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解除牠们的苦难,并且应该要常常教化众生,为他们讲说菩萨戒,来救度众生。另外, admin

2020-02-20

】(《优婆塞戒经》卷1)如果有人能修悲心,应当知道这个人便能毁坏累以来所造作犹如须弥山那样大的恶业,这个人不久之后将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当他以悲心修习六度波罗蜜时所作的少许善业,将来所获得的果报都会犹如须弥山一样的广大。如果能确实修习悲心,就能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因为难施能施,所以布施时就能具足布施波罗蜜,由于具足布施波罗蜜,所以就能渐渐 admin

2020-02-19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些独觉声闻人,最多只是在未舍报之前度化一些有限的有情,而且只能传授解脱道的法;舍报以后,他们也许生到欲界天,也许就不再回到人间;那对于众生到底有何等的利益呢?反观菩萨则不然,若是一位心得决定的菩萨,也就是说,他于继续修学佛菩提道法他已经不会再动摇,从短期上看,他虽然可能没有办法给众生殊胜的法益,因为也许他是刚刚发菩提心,而且还 admin

2020-02-19

祂在无量以前的过去生,因为造作罪业而堕到火车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看见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车地狱众生,受着极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着大苦恼,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帮助他们免除这种重大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的安隐心,然后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发起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三恶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证无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进而就为在火车地狱乃至其它大地狱中受苦的 admin

2020-02-19

先用定来动摇这个烦恼根,扎得很深的无量来的取相为真、执梦为实的习气先摇松了;摇动了以后,最后要拔除它需要靠智慧。而无定之慧是假智慧,是所谓的干慧,不能解烦恼渴;无慧之定,就容易落入于外道的五相——那个五现见涅槃。所以我们一直要强调:菩萨们!您的智慧跟您的定力,是要定、慧等持;就跟一个人爬山一样必须有两足,或是两个登山杖、两个雪杖;你才能 admin

2020-02-19

因此,当菩萨虽然可以同时拥有世间与出世间乐,但您可得要有心理准备喔!必须是愿意以三大无量数来为众生奔忙才行。你如果是真的当菩萨了,最名贵的轿车买来开都没有关系;只要是自己作生意赚来,而不是受人供养的钱财,再贵的车都可以开,没有人会说你。因为你不受供养,而且都是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去买的,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广有福德,菩萨就是要这样示现。但是出家菩 admin

2020-02-19

譬如达摩祖师的开示:诸佛无上妙道,旷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达摩祖师而下定决心之后,也必须要能够坚持下去,才不会产生进进退退的现象,而始终无法成就,因此这是大家所要特别留意的。另一方面,受戒的目的,除了为自己想要成就佛道之外,最主要的也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大家之所以选择佛菩提道,而不是想 admin

2020-02-19

如果菩萨在生活上产生这样障碍,就不容易可以持续这三大阿僧祇的佛菩提道。而且在这部经里面又有提到:于诸众生,起嫉妬心;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见他失利,其心欢喜。所以这样的话,果报在势力上你就会减损,你的威德就会减损等等。因为一切的众生,他所作的就是过去的因以及结今世的果。那菩萨在于世间一样是如此,如果我们心和众生并没有共同心,并没有想要同事、利行,而 admin

2020-02-19

同样,在声闻僧团里面的二果人,他虽然还会来人间一次,可是当他生天----他因为获得声闻的二果成为一来人,他会先生到天上;可是天上的时非常久远,所以当他上生了欲界天,再重回人间的时候,人间已经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时候正法也就灭了。所以说,在声闻僧团里面证得二果,他生天之后,他也不会继续留在人间来弘法利生。那初果人呢?初果人虽然七次人天往返,可是他一样 admin

