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于诸利行法行功德行纯善行。常乐修习。恒观自身善恶二业。系在于心。勿令后时生大追悔。一切所有爱乐之事。皆悉别离。随善恶业趣于后世。难陀。寿命百年有其十位。初谓婴儿位卧于襁褓。二谓童子乐为儿戏。三谓少年受诸欲乐。四谓少壮勇健多力。五谓盛年有智谈论。六谓成就能善思量巧为计策。七谓渐衰善知法式。八谓朽迈众事衰弱。九谓极老无所能为。十谓百年是当死位。难陀。梗 | 三摩地 2018-10-14 |
![]() |
佛陀称赞手长者有极广大眷属,并询问手长者用什么方法来摄受大众呢?手长者回答:以佛陀您所教导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四摄法来摄受众生。佛陀赞叹手长者以如法、如门、如因缘的四摄法摄受大众。佛陀为手长者说法后,手长者就回家。欲界天毘沙门大天王知道佛陀对手长者的赞叹与说法,就在天快要亮的后夜时分来到手长者家,向手长者赞叹手长者的功德广大。面对毘沙门大天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瞋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你要尽力的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然后呢,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好,简单一句,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你要讲的话,他不能接受的话呢,他至少不会反对。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不要这样作,我一定要把抬出来,我说的,你反对也没关系。不要,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样叫做很不随顺他人。这样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与人同事、利行,在与人同事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净已意。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我们都要说话,而口乃心之门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当您充满感恩之心时,您一定说的是感恩之语言,当您充满恭敬之心时,您一定会讲尊敬之语言,当您内心充满厌烦或憎恨时,一定会粗言恶语甚至是粗口。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藏,跟祂所摄受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来变现这个佛世界。所以如果发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湿润,感动是因为理解与认同,也提醒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实行菩萨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学做菩萨,不仅要有出世间的智慧,还要通过与人群的积极互动来扩展自己的心量、消除自己不好的习性。于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因此,与大家共享、共勉……题目:舍得一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前面已经说过了布施、爱语,四摄法中的利行又是如何呢?我们接续《优婆塞戒经》的,中这么说: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利行最殊胜的就是让不信者能够生起善根,而入于正信;让悭贪者能向往布施的果报与功德而入于布施行;让邪见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这是事相,从理上来讲,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四摄者,并且祂的四摄法永远没有中断的时候,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来藏是对你布施最多的人,因为你的一切都从祂来。你所最珍惜的不是身外之财,如果有人要杀掉你的命,说:你把财产都给我,我就饶你一命。你想想:至少还有命,算了!财产都给你吧!愚痴人才会说:财产都给你了,我还要命做什么?那是愚痴人!因为所有的财产都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春秋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富有人家在布施饮食给飢饿的穷人们,他有一次要布施饮食给一个人,但是他布施时对那个人的口气很不好,说:「喂!拿去吃吧!」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春秋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富有人家在布施饮食给飢饿的穷人们,他有一次要布施饮食给一个人,但是他布施时对那个人的口气很不好,说:「喂!拿去吃吧!」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社会上,不论是田间、商店、工厂……中,都有同一事务的人;如学佛者能成为同事中的优良工作者,知识与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德性,不只为自己,更能关怀他人;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表现,那一定能引化有缘的同事,归向佛道的。又如做医师的,为病人服务,治疗身病、心病,更为病人说到身心苦恼根源的烦恼病,根治烦恼病的佛道,从自己所知所行而引人学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者,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现观因缘也是在家身分较有因缘遇到;因为众生根器种性的样貌无量无边,同事利行的过程当中,各种智慧的现观因缘也易出现。四者,地上菩萨亦多在通达五明利众的方面用心,身处于各行各业当中,以无生法忍智配合五明善巧,这样于两大无量数劫的过程中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最后成就佛地一切种智的两足尊。故诸大菩萨多示现在家相,以此自利利他之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你要尽力的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然后呢,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好,简单一句,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你要讲的话,他不能接受的话呢,他至少不会反对。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不要这样作,我一定要把抬出来,我说的,你反对也没关系。」不要,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样叫做很不随顺他人。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根本大论圣弥勒菩萨说:在种种摄受众生的事项中,以爱语来和众生同事利行所获得的效果是最殊胜的。如果布施时却不能以爱语施,那这种布施已失去摄受众生的功德,虽有福德却也打了很大的折扣。因为众生的我慢(表现在自尊心上面)都很炽盛,我们要摄受对方,当然不能和对方一样落入我慢中。因此平实导师说,我们跟众生面对面交谈时,以及在网路上跟别人对话或作佛法布施时,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辛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者,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现观因缘也是在家身分较有因缘遇到;因为众生根器种性的样貌无量无边,同事利行的过程当中,各种智慧的现观因缘也易出现。四者,地上菩萨亦多在通达五明利众的方面用心,身处于各行各业当中,以无生法忍智配合五明善巧,这样于两大无量数劫的过程中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最后成就佛地一切种智的两足尊。故诸大菩萨多示现在家相,以此自利利他之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成佛是要舍离对于最后入无余涅槃的那种贪爱,而是要在世间、在三界里面跟众生同事利行;然后依于同事利行所种植的种种的福德跟修学的智慧,最后成就佛道的,如果入了无余涅槃就没有办法成佛。所以大乘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小乘法不能称为佛法,那个只能称为罗汉法,不能称为佛法。既然我们说,佛教所要说的是佛法,那佛法显然就跟罗汉法是有所区别的,也就说大乘法的佛法,是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