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初禅尚且末得,何况是庵摩罗识的境界呢?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见思二惑永断无余,才能到达庵摩罗识境界。不明白一念无明和定学,以为不打妄想、直进向前看,没有语言、文字、形相就是第九识的境界,这是很大的错误。《正法眼藏‐护法集》 世尊跟我们解释说︰「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那就是说这四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这种烦恼叫做「起烦恼」,就是一 admin

2019-04-24

其次是色界爱住地,它所说的并不是说人喜欢爱好种种的形色,而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爱。就是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的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心喜涌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以及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的心喜、身乐境界;乃至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想微细 admin

2019-04-24

”总而言之,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念或离念、无念,不论是欲界五欲中的意识粗心,或是初禅中的意识细心,或是四禅等至位中的意识细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意识心,已经成为三界中最微细的意识心了,仍然是有生有灭之法,这是三乘圣教一切经论中都这么说的。人间有情的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念灵知或离念灵知,必须有五色根、意根、六尘或定境法尘,才能现起、存在以及运作; admin

2019-04-24

初禅等持位仍不离五尘,仍是有觉有观三昧;若放弃对鼻舌二识的执着性,便可进入初禅等至位,只剩眼、耳、身三识起作用。若进一步舍弃对眼耳身三识的执着,就离开五尘进入无觉有观三昧中;初禅的“觉”是对三尘有作意而攀缘不舍,“观”是完全被动的使三尘进入心中而不动心;最后连此观亦舍去,即入二禅等至位的无觉无观三昧,于此三昧中清楚明白的觉知心 admin

2019-04-24

大众称呼这个上帝——假设真的有上帝,他的意识既然不具有大种性自性、不能接触物质,又如何能制造我们的色身呢?而上帝至今仍不知他自己的如来藏何在,连他自己在欲界天中的色身,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他都不知道,何况能制造出我们的色身呢?再观察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他也只是依其行善及具足修得初禅而往生的果报,他也是在三界中受报而被动性的被出生者,当然也没有能 admin

2019-04-24

那也是定境所显现的,通常是在未到地定中,初禅中比较少,但偶然也会出现。但是这个都属于意识的我所――意识所拥有的境界,是与定相应而产生的。那都跟证悟无关:与声闻道的断我见无关,也与佛菩提道的开悟无关。(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12月初版首刷)无为是菩提 举凡有为有作的法一定都是有出生之时,出生以后会变 admin

2018-12-27

阿罗汉们却不一样,即使是证得俱解脱果的人,也要从初禅转进灭尽定,然后转入无所有处定中,才把自己灭尽,因此佛的涅槃不同于阿罗汉的涅槃。诸佛是依于如来藏的不生不灭性而证涅槃的,阿罗汉是不证如来藏的,诸佛是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并且灭尽所知障随眠――尘沙惑,所以叫作大般涅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 admin

2018-12-27

)广论邪见误众生 至于宗喀巴所造之《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等,悉皆错误连篇,违教背理,观乎本书(案:狂密与真密)所举宗喀巴之邪见,可知一斑也;而其所造广论中关于止观修证之论述,悉付阙如,根本连初禅都未能证得,所说等至之理与禅定正理完全相违,亦违余所修证之禅定证量,完全不懂等引、等至、等持之正理。如是等论,除世亲 admin

2018-12-27

只有三界中的法才能叫作“有”,譬如欲界中的见闻觉知心所领纳的五欲等法,是欲界有;色界中觉知心住于初禅到四禅的定境当中,定境中的各种法即是色界有;觉知心舍报了,脱离色界而生到无色界中,那时只有四空定的定境法尘和觉知心存在,没有色身了,那时的觉知心与定境法尘就叫作无色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合称为三界有;但第八识心真如并不是三界中的有-- admin

2018-12-27

[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 admin

2018-12-27

 其次是色界四禅天的境界,必须要有第八识所变现的色界天身,然后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在初禅乃至四禅等至位中安住,才会有色界四禅天等等至位的境界。必须要有第八识依所执持过去生修学禅定净业的种子,变现色界天身;然后第八、第七、第六识,以及眼识、耳识、身识这三识,共同在等持位中现行运作,因为色界四禅天人鼻、舌二识已经不现行运作了;这样子才会有色界天人 admin

2018-11-03

3、根据达赖喇嘛所述的密教教义,推断出:藏密修行,没有断我见的法门,没有断烦恼的法门,没有证初禅的法门,没有证悟如来藏的法门,当然无法成佛。限于篇幅,请自行参考《活佛与法王的灌顶》一文。达赖他所传承的、所领导的密宗,他实施的四种灌顶(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胜义灌顶)。从最初的结缘灌顶一直到最终,它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离开双身法要实际的男女交合的这 三摩地

2018-08-16

其实能够了知安乐的意识心,他是属于五阴十八界的法,在涅槃当中都已经完全灭尽而不存在了,哪里能够以意识心来体会安乐的境界呢!只有外道的五现见涅槃,是把在欲界受用五欲乐的境界,以及初禅到四禅等五种世间的有为境界,当作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这些人真正明了了涅槃的境界之后,就很少会有人真的想要入涅槃了。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 admin

2018-08-16

譬如说:得初禅了以后,再加上修慈无量心的缘故,观想怨亲、村落、国度、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受乐;虽然观想只是内相分,毕竟也没有实际受乐的对象,但成就之后,也可以作为生而为大梵天的因。又好像说,有人种下了五谷,终究不可能生而为瓜果,其原因是一样的。所以世尊才说布施于塔像也像这个样子,由于福田的缘故,而得种种的果报。所以布施的道理是因为福田而得果报, admin

2018-08-15

其实能够了知安乐的意识心,他是属于五阴十八界的法,在涅槃当中都已经完全灭尽而不存在了,哪里能够以意识心来体会安乐的境界呢!只有外道的五现见涅槃,是把在欲界受用五欲乐的境界,以及初禅到四禅等五种世间的有为境界,当作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这些人真正明了了涅槃的境界之后,就很少会有人真的想要入涅槃了。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 三摩地

2018-08-10

”〔编注:现代人不能断除欲界中最粗重的男女欲贪,连初禅都不能证得,往往所说的入定,最多不过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不能说是四禅八定的实证,四禅八定的实证是以断除欲界贪而实证初禅,乃至实证初禅以上至四空定而称之。〕但是打坐入定真能出离三界生死苦海吗?以前佛住世的时代,具足四禅八定的外道很多,但是却与三乘菩提的修证无关。如果不断我见,即使具足四禅八定以 admin

2018-08-07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admin

2018-08-07

财色名食睡,欲界的财色名食睡您如果没有办法解脱出离,您不可能能够证得色界的初禅乃至二禅;您对这个色身的执著没有办法出离,您不可能证得无色界的这样的四空定。四空定即使证得了,如果您是依外道而修了这个四禅八定,您没有断我见,您会像欝头蓝弗一样,虽然证得了三界当中无色界四空定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因于我见不断,他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刚刚说了,很 admin

2018-08-04

那有的人会说:大乘的入道就是修禅定喽!我修得欲界的禅定,修得色界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修得无色定,这样子以定为禅修得禅定之后,就是大乘入道嘛!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禅定毕竟还是世间法,大乘法乃是世、出世间法,不仅含有世间法,而且还有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的一切都能够贯通,而且还有出世间法应有的解脱功德,是具足世、出世间法,所以大 三摩地

2018-08-01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