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全完)(原标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三摩地

2018-07-21

初发心菩萨。住解行地。犹如成酪。七种学人及七地住菩萨。犹如生酥。意生身阿罗汉辟支佛得自在力。及九住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应供等正觉。犹如醍醐迦叶白佛言。世尊。如来云何说有三乘。佛告迦叶。譬如导师。勇猛雄杰。将诸亲属及余人众。从其所住欲至他方。经由旷野崄难恶道。作是思惟。此众疲乏。将恐退还。为令诸人得止息故。于其前路化作大城。遥以指示语诸大众。前有 三摩地

2018-07-21

初发心而到久发心,久发心而进入不退转,由不退转而成佛。菩萨越修功德越大,利济众生的功能也越大,菩萨道是不限于初心的,不过弘扬菩萨道,总要从人的初发心说起。”可见,双方的观点皆有一定的道理,似乎无法沟通。然而,其中隐藏着两个问题:第一,印顺法师不承认初发大心者的修行是菩萨道的本意,果真如此?第二,人乘的菩萨行是否能确保未来世一定再转生为人而继 admin

2018-07-21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著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著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著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著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1

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初发心的人呢?为什么又会有退转菩萨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发心的人与事,那么就表示:那个人以前还没有发起菩提心,是现在才发起的啊!所以才叫作初发心嘛!既然是初发心,那就表示发心以前,他是还没有足够的菩萨性的。至于退转,那么就表示那位菩萨已经退失了菩提性。那就表示这个菩提性,不是本来就有、永远都有的啊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著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著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学佛,当然是要作菩萨,菩萨五十二阶位,大部分的人在于初信到这十信位之间,以娑婆世界如此浊恶难当,应当发心让一切众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佛陀的度生誓愿可以方便成就,令一切信位菩萨可以在此无穷止尽的轮回岁月里面得到歇息!而我们又既然有缘接触到佛陀殊胜的大乘法义,就要确立行门阶位,应当以信位为首要,当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受以后,善知识的话就会听进去,这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三摩地

2018-07-21

初发心已劝化无量无边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T03,no.157,p.224,b5-8)本师释迦牟尼佛于初发心时,已经能够以此发心之真诚,劝化无量无边数都数不清的众生也同样发起菩萨心,在法界中,真是石破惊天的菩萨!大众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尚有一分自得于心者,以为猜对机锋真是如何如何,尽情地在那里想来想去,快乐不能自己的人,您根本种性不就,人我见解浓厚,连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三摩地

2018-07-21

当知初发心。彼因檀波罗蜜。犹如大地所持。当知第二心起。彼因尸波罗蜜。犹如师子兽王勇猛。当知第三心起。彼因羼提波罗蜜。犹如那罗延勇猛大力便。当知第四心起。摧伏一切诸结怨敌。彼因毗梨耶波罗蜜。种种善根功德华开。当知第五心起譬如天帝释大会拘毗陀罗树。彼因禅那波罗蜜。犹如日轮无量光曜。当知第六心起。悉能除灭一切闇冥。彼因般若波罗蜜。本愿功德普现庄严。当知第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之所以不像不回心的二乘人声闻阿罗汉,或者是缘觉辟支佛一样,畏生、厌苦、急证涅槃;祂能从最初的因地初发心菩萨开始,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久远时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精勤修学,直到成佛,都因为同样发了这样的誓愿的缘故。像菩萨最初归依三宝,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就已发了四宏誓愿。四宏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些阿罗汉既然急证涅槃,不像菩萨在初发心受三归依时就发了四宏誓愿,要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样三大阿僧祇劫中勤行菩萨六度以及十波罗蜜多,当然他的福德与智慧是不能够跟菩萨,尤其是七住以上实证般若的贤位菩萨,乃至于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相比啊!那又怎么能够跟已经完成佛菩提道、菩萨道修学成就究竟佛道的诸佛相提并论呢? 三摩地

2018-07-21

十信圆满,有的菩萨,他从初发心开始修十信圆满,有的一劫乃至有的到十千大劫,也就是一万大劫,才能够把十信的凡夫性修圆满。那十信的凡夫性能够跨越这个凡夫性的标的内涵是什么呢?透过这个修证,第一个位阶的这个次第修证,在这十信位的圆满来说,当他十信位圆满的时候,他是信受于因果的----至少初步的信受因果,他是信受八识论;他绝不会落入断灭论的,例如“六论识& admin

2018-07-21

十信,有的菩萨,他从初发心开始修十信,有的一劫乃至有的到十千大劫,也就是一万大劫,才能够把十信的凡夫性修。那十信的凡夫性能够跨越这个凡夫性的标的内涵是什么呢?透过这个修证,第一个位阶的这个次第修证,在这十信位的来说,当他十信位的时候,他是信受于因果的——至少初步的信受因果,他是信受八识论;他绝不会落入断灭论的,例如六论识的断灭论或者常见的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47条/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