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当有善知识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学识、修证都差之甚远,对于佛法呢,自己又是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所说的和乡野间的老生常谈实际也无太大差别,顶多是多了些佛法的名相,也不想想自己也天天没有什么真正的功课,终日不知何谓是用功,对于佛法有许多疑惑,连根本佛法是什么,都无法真正地了解,因为自己的种性是有问题的,所以根本就不会去寻访这样的善知识,甚至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遮障别人修慧,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魔的眷属。——本文节选自平实导师第二版《禅——悟前与悟后》第二章正修行第七节第五目(原标题:劝人修福报应观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佛法,或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那一些邪法外道法充斥在坊间,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努力了一辈子但始终都没有进步,甚至是走入了邪法之门,反而种下了下一生的三恶道种子。第四个是性障,这个部分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两位尊者回到王舍城,在路上就遇到了一群的外道,他们手拿着手杖、木棒等等的武器,拦下了路过的出家人加以欺侮殴打。当时舍利弗走在前面,就用温和的态度劝告他们,外道就用凶狠的眼光瞪着舍利弗让他离开。可是当目犍连走过来的时候,他们又拿着武器迎上来,目犍连举起手说:等一下!我们两个刚才才从地狱回来,你们的师父晡剌拏正在那边受着极大的苦报,舌头上面被铁犁在耕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你就知道他真的不懂佛法;如果出自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此外,意识不管是粗意识、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而出生的法。正如经中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小如细菌所具有极微劣的意识,或者人间具有的五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你就知道他真的不懂佛法;如果出自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此外,意识不管是粗意识、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而出生的法。正如经中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小如细菌所具有极微劣的意识,或者人间具有的五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红教喇嘛们由于双身法而腐败,所以他不得起而改革,可是改革后的思想还是这个思想啊!并没有转变啊!他只是改为:在家才可以真刀实枪与女人合修,出家人不可以真刀实枪与异性上床合修,只能用观想的。但是观想的内容还是双身法的乐空双运淫乐遍身的外道思想啊!并没有改变而离开这个邪淫的思想啊!所以,根本不能说他是大师、至尊,也不可以因为他们名声大就说他们一定不会犯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的将佛法作文字比较,或作西洋哲学比对、会通等现代式的佛学学术研究,这是把佛法当作世俗学问,来得名闻利养,是连对佛教信与仰都没有,更谈不上解心,但这竟成了现在许多出家人的修学方法,这是相当可悲的。我曾在一个佛学院旁听,就听到一位年轻的比丘尼举手问教授:我出家是希望能够解脱三界,是为了要知道如何成就佛道,我为什么要学康德哲学?我为什么要学哲学和佛法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都是胡扯,我们暂时不辨正它!所谓的别解脱戒,是依出家人的声闻法为中心,而说正统的出家戒之外另有能得解脱的戒法,名为别解脱戒,也就是菩萨戒。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里要说明的是,八关斋戒又称为八关戒斋,是指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于一日一夜暂时离开家庭去到出家僧团中居住,以学习出家人的生活;在这一日一夜中必须严守八种禁戒,就是: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因为是学习出家生活,当然就连夫妻间的正淫也不可以;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就是不涂脂抹粉、插花、戴珠宝,不看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三宝了。可是什么叫出家人呢!小心啰!我们前面讲过了:有形相出家,还有真出家。《大宝积经》不是讲过吗?凡是明心以上的人都是出家人,不管他身穿白衣、黑衣,统统是出家人,所以我们要评断外面的善知识时,不管他是出家在家的形相,都要很小心。我们要评断某一个人有没有悟的时候,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面这一段明白跟我们说明:已经受过菩萨戒的夫妇、六亲可以互为师授;不论已经证悟或没有证悟,也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可以传菩萨戒,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能传菩萨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弥勒菩萨开示云: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利;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祈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照大乘出家人所受声闻戒及菩萨戒的规定,是五年学戒,所以满五年以后就不必半月、半月诵戒了;只有未满五年的新学菩萨,才需要每半月聚集共同诵一次戒。这是在受戒以后,尚未习惯戒律约束的人,才需要每半月诵一次戒,长期提醒自己不要犯了戒。久学菩萨是不需要这样半月半月诵戒的。已经证悟的人,应该算是久学菩萨了。但是真悟者是否可以算是久学菩萨而不必半月诵戒?同修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例如菩萨戒中有一戒为「窃盗僧祇物」;优婆塞戒经中有「窃盗招提僧物」,所谓「僧祇物」「招提僧物」为出家人的东西,或佛寺之物;就菩萨戒而言,窃盗佛教四方常住共有之物或盗取四方行脚僧宝之物为重罪,此戒不能舍。若某地认为此戒应当要舍,我们也当明舍暗持。若某地认为某些轻戒为干犯国家法律、违背善良风俗,若不舍弃,将立即为害佛教之存在与佛法之弘扬,这就应当要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面这一段明白跟我们说明:已经受过菩萨戒的夫妇、六亲可以互为师授;不论已经证悟或没有证悟,也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可以传菩萨戒,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能传菩萨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弥勒菩萨开示云: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利;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祈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41、不解經律,為名聞利養,詐現已解(攝屬重戒4)為名利故,不解經律,詐現已解,自欺欺人,犯輕垢罪「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41、不解經律,為名聞利養,詐現已解(攝屬重戒4)為名利故,不解經律,詐現已解,自欺欺人,犯輕垢罪「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面这一段明白跟我们说明:已经受过菩萨戒的夫妇、六亲可以互为师授;不论已经证悟或没有证悟,也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可以传菩萨戒,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能传菩萨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弥勒菩萨开示云: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利;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祈受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