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不动无为,是指凡夫或贤圣等人,在修证禅定以后而发起第四禅境界时,不再堕入初禅到三禅定境的喜乐当中,灭除了各种的苦乐受,心得以不动,似与无为相应;依着第八识心体中所含藏不动无为法种生起现行,这时意根不动,觉知心也完全不动,所以就立名为不动无为。意思是说,不动无为乃是修除第八识心体所含藏七转识种子之贪乐厌苦,而住于无为境界,其实仍然是依止于第八识心 admin

2020-02-18

在这三界中,欲界人间的众生有八个识,但是到了色界初禅天的众生就只剩下六个识,那是因为色界不需吃东西,那里的众生以禅悦为食,所以不会有鼻识和舌识。如果再深入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则只剩下知道定境法尘的意识,以及不知定境法尘的意根和阿赖耶识,总共只有三个识,眼识、耳识等前五识都不见了。在四禅八定中,从二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位,都只剩下这三个识 admin

2020-02-18

但是天在佛经里面讲的,目前的忉利天天主叫作释提桓因,但是还有四大天王,还有魔——天魔,然后还有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这些都是属于天界。那天界,因为天界只要你生天就有三种神通,所以只要是天,我们就说他是天神。这是第一个是属于天。那还有龙,龙有四种龙,有卵、胎、湿、化这四种。龙有个天敌叫作金翅鸟,但是金翅鸟不能吃龙王。在《法华经》里 admin

2020-02-18

那有的人会说:“大乘的入道就是修禅定喽!我修得欲界的禅定,修得色界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修得无色定,”这样子以定为禅修得禅定之后,“就是大乘入道嘛!”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禅定毕竟还是世间法,大乘法乃是世、出世间法,不仅含有世间法,而且还有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的一切都能够贯通,而且还有出世间法应有的解脱功德 admin

2020-02-18

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之住处,在五不还天当中舍报时,便可以出离三界。四禅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须证得初禅到四禅而不退失的人,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如果不见道而修断五下分结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之顶叫作色究竟天,报身佛还在这里说法,唯有地上菩萨舍报以后, admin

2020-02-18

所以离念灵知不可能离开四相,即使入了初禅……四禅等禅定中,都还是有四相。所以经文中世尊的意思,就是要找到那个离开四相的心,来修一切的善法,就一定可以得到因地以及将来果地的无上正等正觉。反面的意思就是说:凡是落在意识心里头,凡是用离念灵知来修学一切善法时,所修的一切善法,就不得无上正等正觉;必须是用没有四相的心,用这个清净心来修一切善法, admin

2020-02-18

但是如果那样就叫作解脱的话,佛来人间之前,有的外道已经证得未到地定,有的外道已经证得初禅、二禅,乃至有的已经证得四空定,表示他们早就超越欲界,不贪名闻利养,也不贪男女欲,可是佛却说他们不得解脱。原来佛说解脱是指远离虚妄法,而虚妄法的定义,不是凡夫外道所能了知。换句话说,这个虚妄不单单指我所虚妄,还包括五阴虚妄。意思是说,除了对五阴的我所虚妄有如理作 admin

2020-02-18

真正的禅定,只有初禅以上才能叫作禅定;所以,如果是凡夫所修的欲界定、未到地定,都还不算是禅定,所以才叫作未到定嘛!必须要证得初禅以后,才有能力离开欲界,才算是真正的禅定。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弄错了,以为自己努力的远离世间法,让自己一念不生,就说这样叫证得禅定,这是错误的!其实这样子做,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入初禅;因为入初禅,除了要有定力之外,还需要有 admin

2020-02-18

人可以证得初禅,这不是神话,不是学佛者才能证得初禅,外道修行者一样可以证初禅,所以初禅不是神话。从初禅可以再进步而入二禅、三禅、四禅,如果有人说他能证得五禅、六禅那才是神话,因为只有四禅天,没有五禅天、六禅天这回事。证得二禅的人死后生二禅天,故二禅天不是神话。二禅天人天福享尽而从光音天化生地球,这种事唯佛能知,佛若不说有谁能知?信佛不可以说是迷信神 admin

