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道有四摄法,除了布施之外还要爱语、利行和跟众生同事。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 三摩地

2018-07-23

而摄受众生当然是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四摄法去摄受。而这四摄法中,又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来行布施,以爱语来利益众生,以爱语来行同事行等等。而我们在爱语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慈善的眼神,柔和的脸色,恭敬的身行,以及诚恳的心意等等来共同,要不然众生是很难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而欢喜信受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么就应当身心恭谨 三摩地

2018-07-23

547,b4-5)瑜伽師地論說愛語是四攝法中最殊勝的,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愛語就是為眾生說法或布施時要和顏悅色,不要老是板著臉孔看不起人;而且說話要柔軟,要慈愛,這就是愛語。因為「齊人不食嗟來之食」,在春秋時代的齊國有一個富有人家在布施飲食給飢餓的窮人們,他有一次要布施飲食給一個人,但是他布施時對那個人的口氣很不好,說:「喂!拿去吃吧!」對方 三摩地

2018-07-23

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与人同事、利行,在与人同事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净已意。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我们都要说话,而口乃心之门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当您充满感恩之心时,您一定说的是感恩之语言,当您充满恭敬之心时,您一定会讲尊敬之语言,当您内心充满厌烦或憎恨时,一定会粗言恶语甚至是粗口。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说 三摩地

2018-07-23

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此四法,摄受一切众生,故名四摄法。又《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在每一位,皆说我已发菩提心,云何学菩萨道?云何修菩萨行,每位知识都将自所证到的法门,开示善财,第一位德云比丘,最后就是普贤菩萨,指示十大愿行,所谓,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海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 三摩地

2018-07-23

本来已经没有三恶道的业,可是菩萨因为愿力来变现,这样的话你只要稍微轻微地作意,马上就可以变现一个地狱报身,然后跟地狱的众生在一起,方便作为同事,然后利行。所以,菩萨不会将最后三恶道当作牢狱,也不会将酬偿有情的生死当作是非常痛苦的事,就是因为修学佛法的缘故。所以,如果要酬偿业果,就应该从这个地方来深入思维,真正的业是自心种子的转异、转变、转化,透过大 三摩地

2018-07-22

而因为努力的依于圣教、依于智慧而修,这样一世又一世与众生同事利行、收集种种的缘之中,而当中有的缘,乃是帮助佛道的进步成为助缘;然而也有的缘,乃是障碍佛道的缘,成为自己修道的障碍。所以,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以圣教为依据,应当以智慧为先导,这样来抉择一切所遇到的缘,也同时收集一切应该具足的缘;这样来促使自己成就佛道的善净之缘能够转令缘熟, 三摩地

2018-07-22

(3)利行:朋友之间应该多为对方设想,不管是出钱出力,需要的时候,只要做得到的,就应该去帮助别人。(4)同事:如果觉得自己的事业或佛法比较好,应该在朋友之间互相交流,传授给朋友。这样可以互相依存,彼此互相精进,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一方对另一方按五事的要求去做,另一方也要按五事对待自己的朋友,这“五事“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三摩地

2018-07-22

佛所宣说的佛法告诉我们,命运是你造的,过去生的你造作的种种善恶业行造就了你今生的重大命运(佛法中称为正报身和依报),从你生在哪个国度,哪户人家,生得美丑健康还是残障聋哑,到你今生是富有资财还是贫困无依,是眷属恩爱还是妻离子散,是无病长寿,还是疾病藏身、短命早夭,这些都是你过去世造作业行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的结果,是你今生不得不受的命运;而与此同时呈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爱语就是菩萨的四摄法之一,菩萨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与众生在一起,就是要爱语,用柔软调柔的方式与众生应对,那么即使这一世不能度他学法修道,未来世再见面时,一定会很好相处,也就容易接引他进入佛法。而且,不恶口也是十善业道之一,持五戒、修十善之人,因为心性良善,能与欲界天的境界相应,因此舍报后得以往生欲界天享乐。反过来,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众生的世界就是存有严重的「面子问题」,所以在不离生活的佛法中,佛法也教育着佛子们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众生相处,要开口常说爱语利乐众生;但是当别人不如是对我们时,就要好自思惟到底「面子」是何物?它是真常的吗?如果所看到的脸色是「常而不会改变的」,那么这辈子每个人都只有一种脸色给人家看,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啊!就是说「脸色面子」是不固 三摩地

2018-07-22

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要布施,布施包含了三种,叫作法布施、财布施还有无畏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的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的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着脸孔看不起人,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意根、如来藏配合运作至此,意根的不甘愿渐渐消散,我才发现自己只想解决自己的麻烦,一点也没想到妈妈的难处,一味责怪,所以就忘了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沟通原则,才让自己受伤,也正因为我与她相同的盲点,所以无法一触即止,致使针锋相对的连续剧一直演下去,演到心寒。这次沟通后,爸爸进步了,在家有比较确实指导小王子功课,所以期末考数学进步40分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湿润,感动是因为理解与认同,也提醒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实行菩萨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学做菩萨,不仅要有出世间的智慧,还要通过与人群的积极互动来扩展自己的心量、消除自己不好的习性。于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因此,与大家共享、共勉……题目:舍得一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诸佛常常要劝导菩萨们多利乐有情、摄受众生?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菩萨三大无量数劫自利利他的普贤行当中,会示现各种的身相来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用不同的身相跟众生同事利行,有的现男相,现女相,现天人相——种种的相貌。譬如我们看《华严经》当中所开示的,善财大士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善知识,有各种相貌,有男有女,这些纯论证量不分男女。所以说,佛法当中五十二阶的实证是不分男女的。再举一个例子,譬如《法华经》当中龙 三摩地

2018-07-22

而因为努力的依于圣教、依于智慧而修,这样一世又一世与众生同事利行、收集种种的缘之中,而当中有的缘,乃是帮助佛道的进步成为助缘;然而也有的缘,乃是障碍佛道的缘,成为自己修道的障碍。所以,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以圣教为依据,应当以智慧为先导,这样来抉择一切所遇到的缘,也同时收集一切应该具足的缘;这样来促使自己成就佛道的善净之缘能够转令缘熟, 三摩地

2018-07-22

话说回来,婚姻中每个人想要的不同,在婚姻中我们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爱护对方!也就是我们摄受众生时,要用对方能接受与对方喜欢的方式来摄受!也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小时候十五岁时读过一本书叫做《爱的心理剖析》,内容提到:「成熟的爱是要帮助对方成长,而不是要自私占有!夫妻双方必须至少有一位是成熟的人,才能帮助对方成长!往的路迈进。」〈与老公幸福 三摩地

2018-07-22

而摄受众生当然是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四摄法去摄受。而这四摄法中,又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来行布施,以爱语来利益众生,以爱语来行同事行等等。而我们在爱语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慈善的眼神,柔和的脸色,恭敬的身行,以及诚恳的心意等等来共同,要不然众生是很难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而欢喜信受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么就应当身心恭谨 三摩地

2018-07-22

在社会上,不论是田间、商店、工厂……中,都有同一事务的人;如学佛者能成为同事中的优良工作者,知识与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德性,不只为自己,更能关怀他人;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表现,那一定能引化有缘的同事,归向佛道的。又如做医师的,为病人服务,治疗身病、心病,更为病人说到身心苦恼根源的烦恼病,根治烦恼病的佛道,从自己所知所行而引人学菩萨 admin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6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