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先判断它是善事还是恶事,然后再去作。能判断事情的善恶性质以后,也要确实了知,作恶业会得到哪一些恶的果报,作善业会得到哪一些善的果报;因为所作的善恶业一定会产生力量,作了善恶业,未来就一定会有受善恶业的果报,一切善恶业都不会有虚妄不报的,一定会在未来回归到自己身上,而得到种种善恶业的果报,因此说“众生随自业而流转五趣&rdqu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页与分页与分页之间分隔符===有情众生的三世不仅客观存在,佛教还有一些基础的方法供人粗略地判断其前生来世。譬如判断一个人的前世,《大宝积经》卷七十二载:……若从人(命)终还生人中者,当有是相:其人贤直,亲近善人,毁呰恶人,好惜门望,笃厚守信,乐好名闻及以称誉,爱乐工巧,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过这事真的很困难,因为众生没有能力去判断真实与颠倒,所以很多人在积非成是的状况下,众口铄金而继续坚持意识心为常住法。没什么价值的黄铜,当所有的人都说它是黄金时,不知道的人听了就会信,跟着大众说这黄铜就是黄金;当一万个人说黄铜是黄金时,只有一个人把黄金拿出来说这才是黄金,往往只被少数人接受,其余的多数人都会诽谤真黄金,说不是真黄金;这些人,当然永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欲断除三缚结者,首结即是我见;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随之即断,对于众生是否真可实证初果,对于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我见等事,皆能明确判断而无怀疑;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令人流转生死的三种系缚便告断除,即成声闻初果人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页339,佛教正觉同修会。)三缚结者,谓我见之结、疑见之结、戒禁取见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疑见已断的缘故,对于一切大师们是否已断我见?您都会在他们所说言语、所著书籍中确实观察出来,从此以后对大师们有没有断我见的事情,心中都可以确认,不再对大师们是否已断我见的事情心存怀疑,也不再对自己的判断有所怀疑了,这也是断疑见,就是佛陀所说的于诸方大师不疑的真义。此时已经对于人类是否可以真的证得解脱果而出离生死的事情,心中确定无疑了!接下来,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可以稍微分辨一下,天神跟鬼神有什么不一样?因为畜生道我们可以眼见,可是鬼神一般很难直接了知,我们可以怎么样来判断呢?如果我们所接触的,祂教我们好的事情,而且祂不会要求我们提供饮食给祂,我们就可以知道,祂是属于天人,这个是天神!可是饿鬼道众生或是鬼神,也会跟人接触,他也会帮众生作事,帮我们人类作事,可是做事时,他们会有代价,他会要求我们提供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意识有很多种的变相,在三界中有很多种不同状况的意识;这是末法时代的大师与学人们同样都无法判断的,但是这个见解在正觉同修会中却只是修学大乘法的基础。能够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的虚妄,确实晓得意识是有间断的心,是依众缘而生起的;你已经如此确实观察过了,那么你也证实意识不是常住的,了知意识觉知心很脆弱,确定祂没有办法延续到未来世去;当你如此现前观察了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我刚才举的问题里面,很显然的又无端端的生出来两个不同的判断的因缘!一个就是,这个菜到底是不是真的停妥在您的面前;第二个缘就是说,别人是不是同时,包含您的左右两边的这些客人,是不是同时都伸手夹,以至于说您不方便再伸手夹呢?那个时候,在这两个缘的状况生起的时候,您到底夹还是不夹呢?所以,以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到说,所谓的随缘,当我们在获取事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当你知道及把握这三个重点后,你不会偏离《心经》所讲的范围,也不会被恶知识所误导;因为你已经有能力判断,避免走向与佛法无关的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走上男女双身邪淫外道中,因而延迟自己成佛的时程。既然已经说明《心经》的主要宗旨就是心,接下来谈《心经》的本文了。首先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里所说的管住自己,是指我们能按照自己的理智思维和判断去做某些应该做的事;管不住自己,是指我们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强制性力量所牵引而不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或者去做那些与自己的理智思维相违背的事。你能管住自己吗?