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再来就是我们人自己,我们人就是因为有持戒的这个清净业。譬如我们人都会知道,人跟人之间不应该互相杀害,因为我们有道德感;不像动物,有时候一个事情,或者一见面,牠们就互相厮杀了,那就是畜生;人是不会互相这样子,因为人有道德感,所以才成为人。如果说天,祂是修了十善业;修了十善业之后,有的人瞋心很重,他就成为天阿修罗;如果他没有瞋恨心很重,还修忍辱的话,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以气质长相来评断学佛的成绩,又是如何呢?所有的学佛人尽知,福德的来源是修习善净业,然而在《华严经》中,佛却明确地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谓魔业。」这表示,同样是福德,有没有以菩提心作为核心,那是天差地别的。由于气质之类的福德乃是世间法所摄,佛道的修证乃是福慧兼具,若不知、不问、不管,或忘却菩提心的前提与内涵,只是专顾履行善业的结果,至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持戒的缘故,就有不侵犯众生的止过;然后进一步又去利乐众生,成就众生的善净业,这就有扬善的成分;未来世可生人天尊贵,自然可以脱离三恶道。当然,也可以用自己持戒的功德福德,也转教众生来持戒,而同时可以免除三恶道之苦。因为忍辱的缘故,自己除掉了瞋恚之毒,也同时教令有情同样的除去瞋恚之毒,未来世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让所有的有情看到你都心生欢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属于善业净业的因缘果报存在,譬如二乘菩提解脱道的修证,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果的取证,都需要有修梵行之因,加上修梵行之缘,才能产生分证解脱的果报;而大乘佛菩道的修证更是因缘果报的具体实现。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等。如果这个基本的福德都没有办法具备,那就代表这一个人他连做一个人的福德都不够。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也明白的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呢,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则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也是诸菩萨清净自己将来佛国净土的无漏修因,所以称为净业。三福净业也是把孝养父母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等。如果这个基本的福德都没有办法具备,那就代表这一个人呢,他连做一个人的福德都不够。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做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世尊为了报答母亲因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亲自到忉利天宫来为母亲以及诸大众开示地藏菩萨过去世孝亲的因缘,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孝养父母在我们修学佛法,在我们修三福净业,它是最基础的一个修行。所以不要被外面有些双身法的这个错误的修法所迷惑了,我们应该要来孝敬父母让我们的父母能够安心。另外我们在中在修行的时候,也应该让父母亲安心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一定要先把家里面把它安顿好。如果我们没有安顿好,然后花太多时间在这个宗教的里面,那家里面也会担心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家里面完全照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与老公幸福美满的秘诀〉先做菩萨再做老婆那若我们在佛法中则是要帮助自己与对方往善净业迈进,也就是慈悲与解脱,或者要说菩萨的慈悲喜舍也可以!所以假设菩萨眷属或者我们帮助还没学佛的另一半,我们其实不是要自私占有对方,而是要帮助对方往慈悲与解脱的道路迈进,也就是往慈悲喜舍,帮助对方增长福德与智慧!这样夫妻一场才不枉费!记得之前陈正源老师有代表正觉教育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显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决定不虚。业是身语意的造作,顺理利人的造作,是善业,违理损人的造作,是恶业。善业有生乐果的力用,恶业有生恶果的力用。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千万亿大劫,也不会消失,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决定感受果报不虚。所以佛陀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原谅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赶快把定业转为不定业,甚至于把定业消除而变成善业乃至净业,要帮助他们道业增上,这是我们应该有的心态。否则我们与一般凡夫众生又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应该要跳脱于众生的想法之外,能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很有自信的无愧于佛,无愧于诸大菩萨而说:我也算是菩萨。所行的善恶业有轻重远近差别,所以果报会随着所造善恶业的因,以及后来所遇到的种种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为念佛的时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清净,不犯身口意三业,也就是成就一声佛号中的十善业道,因为种子的现行也是受报的一种,于恶业种子现行时,能由念佛的净行回熏到第八识当中成净业种子,如此也是消除恶业种子的功德;又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人道,得人身是因为持戒这个清净业所至,因为人有道德感,知道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互相杀害,所以成为人。如果既修十善业又修忍辱,就成为欲界天的天人。但修十善业却嗔心很重,就成为天阿修罗。六道的有情跟我们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可以看得到或接触得到。譬如天人,祂会跟人间接触,是因为天界想要有更多的眷属,所以祂会来人间帮助众生,修学十善,就可以生到天上,跟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修学佛法的智慧——所破除的无明的程度——以及所累积的福业、净业、恶业等等的差别不同,心中所含藏的种子就会有种种不同,因此呢,众生心究竟比较适合当什么,譬如比较适合当畜生,那下辈子就出生到畜生道去;比较适合当人,那下辈子就出生到人间来;比较适合生天,那下辈子就生到天上去。所以说三界境界的出现和存在,都是以心为自性的。------《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次我们将继续讲三福净业里面第三部分的的部分。上次讲的是发菩提心,的部分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深信因果。其实因果这件事情,实在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在上次的讲次里面,曾经跟大家提到,一般的人有四件事情难以相信:第一个是难信因果,第二个难信轮回,第三个是难信净土,第四个难信成佛。先不管净土跟成佛,光是这个因果跟轮回这两件事情,假设你要是不相信因果跟轮回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来就是我们人自己,我们人就是因为有持戒的这个清净业。譬如我们人都会知道,人跟人之间不应该互相杀害,因为我们就有道德感;不像动物,有时候一个事情,或者一见面,牠们就互相厮杀了,那就是畜生;人是不会互相这样子,所以因为人有道德感,所以才成为人。如果说天,祂是修了十善业;修了十善业之后,有的人瞋心很重,他就成为天阿修罗;如果他没有瞋恨心很重,还修忍辱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