2020-02-04

』实证未到地定或初禅。于此等次法不欲受学、不欲实修,而言求证三乘涅槃欲有所获者,无有是处。若在大乘法中求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所应有之威仪,则应更增『广行菩萨道、救护众生』而修六度波罗蜜等事,藉此实修以发起菩萨性而入菩萨种姓之中。若不修如是相应之次法而欲具足应有威仪,欲证声闻或菩萨涅槃者,无有是处。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 admin

2019-11-22

此时思求入地而欲进阶于大乘见道之通达位中,仍必须进修大乘四圣谛,现观四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后,要有本已修得之初禅或二禅定力作支持,方得相应于慧解脱果;或于此安立谛具足观行之后发起初禅为验,证实已经成就慧解脱果;此时已能取证有余、无余涅槃,方得与初地心相应,而犹未名初地。而后再依十大愿起惑润生,发起继续受生于人间自度度他之无尽愿,不畏后世长劫生死众苦, 三摩地

2019-11-22

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槃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次第转进而经过四空定,最后入灭尽定。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因为七地寂静观的成就,所以很容易会取无余涅槃,这个时候,佛会传给他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超过七地菩萨从无量劫以来修学所有 admin

2019-11-03

 如来也特意示现给我们看,怕大家忘了而刻意示现给我们看:去拜访所有的外道,外道说了初禅的境界,如来马上取证初禅;另一个外道证量更高,他有二禅,如来去听闻他一说,当下实证;一直拜访外道直到修得非想非非想定的外道时,都是如此当场实证。但实证以后都马上把外道推翻:“这与阿罗汉的解脱证境无关,这与出生死无关。”都马上告诉他们说:“你这个 admin

2019-09-02

”实证未到地定或初禅。于此等次法不欲受学、不欲实修,而言求证三乘涅槃欲有所获者,无有是处。 若在大乘法中求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所应有之威仪,则应更增“广行菩萨道、救护众生”而修六度波罗蜜等事,藉此实修以发起菩萨性而入菩萨种姓之中。若不修如是相应之次法而欲具足应有威仪,欲证声闻或菩萨涅槃者,无有是处。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 admin

2019-09-02

若见闻者悉皆信受不疑,已具足“次法”,又见其已有未到地定之实修,然后劝以“欲为不净”,令其心中确实远离欲界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令其发起初禅;继之以“上漏为患”,为说色界天之禅定清净境界虽名梵行,仍属上漏,不离轮回苦;末则告知“出要为上”,解说无色界尚有意识与定境法尘留存,不免行苦,不离轮回,仍有生死。末后观察学 admin

2019-09-02

因此从最广义宽松的角度来说,能够发起成佛大愿而修学大乘法,并生生世世都于人间利乐有情,即可方便说为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从实义的角度来说,得要亲证大乘佛菩提智不退,而愿意生生世世再来人间利乐有情者,亦是广义的乘愿再来菩萨;但是从狭义严格的角度来说,乘愿再来的菩萨摩诃萨,他不但要亲证大乘佛菩提智的功德不退,在解脱果的实证,至少也要实证三果的证量,也就是说 admin

2019-08-25

断身口意恶,故名戒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曰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 三摩地

2019-07-20

依南传佛法行者的著作和讲法判断,目前南传佛教,末见有证初禅者,更末见有证果者。心中心法也属于密宗,三代祖师,都悟错了。善知识已警示大众,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可持,其他咒语存疑。善知识还提醒大众,烧出舍利子也不能证明有般若证量,何况有很多舍利子是伪造的。善知识亦建议大众,不是久悟且通宗通教的佛子,请不要跟外道辩论甚深法义。佛经云:菩提妙果不难成,真 admin

2019-06-19

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所谓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之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之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如是而生心喜勇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及以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心喜身乐境界;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念,离身乐触,离心喜,离息脉,无苦无乐亦无极细念之舍念舍受境界,以为无余涅槃而贪着之。如是四种色界境界贪 admin

2019-04-24

色界爱住地,则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境界的贪著称之。而所谓的有爱住地,则是说还有一个「三界有」的心存在而执着不舍,所以不能取证无余涅盘。意即修学禅定之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还有离念灵知存在,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不灭,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