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如善根初发后粗乐之必须提心方有乐触。《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初禅中之定境觉受,不久即失,非是证悟。修定者应舍身乐,续修二禅《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虽然还没有到初禅,已经跟定共戒相应。这是戒,叫做戒学。如果已经修到‘理一心’的话,它是属于‘性戒’,不是‘相戒’。一般人受戒时必有戒相受持,如:不可以杀生,不可以邪淫,不可以窃盗,不可妄语,不可喝酒;有戒相。理一心里面我们称之为性戒,叫做‘道共戒’,也就是说已经亲见自性弥陀了,这叫理一心。理一心的时候自然不犯 | admin 2020-06-08 |
|
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之住处,在五不还天当中舍报时,便可以出离三界。四禅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须证得初禅到四禅而不退失的人,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如果不见道而修断五下分结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之顶叫作色究竟天,报身佛还在这里说法,唯有地上菩萨舍报以后, | admin 2020-06-08 |
|
佛陀举例说,如果是布施给畜生,将来可以获得百倍果报;如果是布施给破戒的修行人,将来可以获得千倍的果报;如果是布施给持戒的修行人,将来可以获得十万倍的果报;如果是布施给外道离欲——也就是已经离开了欲界爱证得初禅的人,将来可以获得百万倍报。如果是布施给向道者——也就是向须陀洹:在解脱道的修行中,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之人有八种,也就是 | admin 2020-06-08 |
|
四禅八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合名四禅。初禅境中有觉有观,眼耳身意识俱,鼻舌识不现。二禅以上为独头意识,前五识不现,唯意识(无妄想之明觉灵知心)住定境法尘中,名为无觉无观三昧,离五尘境故。四禅前之未到地定中,息脉俱断,后入四禅,念、欲心所俱断,不念不欲三禅乐,寂然安住。八定者,合四禅四空定,故名八定。四空定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 | admin 2020-06-08 |
|
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盘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次第转进而经过四空定,最后入灭尽定。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因为七地寂静观的成就,所以很容易会取无余涅槃,这个时候,佛会传给他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超过七地菩萨从无量劫以来修学所有 | admin 2020-06-08 |
|
色有或者叫色界爱住地,并不是人喜欢种种的形色、爱好,而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叫做色界爱住地,或者称为色爱住地。有--或者叫做有爱住地。「有」不是指人之所有权--此物为我所有:不是的。所谓有,是说还有一个心在。我们修学禅定,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 | admin 2020-06-08 |
|
html四禅八定之初禅与二禅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3381.html四禅八定非俱解脱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3380.html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一)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61.html六波罗蜜(二)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60.html六波罗蜜(三)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59.html六波罗蜜(四) | admin 2020-06-07 |
|
有人也许想说:“那老人不就离欲了吗?”有吗?所以离欲有一个定义,就是发起“初禅”,那才叫作真正的离欲。那老人是因为没有性能力了,并不是真正的离欲。所以离欲的定义就是“梵行已立”──清净行已经建立,那就是已发起禅定作为他的证明。 所以现代的人要修“不净观”、要离欲很难;但古印度修不净观很容易,因为穷人很多; | admin 2020-03-19 |
|
