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想要证得神通的修行人,必须要舍离欲界淫欲的贪著,才能够发起初禅的定境。如果是以男女双修当中正受淫乐的离念灵知境界作为禅定的正修,这样的修行完全违背了禅定正修行法门,也完全违背了禅定的修证境界;本来就不能超出欲界的范畴,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的禅定,与神通修证的加行完全无关,又怎么可能发起神通呢?纵然加修神通,他的神通境界必定极为低下,这是可以想见。况且,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瞭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同事指的又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实义菩萨,自己实证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能够断我见,生起般若实相智慧,眼见佛性乃至证得阳焰观、如梦观、发起初禅,进入初地以后,实证犹如镜像现观等种智妙法;他也同样的要把所证的法要内容、如何实证的方法行门、所生起的智慧、所断的烦恼等等,要传授给,让众也同样能够断我见,亲证实相心如来藏,生起般若实相智慧,眼见佛性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经常教诲:瞋恚障碍初禅,不障碍见道;慢心不但障碍初禅,也障碍见道。是故当至诚身心修集福德、熏习慧学,慎护口业,于闻所未闻法万莫谤之,以免障道。是故,今时后世之一切佛众,莫于邪师、邪法、邪论、中护持修福,方免不慎造作谤佛破法之重罪!并且能如是举证破斥,辨义,广令佛门四众悉能了知此一事实,令一切佛皆可避免如是破法重罪者,方是真实护持者,方是修集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修集福德都尚且来不及了,那堪造作亏损福德的事与业呢?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欲界生众生其实是很难断除淫欲的,必须修行到了三果的阿那含位,断除了五下分结,或者修学禅定功夫到了初禅以上,才能真正地断除淫欲,所以说就叫做欲界众生。我们怎么样观行淫欲的虚妄以及它的不清净,如何来观察淫欲的无常和虚妄呢?。各位菩萨,一切有情众生的色身,其实都是地、水、火、风四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而能分别:布施给一般贫穷的众生是布施于贫穷田,来世也有收获:施于畜生可得百倍之回报,施于平常人可得千倍之报,若是施于证得初禅的外道,可得万倍之报,这些都是贫穷田。若是在三宝中,对证得初果以上的人种福田,来世都是无量报,这在后面紧接着就会说明。佛说:如果是为了报恩而去布施的,是报恩的福田;若是因为怜悯而供给财物,布施给贫穷者,则是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能够转依如来藏,来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中、于修学中、于护持正法中,能够追随善知识,来护持正法、广修福德之余,同时追随善知识修集智能!修集智能的方式是,由善知识来教导熏习种智,继续修集福德资粮!在修集福德以及智慧资粮的同时,仍然继续修学动中定力─继续修学动中定力让自己能够到达欲界定以上的定力─还不必发起初禅!但是只要有欲界定以上的定力,同时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那时候的善知识不知道是怎么样,你也不知道,他和你的缘份也不定,然后呢,你对法也不一定会具足信心,到时候,你作意产生的奇奇怪怪的念头,当你想要加行用功的时候,结果一个念头冒出来,你会想,他讲的法,不知道对还是不对,等到你被他证悟的时候,你还是会半夜里面想想,难道就是这样吗?就这么简单吗?可是这位善知识,我师父好像修行也没那么好,也没证得初禅,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以前在佛陀还没示现于人间之前,就有四禅八定,在那种情况下,那些人为什么可以安住在禅定中,而不去追求五欲之乐呢?因为他们初禅现起的时候,他们就有身乐,然后二禅现起时有心乐,到三禅现起的时候身心俱乐。然而实际上,他也并不是为了要得到这个身心俱乐,他才去得证这个三禅的。因为他还没证得这个禅定之前,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境界?他是想要舍离下地的境界,不要这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参禅者他以证得初禅善根发的心当作证悟到真心如来藏。