2020-02-19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的大阿罗汉他本身就是这种接近于佛地的大菩萨所示现的;当然憍陈如也是,从他担任歌利王那时候到现在,当然已经经过无量的岁月了,他对于过失当然已经如实忏悔,因为他不只是只有证得如来藏而已,他很快的就要成就佛道。在《法华经》里面也有说到,释迦牟尼佛说,憍陈如再遇到多少尊佛,他就会成就佛果。即使我们再从他这一生所示现的,我们也应当知道,娑婆世 admin

2020-02-19

弥勒菩萨又说,因为这样的菩萨,能够行于一切菩提分法的缘故,所以将来就必定会在三大无量数之后,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习种性菩萨的十住位。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的解脱道。这叫作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都是属于习种性的菩萨;初住位是修布 admin

2020-02-19

那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三大阿僧祇的修行当中,这一些众生全部都是衪曾经度化的弟子,在世尊成佛的时候,才会一一的前来参加盛会,成为释迦净土的一分子。甚至在《法华经》上,世尊化身无量,在无数的世界当中都在说法,这一些都是释迦世尊的净土。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真实常住的法,但是空中有妙有,如露亦如电。如果离开 admin

2020-02-19

再来看关于密语的部分,许多人就说密语是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将祂的无量修行的愿力功德总结为一句的密语,教弟子们只要专心持念就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个同样也是在倒果为因,因为所有一切的陀罗尼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修学佛法;如果说光是一句密语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佛陀为什么还要花四十九年,留下这么多详细解说的经典呢?所以,透过这个立场你可以想像到 admin

2020-02-19

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也不是现代的科学家或是减的时代的众生能够做到的,所以说才必须要有佛陀来降生在人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广阔,我们生命的可能的形式是怎么样。可是这些统统不是现在的科学家、乃至未来的科学家可以告诉我们的,只有佛陀祂四智圆明才能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要相信,首先要相信佛陀四智圆明,所以祂们告诉我们确实有西方极 admin

2020-02-19

可是阿弥陀佛不一样,阿弥陀佛已经经过三大无量数的修行,已经究竟成佛啦。所以显然阿弥陀佛跟日天子是截然不同的,日天子只是在欲界天里面的一个神祇,所以神跟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应该迷信说,这个既然有太阳神,那阿弥陀佛在西方,那也是这个太阳神崇拜的转换,这样一样是神佛不分。如果有人主张这个阿弥陀佛的信仰是从太阳神崇拜而转换来的,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 admin

2020-02-19

若这样,即使是贤的这一尊佛,你没有办法如愿在祂的座下修学,或是很难有一次的机会,这样也没有关系;接下来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尤其今天我们来到了末法,在末法中我们离开佛已经有一段很久的日子,现在我们虽看不见佛身,可是我们能够一样地可以看到佛所留下的经典,及佛所留下的这些戒律、威仪轨则,这些让我们可以仰慕如来。尤其如来有说过:当你看着佛像(不管是木雕、 admin

2020-02-19

可是菩萨就不一样了,菩萨因为要在三大阿僧祇里面自度度人,要学的法太多太多了,所以菩萨一定要有阶段的目标,一定要有良好的方法。所以《瑜伽师地论》在这个部分也有特别强调;这一部分谈到的,叫作菩萨妙陀罗尼1。菩萨妙陀罗尼之所以强调菩萨,就是因为这是菩萨所需要,这是菩萨所特有的。这一个部分可分成四个部分:一个叫法陀罗尼,一个叫义陀罗尼,及忍陀罗尼、咒陀罗 admin

2020-02-19

我们来解释一下,就是说于一切事于三界所现行的一切万法的思维当中,我们心无忘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心得决定是什么呢?就是当以智为先导,就是要以智慧为先导!这样因为依据智慧为先导,来带领我们自己,来走这个成佛之道,完成了整个三大无量数的菩萨行的普贤行,这样子能够三业清净,而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这就是佛在这个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开示,因为这个重 admin

2020-02-19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乃至一万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admin

2020-02-19

[2]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四、随喜(赞叹)正觉海会众菩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信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又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初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有功德、福德,及过百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