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慧学就是说:我们经由念佛的事一心的功夫,可以知道从念佛的法门,而得到戒学和定学的那些过程和功德受用,这是属于事相上的、世间的慧。如果到了实相念佛的地步,证知到空性,也知道什么是不空。空与不空、空与假、有与无,了然分明。这个智慧已经出现了,就知道空有是不二,这个便是实相,是第一义,这是出世间的慧。念佛可以俱足事上与理上的慧。所以,念佛可以俱足三无漏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另外在五根里,以信根为第一根,五力亦以信力为第一力,《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信能成就佛菩提”,由此可体会从学佛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佛为止,莫不是信的力量支持著我们继续勇猛精进。倘若有一个人修到了七信、八信、乃至十信未,有天丧失了“信”,这个人就不会再继续修行了。那么信要到何时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瞋恚心最不好,经里有说:“瞋火能烧功德林”。功德林是一棵棵种植,好不容易种成一片树林叫功德林。但瞋火一发,全部烧光了。还有,瞋心会断念佛人与众生的法缘,是大乘行者修行上的大忌,其罪甚大,还过于贪欲之罪。瞋恨之后还有一个称之为无明---不明白实相。无明有很多层次,浅深不同,约略而言,有三种,一般多指见惑、思惑。至于尘沙惑要到佛地才断尽。这里讲 | 三摩地 2018-07-20 |
|
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的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的远离它,好的就去做。因为植众德本所以能同时广结善缘。广结善缘从过去生就结,今生还需要结。有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要找一个殊胜的法门很不容易。”实际上有位同修,东西南北大道场都跑遍了,还是学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就想:大概真的善知识不求名闻 | 三摩地 2018-07-20 |
|
读了净土三经,知道弥陀世尊的功德广大无边,其悲愿大得不得了,真是大慈大悲!任何众生都愿意照顾、摄取,信心就更坚强,更欢喜极乐世界依正二报之庄严,非去不可。所谓依正二报的庄严,是指极乐世界的环境没有苦、不需大小便利、没有大寒大热,要什么温度有什么温度,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吃了就自然化去,不用洗碗,也不必种菜、煮菜、生火,一念之间就有了。色身和天身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五节观想念佛:八功德水想第五观:八功德水想。极乐世界有八个大水池,每一水池都是七宝所作。水池里外镶的珠宝都是柔软的,是由如意珠王所生,每颗宝贝均有七种颜色。水池旁有水渠,均由柔软黄金做成,水渠底是杂色细小的金刚宝作为下边铺设的砂子,不会滑倒。八大七宝池内和池边水渠内充满八功德水,水池也是以七宝做成,杂色金刚铺底。在每一个水池里面,各有六十亿朵七宝 | 三摩地 2018-07-20 |
|
祂还有一种功德:我们要观想祂能够在无量无数的佛世界配合著无量无数的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充满于无量世界之中;也能够将十方世界的分身无量寿佛和分身观世音菩萨连同祂自己的分身大势至菩萨,一起聚集在极乐国土,遍满虚空,皆坐莲花座,皆演说妙法。这就是观见大势至菩萨。这就是第十一观。第十一观成就的时候,可以除掉无数劫无量数生死之罪。这个观想成就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如果有的时候,你的心念去思惟、忆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相好、有什么随形好;未深入念佛法门的人就会责备你,说你在打妄想。其实你没错,是他错了。因为我们在系念、在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无量寿佛的庄严、功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庄严、功德,这些都属于系念思惟念佛法门,这不叫妄想。我们引述玄装三藏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来说明。鸠摩 | 三摩地 2018-07-20 |
|
”央掘摩罗和文殊师利菩萨回到娑婆世界问世尊,世尊告诉他们:“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无量佛刹,无量如来,色身无量无边,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云何我有疾病无常。一切如来悉皆不乐生此世界,以此众生不可治故,以是义故,我于此世界,治不可治众生。我于无量阿僧祇劫,行难行之行故,获无量身,于一切无际处住,而复住此。”其意思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七个次第完成,可得到一种功德,即念佛圆通法门中说:“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那么此际,时时刻刻在忆佛想佛,佛也时时刻刻在摄念我们;这样的念佛人,今生会念佛,来生也会念佛,所以始终不离于佛法以及念佛法门。