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并于日常生活中及修学佛法、阅读经典、及解脱境界,得到许多功德受用。此即禅净双修,由念佛而入理。此德受用,说之不尽,已非本书所欲叙述之范围。仅此略示,欲冀行者欣求之心尔。此时便知道信禅师为何说道:“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眠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徵,即看此等心,既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然后继续去观察,发觉原来空能生一切的有,而这个有也终不离真如的空,所以他就住于空与有这两边,却又不被空与有两边所束缚,而能离于空与有的两边,自在的运作空与有的各种功德受用,这个便是性相不二、行于中道,而没有中道可行。所以这个实相念佛的人呢,这个时候虽然看见世间有凡夫、有圣贤,可是他也照见凡夫与圣贤都是施设,因为自性弥陀、真心本性、真如佛性,无凡无圣 | admin 2018-07-20 |
|
第三节实相念佛人所得功德正受(见地正受,定正受,解脱正受)第三节实相念佛人所得功德正受以上是说明实相念佛人对于念佛圆通章的见地,接下来我们说实相念佛人的功德,我们把他分成三个部分:见地正受、定正受、解脱正受。见地是慧的正受;定的正受就是他所住的境界;解脱的正受是解脱的功德。第一目见地正受见地的正受,我们要引用《大宝积经》卷二十一:“已离身见,是则 | admin 2018-07-20 |
|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 | admin 2018-07-20 |
|
也有将福田分为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这三种。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和尚;那功德田则是,从最初只知道佛法修证方向的这个向位的修行人,乃至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十方诸佛,这个是功德田;另外贫穷田,则是一切贫苦困厄的人。从这些分类很清楚,佛教是将父母的地位,和师长、和尚甚至与佛法僧三宝,同样恭敬看待为敬田,都是一切人天应当恭敬的。而且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这个三宝有一个偈,它是这么说的: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也就是说十方有诸佛,虽然我们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在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事实上还有无量的诸佛世界,这个无量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祂的功德都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另外在五根里,以信根为第一根,五力亦以信力为第一力,《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信能成就佛菩提」,由此可体会从学佛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佛为止,莫不是信的力量支持着我们继续勇猛精进。倘若有一个人修到了七信、八信、乃至十信未,有天丧失了「信」,这个人就不会再继续修行了。那么信要到何时才算初步成就而不退失? | 三摩地 2018-07-20 |
|
而且也不是只有在《宝积经》这个部类里面有这个记载,在经集部还有另外一部经叫《佛说道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卷三祂有说: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当起广远无量欢喜,安立其意,令使真谛十万亿信心念斯如来。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涂之厄;命终之后,皆当往生彼佛刹土。----《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三。也就是说在这个经典里面,都有说到只要听闻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这个三宝有一个偈,它是这么说的: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也就是说十方有诸佛,虽然我们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在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事实上还有无量的诸佛世界,这个无量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祂的功德都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常常去受八关斋戒,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跟功德,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也应该要具足众戒,之中八关斋戒也是我们应该要修学的。再来,有所谓的声闻的威仪戒,就是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沙弥跟沙弥尼有十戒,式叉摩尼戒是有关于女众菩萨要出家的时候要经过的一个戒法,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也不解说;比丘戒两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二功德田。三贫穷田(CBETA,T24,no.1488,p.1051,c5-6)。(一)报恩田什么是报恩田呢?报恩田是说这个福田对你有恩,你应当要报恩,所以这个福田叫作报恩田。佛陀云: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CBETA,T24,no.1488,p.1051,c6-7)。也就是说,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根本上师。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佛陀在《大方便佛报恩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佛就回答阿难说:是的,姨母于我有大恩德,但是我对她也多有恩德;因为我的缘故,她才能够得到对于三宝的信心,能行三归依、持守五戒,能观行诸法的苦谛、苦集谛、苦灭谛以及苦灭道谛的四圣谛法,得以建立并且长养对于佛法的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像这样子的恩德,即使有人用自己的身体来供养,舍身的功德也无法及得上。这里的意涵就值得我们注意了,意思是说:能够引导 | 三摩地 2018-07-20 |
|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慧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假使有一个人,以无比至诚的心来供养佛陀,另外一个人,努力精勤的来孝养父母,佛说这两个人所能获得的功德,没有丝毫的差别,未来世所能获得的福报同样都是无量无边。由以上的说明我们就可以知道,孝养父母乃是一切佛,都必须要躬身实践的首要之务。甚至于世尊也曾经这样告诫过阿难尊者。《佛说睒子经》卷一云:【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得成为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 | admin 2018-07-20 |
|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 | admin 2018-07-20 |
|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慧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的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0 |
|
瞋恚心最不好,经里有说:「瞋火能烧功德林」。功德林是一棵棵种植,好不容易种成一片树林叫功德林。但瞋火一发,全部烧光了。还有,瞋心会断念佛人与众生的法缘,是大乘行者修行上的大忌,其罪甚大,还过于贪欲之罪。瞋恨之后还有一个称之为无明---不明白实相。无明有很多层次,浅深不同,约略而言,有三种,一般多指见惑、思惑。至于尘沙惑要到佛地才断尽。这里讲的无明叫愚 | 三摩地 2018-07-20 |
|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 | 三摩地 2018-07-20 |
|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