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可是修声闻跟缘觉,还不足以成佛,也还不是佛陀建立佛教的目的,所以佛陀还要教导“六度诠旨”,也就是教导众生如何来修六度万行。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跟“智慧”。那什么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么?——“六度诠旨&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降伏魔军断诸结贼。获一切智成等正觉。具足如是诸妙功德号之为佛。言佛德者即佛身中。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三解脱门三示导六神通。随心三摩地四智二智。离于知境断烦恼障及所知障。离诸习气。无功用道起如如化。若远若近游止自在无有障碍。于一芥子能纳无量诸妙高山。如是功德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悉皆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属福德资粮所摄,般若属智慧资粮所摄,精进则划归福慧二种资粮所摄;因为福慧二足是成佛绝对的具足要件,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故摄属精进度;同理,禅定之证得亦须长远时间方能成就。学人于事相上当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累积许多的福德资粮,当修证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勤加练习与累积。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生出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佛近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藕益大师说:真能念佛,就是六度万行。这句话,真的是不错的。否则,怎么会有一句佛号,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呢?第六、师兄念佛念经的时候,可以恭请你的怨亲债主一起来跟你念,一起听。当你在报纸网络看到某个人去世了,某个人被杀害了,某个人身患绝症了,那么,回向一句佛号给他,恳请佛祖慈悲加持他们,不要让他们堕入恶道;第七、有些时候,放生是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正式进入见道位中,作为修学佛法的第一标的。那些否定如来藏空性心的胜义实有,否定如来藏在吾人身中的学子们,都应当慎思明辨,不应随着否定如来藏妙法的破法者,妄加否定;如来藏妙法甚深极甚深,若没有深入的教理熏习,若没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积极培养自己的福德,努力去做菩萨的六度万行,未来才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并跟随真善知识修学般若,并且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得以破参明心,成为七住满心菩萨,乃至眼见佛性,成为十住满心菩萨。如是,菩萨依佛所教导的次第修学,渐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阶位,最后得以成就大菩提果,成为佛陀。从上面分析可知:众生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待菩萨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持戒以及忍辱,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七位菩萨证悟自心藏识,起中道观行以后,复于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而起胜解与胜行,复进修十行、十回向位,熏修三转唯识经已,发起少分道种智,如此才能进入初地。菩萨入地后,进入修道位,始修地上菩萨应修之唯识种智,初地满足,转入二地、三地……地地增上,直至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故中观是进修唯识的基础,若不悟中观便无法进修唯识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进修十行十回向位,内门修六度万行而起胜解与胜行,通达三转法轮唯识经已,方起般若之种智,名为宗通;是人能随分为人宣说般若种智如龙树菩萨,名为说通。非未证悟藏识之人臆想思惟可证般若中道智也,何况躐等而证般若种智?无有是处。(原标题:五位百法详解) | 三摩地 2018-07-21 |
|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地,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 三摩地 2018-07-21 |
|
十住就是十种为趣向佛菩提道而修的六度万行的阶位,须经由不断地闻、思、修、证菩萨六度万行而得。也就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譬如在初住位修布施,二住位持戒,三住位忍辱,四住位精进,五住位修禅定,而且随缘、随分、随力修禅定,于五住位快圆满前就会思惟“难道修学佛法,单单只有修集福德吗?”思惟的结果知道佛是福慧两足尊,不仅只有福德而已,而且还有智慧。因 | admin 2018-07-21 |
|
于圆满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菩萨六度的种种行。菩萨于六度最后一度般若圆满以后,转入七住位修行,表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佛法正知见,所以不会跟随邪师或者名师修学佛法,他会去寻找真善知识,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参禅的正知见。真善知识也会观察这位七住菩萨是否具足菩萨种性,观察他的定力、福德、智慧是否具足。如果这位七住菩萨种种的因缘渐渐具 | admin 2018-07-21 |
|
”佛菩提道的修证,开始于六度万行的熏习,也就是必须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以修集大乘见道所需的福德资粮;然后再经过四加行的断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以后;才能进一步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才能明了一切有情本具的实相心,然后才能渐次通达般若总相智;当般若总相智通达以后,必须继续进修般若别相智,也就是要阅读般若系列的经典,才能渐次通达般若别相智;同时必须再 | admin 2018-07-21 |
|
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前面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还没有发起菩萨性,就叫你去行六度万行!基本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虽然说,一切众生的无漏法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要发起菩提性,而发愿成佛以及广度众生,生生世世都愿意当菩萨,这却不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还得要有过去所累积的善业种子,还要有善知识的因缘的配合,才能够发起这个菩提性——菩萨性的。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