二〇〇五年四五月间由于心地清静,发起了初禅。同年九月,在湖北荆州菩提寺受三坛大戒时,蒙受佛力慈悲加持,又证得了二禅。二〇〇六年初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心无烦恼,禅定渐增,在行走坐卧的一切时中,身心随时就要入到定中,以至于活动困难,生活自理也很艰难,于是就想闭关专修禅定。此事未遂,只好接续参禅。二〇〇六年底,终于明心悟道,证得本心。二〇〇七年,回到山中独 | admin 2020-03-12 |
|
众生今生所造作一切感生善恶业果报的有记业身口意行,业种都由阿赖耶识执藏,临命终时,业行就如播放幻灯片一般,在约半秒之间一件一件由上而下滑过显示出来,这时意识心极为敏锐,一看到就立刻知道这是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件善行或恶行;一瞬间整个看过后,自己心中就了然该往生到哪一道去,因为法界本来就有它运作的轨则,有它因缘果报的定律,根本无需上帝、阿拉来审判,也不是 | admin 2020-02-21 |
|
为什么说三果才是真正的解脱道的圣人呢?因为三果他一定要依止断我见之后,要身证初禅----心要能够解脱于欲界----要能够解脱于欲界的烦恼,证初禅得三果,那么才真正可以说他是解脱果的圣人。对于佛菩提道而言,所谓的圣众,指的就是入地的菩萨;那么在三贤位修学的,属于是贤位菩萨。他们为什么是贤圣,大家要对他信受呢?因为贤位菩萨在七住位的时候,实证真如心、实证如来藏 | admin 2020-02-21 |
|
例如初禅天、二禅天,在初禅天中都还会被火烧,为什么呢?是说初禅天虽然不直接被火烧,还是会被火烤;火虽然不会直接烧到初禅天中,可是初禅天正好是在欲界上方,所以火劫来的时候,人间及欲界天被烧的时候,热气往上熏,初禅天就被烤了。那么,二禅天就没有火劫之灾了,因为距离欲界很遥远了;在二禅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定,但因为定水滋润,所以二禅天有时就会被水淹;当 | admin 2020-02-21 |
|
但是如果那样就叫作解脱的话,佛来人间之前,有的外道已经证得未到地定,有的外道已经证得初禅、二禅,乃至有的已经证得四空定,表示他们早就超越欲界,不贪名闻利养,也不贪男女欲,可是佛却说他们不得解脱。原来佛说解脱是指远离虚妄法,而虚妄法的定义,不是凡夫外道所能了知。换句话说,这个虚妄不单单指我所虚妄,还包括五阴虚妄。意思是说,除了对五阴的我所虚妄有如理作 | admin 2020-02-21 |
|
其实能够了知安乐的意识心,他是属于五阴十八界的法,在涅槃当中都已经完全灭尽而不存在了,哪里能够以意识心来体会安乐的境界呢!只有外道的五现见涅槃,是把在欲界受用五欲乐的境界,以及初禅到四禅等五种世间的有为境界,当作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这些人真正明了了涅槃的境界之后,就很少会有人真的想要入涅槃了。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 | admin 2020-02-21 |
|
】(《杂阿含经》卷8)所以必须将十八界、五阴及识阴的心所法,都确实一一观行其无常以后,才有可能断除我执的;并不是了知自己确实虚妄以后,断了我见就是断除我执的境界,我执的断除必须要先超过欲界爱,是必须要已经有初禅的发起,才有资格说已证三果或四果的圣者,这个见地要有,才不会成为大妄语。------《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83集识阴苦灭之道>正珍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说外道解脱不是正解脱,都还必须在三界中继续轮回呢!世尊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特地示现给众生看:世尊跟随外道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最后跟随郁头蓝弗学非非想定,郁头蓝弗教导祂修证非非想定,没想到世尊一坐下来,从无所有处定一下子就转进非非想定了,一看:这仍然不是涅槃!所以世尊就离开了。也就是说,那些外道都是没有办法实证解脱的,都还要继续轮回生 | admin 2020-02-21 |
|
外道的人也有很多可以不贪,所以他们也有人可以离开欲界而证得初禅。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定,死后就不会再生到欲界当中;可是他仍然会再轮转下来,继续受苦,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断贪,他只是借着禅定降伏了贪。所以想要远离无量世的大苦恼,一定要断我见,才能够渐渐地离开无量世的大苦恼。只要一断我见,就如《阿含经》所说的,最迟钝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过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最 | admin 2020-02-21 |
|
可是一般的人他对于慈悲喜舍的观念,他并不是完全能够有的,所以他还是希望能够赶快初禅以后,然后再去有慈悲喜舍的念头,这跟菩萨法又有一点不太一样;菩萨法是说,反正你在这五浊恶世遇到种种的恶因缘,这恶因缘下众生受到这么多的痛苦,那你是不是可以藉着这样的恶因缘,可以让你奠定好可以往前扩展自己慈悲喜舍的念头,这样将来你要修学禅定,就会变得非常的容易了。菩萨经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