也就是说,这个参禅者他修定修到未到地定当中,因为伏除了性障,伏除了五盖,伏除了性障、五盖发起了身乐,因此而证入到初禅的境界,而有了初禅的身乐境界当中;但是这个仍属于定境,并不是禅宗证悟的明心。不管他是遍身发的初禅,或者由上而下的运运而动,由下而上的的运运而动,这些统统都是初禅的境界,统统都不是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般学佛人都不能证得初禅正定,是因为不知道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去消伏性障;像有些是迷于以盘腿打坐的方式来追求一念不生,这样纵然他的腿坐断了,还是无法和初禅相应。初禅的相应一如欲界定,如果忽略了十善业的基础,那就不可能证得的。而要修证初禅所容易忽略的最根本的问题,弥勒菩萨开示说:【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参禅者他以证得初禅善根发的心当作证悟到真心如来藏。也就是说,这个参禅者他修定修到未到地定当中,因为伏除了性障,伏除了五盖,伏除了性障、五盖发起了身乐,因此而证入到初禅的境界,而有了初禅的身乐境界当中;但是这个仍属于定境,并不是禅宗证悟的明心。不管他是遍身发的初禅,或者由上而下的运运而动,由下而上的的运运而动,这些统统都是初禅的境界,统统都不是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的禅定证量,所说的就是初禅以上的证量,那才是真正的禅定证量。有些人修禅定,坐到一念不生或是忽略外面的境界,然后他就认为说他已经证得初禅。其实并不然,因为有时候在未到地定里面,有时候他也不了别外面境界。一个人要发起初禅,一定是要除掉五盖。如果一个人不懂五盖的修除的道理,而说他能够证得初禅,是不可能的。乃至初禅它是离开欲界爱的,如果有些人没有办法离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二者、当你修“慈无量心”的时候,初禅天主的宝座会震动,表示有人将取代他成为新的初禅天主;这时初禅天主会担心他的宝座不保,就会观察到底是谁在修慈无量心,知道了以后就会干扰你的修行,让你无法修慈无量心。因此,菩萨修慈无量心时,心中要起想及告知初禅天主,自己修慈无量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初禅天主宝座,并不是要取代他,而是为了度广大的众生而修慈无量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他化自在天魔,大多是在未到地定很深的状况或者刚进入初禅的二、三个月之中会示现五欲的境界、尤其是淫欲的境界,来诱惑修禅的人。阴魔大部分是以傲慢心,或者是以突然出现的一种悲心,让人悲悯众生、痛哭流涕,或者出现很强烈的欢喜心乃至出现很强烈的昏沉、烦躁、散乱的心,这是阴魔。鬼神魔大多是让人产生瞋恨、怨恼的心,所以他会用恶劣的声音,恶劣的触觉、恶劣的幻视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清明的状态,那么就可以渐渐远离睡眠盖和掉悔盖的遮障,这样子的话对禅定的进修会有很大的帮助,假使我们因缘好的话,不需要多久的时间,初禅就会现前了。这种觉明现前的现象就是第一种定的正受。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第二个定的正受,第二个定的正受是说:实相念佛人所得之定的正受:二、可以了知‘非定不禅’的道理。修行者假使想要实证实相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严格来说,在定中所出现的一切觉观境界都可以称作定境,比较典型的如一念不生、身体的轻安、暖、清凉、痒、麻,未到地定过暗时的不触五尘,初禅天身发时的触乐,二禅中的无觉无观等等都属于定境。佛门之中修学禅定,所追求的是定力,不是定境。修定修得好不好,是否得法,关键在于是否能住心一处,不散乱不攀援,然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地深细再深细,不断增强定力。定境的获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禅八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合名四禅。初禅境中有觉有观,眼耳身意识俱,鼻舌识不现。二禅以上为独头意识,前五识不现,唯意识(无妄想之明觉灵知心)住定境法尘中,名为无觉无观三昧,离五尘境故。四禅前之未到地定中,息脉俱断,后入四禅,念、欲心所俱断,不念不欲三禅乐,寂然安住。八定者,合四禅四空定,故名八定。四空定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