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有人能观察欲界无常,乃至欲界六天再上去的初禅、二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些境界及境界中的有情也全部是无常之法。由于这样观察的关系,所以不会去追求导致沦堕三恶道的事业,也不会起心作意想要追求欲界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若有人不信,硬说天堂是永恒的,所以要天堂挂号,要地狱除名。那么问题来了:地狱的死者名籍是谁在掌管啊?天堂是谁在掌管挂号的事啊 三摩地

2018-07-23

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薜荔、毗捨阇、鸠盘茶、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说。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犯中可悔。(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佛子不离四念处而修五停心观,得证初禅以上的境界者,虽有定共戒,受菩萨戒时,仍然必须取相受。有道共戒者可以称为具足众戒。如仅求生极乐者,若有定共戒,亦可算是具足众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在佛世可不须取相受。佛陀当年制戒是因事渐制。佛入灭之后,一切的出家戒必须取相而受。佛入灭前,曾告诫弟子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弃舍,系因各地方人情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证得四种未到地定及四种禅定(从初禅到四禅),为什么称为根本四禅?为什么不是外道四禅?因为见道后证得的初禅到第四禅都与见道的见地相应,有见地相应才能称为根本禅,若没有见地相应,就是外道禅。同样是四禅,但是意境不同,心境不同。明心者证得禅定,与没有明心者证得的禅定,在定中所住境界不相同:定境是一样的,但是心境不相同的。佛也说过,成佛时一定是在根本四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佛子不离四念处而修五停心观,得证初禅以上的境界者,虽有定共戒,受菩萨戒时,仍然必须取相受。有道共戒者可以称为具足众戒。如仅求生极乐者,若有定共戒,亦可算是具足众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在佛世可不须取相受。佛陀当年制戒是因事渐制。佛入灭之后,一切的出家戒必须取相而受。佛入灭前,曾告诫弟子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弃舍,系因各地方人情 三摩地

2018-07-23

还要断除欲贪发起初禅永伏性障,然后断尽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现行,有能力取证无余涅槃而不证,成为慧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再于佛前勇发十无尽愿,那就进入了初地,成为见道通达的通达位菩萨,开始十地修道位的修学;不仅要继续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还要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成就地上菩萨的十波罗蜜多无量行,原来在地前修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更需要增进为增上三学, 三摩地

2018-07-23

】(《中阿含经》卷39)佛陀告诉梵志婆私咤说,在这个世界整个败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欲界损坏;欲界损坏的时候,欲界的人间乃至畜生道有情、饿鬼、地狱全部都灭尽;乃至欲界天,六欲天它也损坏了,那时候众生,有人可以生到初禅天去,有的人也可以生到光音天,也就是晃昱天。佛陀就特别告诉我们说,在欲界损坏的时候,是有众生会生到晃昱天去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4]佛因戒、因施而修慈心者,应该要有正确知见,平实导师曾开示:【慈无量心成就者,纵使没有初禅功夫,也可以去当大梵天王;当你的慈无量心成就时,大梵天王的宫殿会震动、摇晃,他就会观察欲界中有谁修成慈无量心,然后就会来找你麻烦,那时你要声明:「我对你那个位子没兴趣,我想要的是佛法,所以你不必担心。」他就不会再找你麻烦,否则你的慈无量心成就以后,大梵天王常 三摩地

2018-07-23

据《菩萨优婆塞戒经》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初禅者),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其中复因受施者为贫穷田、功德田、报恩田而有差别。布施之人心态不同,果报亦异;有人施时求受者后时回报,有人施时求来世生天或得财利;有人以未悟故,施时求于 三摩地

2018-07-23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3

五现涅槃的第二一直到第五种状况,就是把从证得初禅的离生喜乐定、二禅的定生喜乐定、三禅的离喜妙乐定、四禅的舍念清净定,都把这些定境当作即身而得涅槃;都舍不得自我,想要自我现前就能够得涅槃,成为五种不舍自我、想要现前得涅槃的状况。都是佛所说的:当知是人以慢力故起增上慢,我说是人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忧苦诸热恼等;既不脱诸热恼等苦,岂得脱彼五门生死,为之沉 三摩地

2018-07-23

然欲于佛子信心有所建立之故,不得不说;乃于书中略示初禅境界之少分,以建立佛子信心,导正末法学者修定之方向。初禅若得,则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渐渐可得。期待末法学子建立大信心、发大愿心,除疑慢心,修精进行。则进道迅速,此生必不空过也。谨此普愿一切佛子,现前当来,必定心开,皆见佛性。皈命本师释迦牟尼佛皈命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摘自平实导师述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能证入于禅定境界中;而这样的禅定境界,是入定时禅定境界出生了,出定时禅定境界就消失了,是有生有灭的法,怎么会是不生的法呢?禅定的境界必定是三界的境界,譬如说,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是欲界的境界,初禅到四禅是色界的境界,乃至修到四空定也还是无色界的境界,都是不离三界的世间境界。既然不离三界世间境界 三摩地

2018-07-23

外道也有很多人可以不贪,所以他们也有少数人能离开欲界地而证得初禅,所以称为离生喜乐地,死后不再生于欲界中,可是他仍然会再轮转下来人间继续受苦;所以显然不是断贪,只是藉禅定来伏贪。所以想要远离无量世的大苦恼,就得要断我见,才能渐渐离开无量世的大苦恼。只要一断我见,犹如《阿含经》讲的,最迟钝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过是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最后生也可以远离三 三摩地

2018-07-23

此定境中之觉知心意识如是,于初禅等至位中,仍然可以离文字语言而了别六尘;于无觉有观之二禅前未到地定中亦复如是,于无觉无观之二禅之等至位中亦复如是可以了知二禅等至位中之定境,不待语言文字分别,即能随时了知定境中之单种或数种定境法尘;乃至三、四禅定中、四空定中之前三种定境莫不如是,皆离语言文字而与定境中之种种定境法尘相应——皆能随时分别定境中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3

初果是见地、二果是薄地,到了二果以后再努力修行,把我所的执着给消除,特别是修除欲界爱,对欲界中五尘的贪爱修除了,那么只要你有未到地定,自然就会发起初禅,就进入三果位了。初禅并不是刻意修来的,初禅是有了未到地定以后,经由智慧观察而把欲界爱的性障修除了,当五欲的贪爱灭掉以后,五盖就消除了,初禅就会自动出现。也许正在走路时出现了,也许正在蹲马桶时出现了,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个是初禅境界,后面是二禅、三禅、四禅,还有无想定,把这五种境界当成是涅槃,当然是落入五阴中,落入了我见当中。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样的境界,是落入了我见呢?我们先来说初禅,想要证得初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证得未到地定,第二条件就是弃除五盖。具足这两个条件以后,就会现起初禅的境界。初禅的境界有五支功德:觉、观、喜、乐、一心。觉、观是识阴的境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如果我们要谈到解脱,还要把六道里面的天扩大,来详细看它的内容;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天,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事实上还有所谓色界四禅天,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天。那往上还有所谓的无色界天,也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 三摩地

2018-07-23

外道也有很多人可以不贪,所以他们也有少数人能离开欲界地而证得初禅,所以称为离生喜乐地,死后不再生于欲界中,可是他仍然会再轮转下来人间继续受苦;所以显然不是断贪,只是藉禅定来伏贪。所以想要远离无量世的大苦恼,就得要断我见,才能渐渐离开无量世的大苦恼  。只要一断我见,犹如《阿含经》讲的,最迟钝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过是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最后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