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关於心解脱与慧解脱的道理,是现代佛教界多年来大师们所混淆不清的重要法义,也是一直被佛教界专修解脱道的人们忽视的重要法义,也是您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取证三果或四果的一个极重要标准。在阿含中,心解脱的取证意涵是很明确的,丝毫都不模糊;而心解脱的取证,也是您自我判断解脱道修证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当您已经依照本节所说而确实取证心解脱时,您就会知道慧解脱的阿罗汉果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软语,可是我们要从他所说的道理,从他所要教导众生去做的事情,来判断说他到底是佛、菩萨呢?还是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跟佛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迷信----这个神佛的迷信----到底哪一个是神?哪一个是佛?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把它弄清楚,也就是我们要把神跟佛到底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要把它弄清楚。如果 | admin 2020-06-08 |
|
![]() |
其实这样的所为、所行就是不如实,他们造此恶业就难免于死后下堕三恶道之中,真是可怜!如果有的人是明知善知识所说是正法、是正理,但是他们却为了想要拥护自己的名声以及利养、或者为了想要让自己的徒众不会散失,因此故意以种种的方便而诽谤善知识所说法义,来指说善知识所说法义为不如法说-这样的话,就更是“不行如实”的大法师-这样的人依据佛陀圣教来判断, | admin 2020-04-07 |
![]() |
请问:草木植物,到底是归属于声闻种性呢,缘觉种性,还是如来种性,还是不定种性,还是无涅槃种性?可是这五种性的归属,不能随便说说,一定要依据心行来判断;依据说有一种心行呈现出了身口意行,然后来判断它是属于哪一种种性。譬如说,我们就以无涅槃法种性来解释好了,来做例子好了。无涅槃法种性指的是什么?就是断善根者。他就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以他的身口意行来 | admin 2020-03-12 |
![]() |
他们也讲三宝,但是跟佛教三宝完全不同;但是当时年纪轻,没什么判断能力! 一贯道说他们的道统,是由伏羲、黄帝、尧、舜、禹、文武、周公等一脉金线,继传印度释迦牟尼佛,再传摩诃迦叶、阿难,一贯心法,传至二十八代达摩祖师时,东方应运,故老水还潮,将道传回中国;达摩祖师再续传至六祖惠能,六祖惠能以后,道降火宅,平民百姓皆可求道,转以儒家在家修行方式。那现 | admin 2020-03-03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有时杀死了一个人,他是因为善心而杀死人的;譬如庸医,他以为自己医术非常精湛,但是为人开刀前判断错了,医死了人;虽然他是善心而医死人,未来世缘熟了,他还是要被人家误医而死,同样是被人善心医死。所以有时我们看到有人被医死了以后,家属去医院抗议索赔,我们都不知道去索赔的人到底是在完成因果呢?还是正在造作新的恶因呢?所以不管心是在善 | admin 2020-02-21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有时杀死了一个人,他是因为善心而杀死人的;譬如庸医,他以为自己医术非常精湛,但是为人开刀前判断错了,医死了人;虽然他是善心而医死人,未来世缘熟了,他还是要被人家误医而死,同样是被人善心医死。所以有时我们看到有人被医死了以后,家属去医院抗议索赔,我们都不知道去索赔的人到底是在完成因果呢?还是正在造作新的恶因呢?所以不管心是在善 | admin 2020-02-21 |
![]() |
从佛法里,渐渐学到许多纷纷扰扰世事背后的真相,单纯善良的人是有福报的,这种福报表现为对事物在心智上的正确判断与行动上的果断实践,善良与懦弱绝不等同,这一点也常常被人误会。懦弱的人没有那么大的心量和勇气来承载对人的善意,更多的是表面上的屈从。善良的人是自己行动的主人,他们的内心蕴含着力量,这份力量来源于生生世世养成的,并不断加强的有关善良的惯性,遇到 | admin 2020-02-21 |
![]() |
十几年来审判工作,办过民、刑事及流氓等各类型案件无数,也判过死刑、无期徒刑及其他各种刑度、或金额的判决,但是要说自己所作的判断百分之百与事实相符,实在没有把握,因为太难了,毕竟这不是我们凡夫众生所能做到的。对于案件我们只能尽量去调查相关的直接间接证据,再依法做出判断。通常我会先就调查得到的内容,描绘出一个可能是事情发生经过的故事,看它是否合理;如果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我们这里就不妨我们花点心思想想看,当鸟儿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的时候,那这个时候看起来它的确不受限制,看起来的确是很自在的飞翔;问题是:这只鸟有没有解脱呢?有没有任何的解脱功德受用呢?那更别谈是在水里游泳的鱼儿,看起来是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泳,可是我们要问:这样子不受水性的限制,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游泳,又与解脱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们说,光是说在环境里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还有人在这个世间倡导邪教,这邪教是什么呢?他希望能够跟更多的女性来,然后不用负任何的责任;可是我们大脑它很奇特,它有一个价值判断的中心,这是在大脑皮质区里面可以发现到的(编案:额叶是认知思维判断等的功能区);当我们作的事情是损及他人的,不论自己怎么样虚伪地称说:这样的双修,可以让对方的道业提高。可是这个价值判断中心还是本乎职责,(编案:因为心 | admin 2020-02-21 |