这个话题看似不起眼,但是只要我们细心想想,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和事情:清楚地想要做某些善事、好事及应该做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生命中出现危机,反而缺乏能力判断,无法做出正确抉择和行动,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至于在出世间法上,则造成智慧不易增长,历缘对境之观行也较不易观照到。如此说来,是否就不必修定了呢?相反地,定力在佛法修证上也是相当重要之一环,现代的人事多烦忙,散乱攀缘导致定力普遍不足,因此,无论悟前、悟后,皆必须持续规律地忆佛拜佛以增长定力,令意识心不在无谓妄想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最困难的地方是虽然听闻到了,却也不容易信受,不容易信受是因为有邪见;一定跟邪见不同,判断的方法就是多听闻、多熏习,看看有没有落入常见外道或断见外道中,在这种邪见中是无法出离生死的,因为没有出离观。出离观主要在修十二因缘,为什么十二因缘法他无法成就?因为他不知道有情众生生死的根由是从何而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过程,因为会老、会死所以要修行。断灭见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后,想想所有可能发生的坏结果,并判断可能性,你会发现许多担忧是很可笑的。(----来自网络)如何才能真正消除担忧呢?其实,担忧是意识心的一种功能,人们的意识心误认为有个我存在,进而产生了许多妄想,将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基于对这些我所的执著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担忧。但实际上我们的五蕴身包括意识心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可依止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此一现象来判断,气质长相乃与福德有关。尽管如此,从世间亦有许多气质长相出众者,生活过得不一定比其它人来得好,或者不见得人人均喜欢同一类的气质长相,乃至于其气质长相令一部分人甚为喜欢,却令另一部分的人甚为不喜的现象。以此常见的情形即可推知:气质长相仅是福德的众多展现方式之一;气质长相良好者,可以表示一个人过去世累积了相应的福德;或者此世的生活因缘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槃时。这个宗所判的第三跟第四位的位置应当是颠倒一下的。三教的部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天台宗流传了一些论典下来,譬如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等;可是这个部分对一般人而言,往往是义趣过于玄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它必须在觉得异常时,先唤醒意识(令阿赖耶识流注出意识的种子),使意识出现,藉意识的分别性来判断应该作什么?浮生一大梦,在梦中你执着梦里的种种荣辱得失苦乐,可是等你醒来以后,你还会再执着梦中的一切们吗?往往是一笑了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以为自己很清醒,总以为眼前的一切很真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醒来,所以就像在梦里执着梦境一样去执着现实中存在的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否则何以地藏王菩萨不舍悲心,于六道中化现无边身,于地狱中出现,为示一切众生法乐呢?因此对于「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要告诉他这是地狱无间重罪,这即使是一般人都应该知道,因此要一说再说,怕如是的地狱恶罪,会泯灭其善根;而地狱重罪不是因为不去讲,就会消失,哪里有这种道理!即使世间人都不说,也不去暗示提醒,「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还是一样到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略释酤酒戒之内容:由于酤酒戒非是遮戒(遮止犯性罪之戒),因酤酒过失,能让众生于饮酒后自已心智,致意识模糊,无法正常思考及如理判断是非善恶,而随顺末那识之习气烦恼现行,而酒后乱性,易造身口恶业,如同制造贩卖鸦片毒品一般迷乱人性心志,是故酤酒业(含酿酒)即是性罪,无论此酤酒之人是否有受三皈五戒或菩萨戒,皆有性罪,造此恶业者,亦于未来舍报后,依所造业之轻重大小多寡之差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外道谛听,彼人若从地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匆急声、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较合乎史实的说法:禅宗可以「锻炼」的方式,让「修学」的有情,可以找到这个「真心」,去了解这个「真心」的总相以及别相,如是个别生起智慧,可以如是的智慧,去阅读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系》的经典,这些经典在阅读的时候,大概的障碍都会很少,时时都可以去「体触」这个「真心」的「清净性」、「无念性」、以及祂所所显现的诸般功德,但是对于这个「真心」的许多作用却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