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换句话说,他又证得了世出世间法,最低层次的世出世间法的证得,表示他也如同二乘人一样,断了我见而证初果。既然是断了我见,就说他已经开始了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个相,因为能够离开我等四相,所以才说在布施的时候,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也随着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会因为失却了财物,会觉得舍不得,于是乎,自然不会产生忧愁与后悔。为什么说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老妇人听了,回去就按照尊者的教导来念佛,在那天半夜的时候,她就命终,而往生到忉利天去享天福了,后来还由于某个因缘,而成为了法眼净的初果人。从这个佛典故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即使是身无分文,也还是可以布施的。只要是诚心诚意的依佛陀的教导而行,那么未来的命运,都是会逐渐改善的。又像是正觉同修会,流通很多弘扬、破斥邪说的书籍、小册子以及传单,也常常会接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换句话说,他又证得了世出世间法,最低层次的世出世间法的证得,表示他也如同二乘人一样,断了我见而证初果。既然是断了我见,就说他已经开始了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个相,因为能够离开我等四相,所以才说在布施的时候,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也随着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会因为失却了财物,会觉得舍不得,于是乎,自然不会产生忧愁与后悔。知道菩萨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解脱道者谓:断除我见及我执,于声闻法中即是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也。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驭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项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摘录自平宝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受供之后,就为他们演说佛法;孩子的父亲和两位母亲、全家大小闻佛说法都法喜充满,也都证得了初果须陀洹。这孩子长大后就辞别了父母,跟随著佛陀出家精勤修行,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阿难尊者请示佛说:这位比丘过去世作了什么样的功德,今生能够出生在豪贵家里,出生没多久就能讲话,又能随佛出家学道证果,获得神通自在?佛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位比丘过去世是波罗奈人,本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时这位天子与五百天女,断了三缚结得法眼净成了初果人,然后就飞回到天宫。此时在会中听闻到此法的大众们,各各道业增上,乃至有人得到了四果阿罗汉,皆非常欢喜,顶戴奉行,敬礼而去。俗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意思是说我们给众生钱财,不如教他们怎么获得钱财的方法;菩萨道也是同理可证,我们布施众生钱财,不如也教众生布施。从这一篇老妇卖贫的故事我们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的胜义僧,就是指佛、菩萨、独觉、初果到四果等七种;这七种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见道的人,都是胜义僧所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谓的世俗僧,是指剃发、著染衣、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本身持戒清净,亦名清净僧。如果能够供养胜义僧及世俗僧,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如经中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是你度他在大乘法中悟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利益,不但得到声闻初果,而且还证得法界的实相,这个智慧种子在他心里面,未来无量世都得到了受用。即使被度的人不能证得如来藏,但是断我见、断了三缚结后,最多不过七次的人天往返,也可以成为人天应供。何况是度众生证得法界实相呢,怎么不是大利益?能让人成就声闻初果是人间最大的利益;帮助众生证得法界实相,那利益可就更大了 | admin 2018-07-23 |
|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五利使之根源即是我见,我见若断,五利使随之皆断,成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萨,即是声闻教之初果圣者,但通教初果人之心量广大而无声闻初果人之自利心态。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槃心者,即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你初步分证出家法以后,比如说初果向或是初果,虽然你在解脱果上的证量还不具足,甚至于说还仍然有贪、嗔、痴——那当然这是相对于二果的薄贪嗔痴而言,假如比起一般人的贪嗔痴,当然就已经少了很多了——可是,你毕竟真正的已经看到解脱生死的路是要怎么走了,而且也心得决定不会怀疑。当然,这样迈向具足解脱的果证是可以思量的。这要看说,每一个人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有未到地定功夫的开悟菩萨,他解脱证量至少有初果或二果,那他即使生活不顺利,但他每天都忆佛念净念相继,或是转依如来藏,那他还是会快乐的!因为忆佛念和定力够,以及有解脱的正知见,他有定力能使他的解脱智慧时时存在,即使因为业障遇到不顺利,他有定力和慧力可以化解;即使这件事情无法解决,真的很不顺利,但他就活在他的解脱智慧,以及活在忆佛念和未到地定的轻安觉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曾经请问老和尚:『听说证了道的人,就是圣人,是吗?』他说:『是呀!』我说:『那就是证到初果罗汉的人,是不是?』『初果,是呀!』他又说:『实际上初果很不简单,证到初果须陀洹的人,不但定中没有妄想,就是平常的行住坐卧,也没有妄想。他的六根不染六尘,就是六尘不能打扰他,他就入了圣流。』据说证了初果罗汉的人走路时,虽然你看见他双脚是踩在地上,但实际是离 | 三摩地 2018-07-23 |
|
已经证得阿赖耶识的人,就能现观阿赖耶识确实是有这种本觉,但是从来没有对六尘的见闻觉知;能够这样亲证的人,就是始觉位的菩萨,同时也是声闻初果的实证者,因为在证得本觉的时候,必定同时也断除了我见。阿赖耶识心体本就具足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情因地本有的心第一义性;证悟这个从来不起妄念的第一义性心的人,就名为觉者、名为始觉。如果一个还没有证悟这个真实心,却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放下嫉妒心呢?在佛法的解脱道当中,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断除我见以及我所见而证得初果,那么就可以从根本断除嫉妒等种种烦恼而远离造作恶业了。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帝释就请问世尊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乘别教菩萨证得如来藏时,虽已胜妙于声闻教中的初果圣者,但只是大乘无生忍之人无我智而已,未得法无我智,所以只是别教七住贤位,未入初地圣位,这只是真见道位之习种性菩萨;此意即是说,他与声闻初果人一样,习气仍然很重;也是说他尚须修除大乘无生法中的异生性,尚须熏习大乘法的修道性,尚须熏习增上慧学,所以名为习种性菩萨。证悟明心只是真见道,尚有相见道位的般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属于善业净业的因缘果报存在,譬如二乘菩提解脱道的修证,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果的取证,都需要有修梵行之因,加上修梵行之缘,才能产生分证解脱的果报;而大乘佛菩道的修证更是因缘果报的具体实现。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知道他有善根,就向他开示;开示完了,他证得了初果!给孤独长老当场就向佛禀白说:请您也来我们的国度,受我供养!佛就问:你那边有精舍园林吗?不然你怎么供养我呢?给孤独长老说:我现在虽然没有,等您去时就一定有了!然后就请佛派阿难尊者与他一起回去,回到他的国家以后就到处去看地;假使有哪一块地看中意了,就买下来供应佛陀!看来看去,阿难尊者看中一个园林: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目录【第一篇】悟前第一章前方便第一节闻法阅经建立知见第二节闻时记忆闻后思惟第三节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第四节受持佛戒发菩提心第五节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第六节忏悔业障深信因果第七节消除慢心第八节发大愿心第二章正修行第一节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第二节正修功夫第三节深解第一义经典第四节参究的方法第一目简介话头第二目简介公案第三目参究的方法第五节禅法知见第一则建立信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