![]() |
这里某甲所称的福报是什么呢?一般人可能会说指的是那个人的外貌、生活资财、人缘的好坏、头脑的聪明等等,这样来加以判断。所以你看看,一个人的福报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显示出来;换句话就是说,一般福报的函盖面就已经是很广了;然而与某乙相处的人,是从他的容貌庄严、衣食丰腴、人见人爱、头脑灵巧等等,来说他的福报是很殊胜的。接下来,我们再来思惟看看,这里所说某 | admin 2020-02-21 |
![]() |
为什么要讲断三缚结?因为只要你能够了解三缚结的内涵,你就可以自己判断什么人可以依止?什么人不可以依止?同时也知道,声闻菩提的路应该怎么走?断三缚结,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说,第一个部分是三缚结的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三界中的我见,第三个部分是如何断三缚结。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部分三缚结的内涵。什么是三缚结?三缚结其实就是三种烦恼!烦恼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心里 | admin 2020-02-21 |
![]() |
这方面的知见令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世间之范围与种种差异,不仅有助于增长智慧与趣[qù]向解脱,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及判断,包括宗教、哲学、科学等对于万有起源的说法是否正确;因为如果有关器世间形成的法义有错误,通常也会影响他在其它相关联法义方面的正确性,使得他在法义方面无法贯通,因此这方面的知见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如果无法正确说明器世间形成的原因,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先判断它是善事还是恶事,然后再去作。能判断事情的善恶性质以后,也要确实了知,作恶业会得到哪一些恶的果报,作善业会得到哪一些善的果报;因为所作的善恶业一定会产生力量,作了善恶业,未来就一定会有受善恶业的果报,一切善恶业都不会有虚妄不报的,一定会在未来回归到自己身上,而得到种种善恶业的果报,因此说众生随自业而流转五趣。诸位观众因 | admin 2020-02-21 |
![]() |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大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大,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大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大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 admin 2020-02-21 |
![]() |
自由需要合理的限制,而不是漫无节制的自由,在自由的气氛中,容易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判断和创造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教养方式中长大的孩子,比较拥有幸福感、有自信心,能够自我悦纳、情绪稳定、独立自主、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力佳、富有爱心和社会正义感等特质。以上是依照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谈教养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上分类看到,不同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各不相同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父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作适当的暗示和引导,让孩子能够用心去体会、思考和判断,然后自我调整,改过向善。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情在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流转里,每一世舍报后,此世意识就断灭了,这一世的意识无法去到未来世,因此当这一世又呱呱堕地时,过去世所学的都忘光光,一切都得从头再学起;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做错事,也允许孩子在摸索中长大 | admin 2020-02-21 |
![]() |
另外呢,菩萨道本来就是要在和众生的互动中成就,所以一旦有这种避世的心态出现,就要反观自己的菩萨性是否具足?[2]若不足,要寻求、依止正觉的善知识,多多熏闻正法、如理思惟,并广行布施,培植福德,提升眼界与心量,就可能改善自他的关系,而在正法因缘下互敬互助,从孤僻自闭的情境中走出来,与亲眷朋友乃至一切有缘众生过着智慧而幸福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多不如法甚至有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事相上的处理,尤其是法义上的判断拣择,分别观察仍是必要的;但是,是非善恶,诸多人事纷扰已不再重要。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而生妄想,攀缘外性。在历缘对境的过程中,就算起了浪涛也不足惊惧,因为海水的体性从未改变呀!也了知是因无始劫来之虚妄想才激起识浪的,也不须和烦恼对抗,不迎不拒就是了,了知七转识之识浪皆是虚妄,第六识是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