因此,到未来生,听到“念佛”两个字,眼泪即开始掉下来,毛骨悚然,莫名其妙的觉得心里有酸酸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品位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花开闻法之后,所获得的境界就和这个上品上生的人所证得境界和功德不可相提并论。故一切发大心的念佛人,应当体究念佛。体究念佛可分成三个部份来说。第一个部份:无相念佛的功夫修成以后,如果继续深入,可进入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忆佛心谢,平常的妄念非常非常少,在此状态如果去打坐即很容易入定。这个定叫未到地定,忆佛的念不在了,也没有妄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谓正受就是真正的、真实的功德受用,真正体悟得自性弥陀的人,必然会有真实的功德受用,叫做正受。这就必须要有功夫、叫做定力。有人就说:“心中自念自问‘念佛是谁?’也是可以体究念佛啊!何必一定要学念佛定、学无相念佛呢?”我们且引述《大般涅槃经》卷十三所载,世尊的开示:“夫正定者,真实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禅定乃能思惟五阴 | 三摩地 2018-07-20 |
|
然后继续去观察,发觉原来空能生一切的有,而这个有也终不离真如的空,所以他就住于空与有这两边,却又不被空与有两边所束缚,而能离于空与有的两边,自在的运作空与有的各种功德受用,这个便是性相不二、行于中道,而没有中道可行。所以这个实相念佛的人呢,这个时候虽然看见世间有凡夫、有圣贤,可是他也照见凡夫与圣贤都是施设,因为自性弥陀、真心本性、真如佛性,无凡无圣 | 三摩地 2018-07-20 |
|
附2: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并修,以外无别佛法佛菩提道--大菩提道解脱道:二乘菩提远波罗蜜多 十信位修集信心--一劫乃至一万劫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断三缚结,成初果解脱资粮位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以财施为主)。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 六住位修集般若功德(熏 | 三摩地 2018-07-20 |
|
包括众所周知的:持佛名号、持咒、礼佛、供养、止观、持戒、课诵、抄经、阅读、解说、忆念、思惟、参究……等等,其目的皆在学佛之行、入佛知见、证佛解脱、得佛功德、乃至成佛,成就四种净土。是为广义的念佛。禅与净土其实密不可分。欲得成佛,非仅持念佛名可办,必赖禅定悟明心性。见道之后,速得晋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法门之理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末学深信诸善知识于观察因缘成熟时,必将继续叙述忆佛念佛,无相念佛等念佛圆通之深妙理趣,以其弘扬念佛圆通法门之广大功德。 (原标题:08第三章第三节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若得未到地定,练习纯熟,于性障消除时,即得于觉观分明之中入于初禅,因初禅功德,受于触乐,所谓一心觉观喜乐。若到末后阶段犹执著觉观而不肯舍弃,则不能入未到地定。不修未到地定,难入初禅,何况二、三、四禅?是故修定人初期当舍粗觉观,系心一法,后起细觉观,使心安住微细境。娴熟安住后复应舍离微细觉观,乃能证得未到地定及初禅。修二、三、四惮及四空定时亦复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以恭敬渴仰故,生于信心;以兼具佛之功德及愿力故,修此法门,速得成功。拜佛之动作,行者请于寺院中学习,或依佛学习,此处不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载:“……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亦不可排斥礼拜佛菩萨之修行法门,当知世尊与诸大菩萨之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至诚顶礼,必有大利。又:学佛人最忌慢心,礼拜佛菩萨,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间礼拜,最能消除慢心,于道有益。一般人往往执著佛菩萨的形像和圣号。若无形像和圣号,就不知如何念佛了。末学在前面已经引述过道信禅师的话:“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所以者何、识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亦如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十二大愿之某愿而与己相应者),并以每日修行之功德回向发愿于舍报之时往生彼国即可。余时则专忆彼一佛。往生时至,必蒙预告。七天之后,所忆念佛、现前授手,安祥往生,无有挂碍。此乃一般念佛净土行者梦寐所求者。若行者自知一心不乱,将来往生无疑,而欲于此生更进一步修习佛法者,可延长打坐之时间,深入念佛圆通法门,随行者是否精进及善根深浅不同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