要承受极不可爱的业报。各位菩萨想想看,这样的问题严不严重?是不是要更谨慎小心,正视明辨正确与错误的佛法,尤其是相关于证悟这件事情呢! ------《三乘菩提之常见外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自己往昔无量劫以前所培植的种种福德,不是在求生死有为的福业,而是求证三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可以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解脱于三界,佛菩提乃是成佛之道,可以摄受无量无边众生,然后以此度众的功德,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未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如果能够这样作,才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这样作,而是求生死有为福业,于漫漫 | admin 2020-02-19 |
![]() |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圆满,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仔细检验达赖各本书中的说法之后,可以确定,他是连菩萨道的初信位都没有完成的凡夫外道,他完全不懂得害怕未来地狱长劫的苦报,所以才无知的胆敢自称为“法王”。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第05集菩萨正行的基础----认识三宝的真实义> 陆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四,难得值遇,如同世间吉祥的宝物,是很难得到的,三宝也是一样,业重深厚的人,在百千万亿年当中,都难以值遇三宝。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五,是说三宝 | admin 2020-02-19 |
![]() |
本来已有,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具有能展转出生三界万法之有性,亦具犹如虚空之空性,名为自性;随业及无明种轮转生死无量劫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际,藏识不贪不厌三界万法故名清净;于无量劫之生死轮转中,世世之十八界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始终住于如性:不生不死、不断不常、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故名涅槃。此自心藏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名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不论实相被称为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如、第八识,乃至解脱道四果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及八地以上菩萨的异熟识,最后到达佛地的无垢识;这么多的名称,从无量劫前的阿赖耶识到三大阿僧祇劫后佛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体----心体不变而所含藏的各类种子有所转变。另外在阿含诸经中,佛陀处处说众生是色、受、想、行、识五法蕴集而成的有情;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 | admin 2020-02-18 |
![]() |
如是成佛之道虽偶有大师倡导,然观其所说成佛之道的内涵与次第,却多半言不及义而鲜少有能如实演述者,更无有人能明白指出成佛之道的关键是在于大乘菩萨的明心开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更有甚者,将曲解以后的二乘菩提说为成佛之道,不仅贬抑佛陀的修证等同阿罗汉,更将菩萨历经三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行成佛之道的果德,说成是毫无胜妙及可贵之处的戏论。殊不知,二乘 | admin 2020-02-18 |
![]() |
依之修行能成就佛果,故名佛菩提;由于成佛时劫久远,于世世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得以自度以及广度众生的缘故,故名大乘菩提。佛门四众弟子于初转法轮证得解脱果已,世尊复为宣说佛菩提道之般若实相智慧,遂有般若诸经之宣说实相心。佛弟子证得如来藏已,依此实相心作诸中道之观行,即得渐次发起般若实相之智慧,此为第二转法轮般若实相正理。佛陀为令四众弟子继续迈向成佛之道,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有情众生不知道这个真实的道理,对色身没有如实的认识,无量劫来世世执著色身为真实我而不能断除身见,于是就被系缚而流转于欲界及色界之中,不能解脱于有色界的生死轮回之苦;因为色法的这种遮障性,就如同黑云遮蔽了太阳,使众生看不见解脱生死的智慧光明,所以说内色身是色阴、外色法也是色阴。第二目色阴的生起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有情的色身(内色阴)是由谁制造出来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从无始劫以来乃至到未来际恒不变易,所以说涅槃指的就是如来藏这种真实法性。这种无漏无为的中道法性就是涅槃,而这种涅槃祂是安隐的、祂是清凉的、祂是真实的。因为祂不会断灭,祂不会落入三界有,也不落入三界无的断灭中;祂是清凉的,因为祂不杂染生死之苦。生死之苦本身是五蕴才有生死之苦,而祂本身没有生死之苦。祂是真实的,因为祂不是因缘所幻化而有的,祂不是因缘 | admin 2020-02-18 |
![]() |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zhuó);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自己的如来藏可以跟别人的如来藏合并,那他就是有增减的法,有增减的法就是无常变异的法,无常变异的法是一定会毁坏的,怎么可以叫做金刚之心?怎么能称之为实相?[9]如果成佛以后,你的真如心得要和所有的究竟佛合并,那么经典中就不应该说贤劫有千佛,星宿劫有千佛,庄严劫也有千佛;也不应该说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同时存在,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只有一尊威音王 | admin 2020-02-18 |
![]() |
世尊以宿住随念智力看见往昔无量劫前尚未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之际,当时观行因缘法的成就,是因为先观行十因缘法,确定一切有支的存在与运转,都是源于能生名色的另一个识(即大乘经中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借着十因缘法的观行,确定识若不出生名色时,就不会有世世不断的生死流转诸苦。随即依十二因缘法,观察名色之所以不断地从第八识中出生,其原因都是因为对涅槃是不受后有的无 | admin 2020-02-18 |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圆满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圆满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无始劫以来就在,未来无量劫以后也在,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法,与生灭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非一;可是,不能说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体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借着父母的四大等缘长养出来的,不能离开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来就是自己空性心局部的体性,与空性心无异,所以非异;合此非一与 | admin 2020-02-18 |
![]() |
菩萨因为亲证一切有情真心,以及现前观察真心本来寂静,不需要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就已经在无余涅槃中,因此不急着入无余涅槃,故意保留一分思惑继续取得未来的五蕴身来修行;如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后成就佛道,利乐有情,无有穷尽。从这里可以看出,菩萨亲证真心以后——也就是亲证如来藏以后,现前观察如来藏实际理地是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境界,祂离见闻觉知,祂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菩萨却是与二乘人不同,如果菩萨不证涅槃的话,终将无法成佛,所以佛才要为菩萨们很详细解说涅槃的种种内涵,让菩萨们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接下来探讨《心经》所说真心另外一个体性——无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智慧可言,有智慧的是真心所生的七转识当中的意识,能够很详细地分别诸法,使得三乘行者变成很有智慧。譬如声闻透过意识来观察 | admin 2020-02-18 |
![]() |
菩萨在十信位,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这要经历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成就。由此可知,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才能办得到。也难怪有很多众生在十信位进进退退,那都是很正常,不足为奇。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