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以此缘故,如何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若不能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无法正确的现观阴处界入了!无法现观阴、处、界、入等法的正确内容,就无法了知其缘生性;不能了知其缘生性,就无法断除我见、身见,三缚结就永远存在而系缚着解脱道中的修学者。当三缚结继续存在时,想要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而证得明心的见道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初果人在断了三缚结之后,仍然要用心于观行微细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法,继续观行微细的五阴仍然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乃至于一一阴、界,皆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现前就已经现观到:无论是能缘的识,或者是所缘的五尘、六尘、五蕴,都真的是平等平等;因为它们都是自己内心、内六入的内相分法。如是看到能缘与所缘真是平等,而一一是苦;如是苦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初果人在断了三缚结之后,仍然要用心于观行微细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法,继续观行微细的五阴仍然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乃至于一一阴、界,皆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现前就已经现观到:无论是能缘的识,或者是所缘的五尘、六尘、五蕴,都真的是平等平等;因为它们都是自己内心、内六入的内相分法。如是看到能缘与所缘真是平等,而一一是苦;如是苦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人听从世尊的教导知道意识虚妄的,而且也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当中的意识虚妄,所以不再将意识当作真实我;因为意识如理作意思惟的结果,意根就会作主接受这样的事实,使得声闻人将我见断了,疑见及戒禁取见也跟着断了,成为断三缚结的初果须陀洹,并于寿命终了,可以欲界天、人间七次往返,究竟解脱。这告诉大众一件事:意识如理作意思惟结果,意根就会作主接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于前世的识缘名色的种种行而熏的结果,当然就会有这一世的名色出现;有此世的名色,就有意识缘于名色,由此缘故当然就会有六入:色入、声入、香味触法入。有了这六入,识当然就一定会触六尘。有了六入的触心所,就一定会有六尘的领纳,那就一定会有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有了受支以后,众生就起贪爱;贪爱我所:我所接触到的六人与有根身,特别是贪爱六尘觉受的苦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证得禅定境界的人,纵使禅定证量再高,也不是禅师啊!法界中只有一个法是符合前面所引中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禅师所证而应该有的认知,就是《金刚经》以及《心经》所说的金刚心如来藏,只有祂才是真正自始至终不取三界三世一切法;因为祂六入不会,对于三界世间六尘万法,都不会生起一丝众生心想的心行法相。只有亲证这个金刚心如来藏之后,生起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禅师,才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解是说,佛陀善知因果,因此对于一切有情世间,就是一切种类有情的五阴、十八界、六入的无量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完全了知、完全通达;乃至于对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都已完全了知、完全通达。无上士是说,佛陀断惑证真,具足了无量智慧福德以及方便善巧,能够在三界人天凡圣之中,祂是最上第一无与能够比拟。所以,合起来称为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众生不了知,因与缘的真正内涵,所以不断地在三界中轮回生死;二乘人就在缘的部分作观察,观察自己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的,别别有情的蕴处界也如同自己一样,都是虚妄的;所以愿意去断结证果,断除了我见、我执、我所执之分段生死,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从此不再三界现身意。菩萨则在因的部分作观察,也就是在能生万法的如来藏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二因缘指的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所以应当先了解无明是在说什么?有哪一些类别?函盖的范围又是如何?也就是说,从这些法的一一法相等等先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后乃至老死支亦复如是。有时候会说三世十二因缘,有时候也说一世十二因缘,这两个部分一般学人已经熏习很多而且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在这里就不加以说明。单单来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央掘魔罗以偈答言(学梵本云式叉式叉译言随顺无违亦云学即今所谓戒也)一切众生命皆由饮食住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住云何名为二所谓名与色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名及色异种声闻缘觉乘解脱唯有名不说有妙色一切诸如来解脱有妙色犹如于掌中观察庵罗果云何名为三所谓三种受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如来第一常闻无常生受若闻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是在说,诸法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蕴处界诸法的生显,都是依着如来藏而生显的;那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蕴处界诸法的依缘而起、依缘而灭,这个都是依于藏识而有的;如果没有藏识的话,没有这个如来藏,没有这个真如本心的话,就没有所谓的蕴处界诸法的缘起性空的。所以,这个法相唯识宗它所依的这个藏识,已经完全具足地说明了我空还有法空的 | admin 2018-07-22 |
![]() |
而“外至十方佛土世界”,这个如来藏本身含摄所有三界六尘万法,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从祂这边出生的;每一个众生所出生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样子的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自心所出生的,所以祂外至十方世界,“森罗万象,无所不包”。而这个十方佛土世界是由谁来成就的呢?这个十方佛土世界,是因为佛的愿力再加上跟佛愿力相应的这些众生,这些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法祂是无常变异的,这个法祂是依他而有的,依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依缘而生。这个法必须依什么而有?必须依如来藏、必须依意根而有办法依次出生的。所以这个法祂并不是常住的,祂是依他起性的法,祂是依他而有的法,祂是无常变异的法。这个法是菩萨证悟如来藏的时候,就要断除的我见;这个是声闻初果证解脱果的时候,就要断除的我见的我;所以这个我不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六识心是因为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所以叫作蕴处界诸法。这个蕴处界诸法它是缘起性空,但是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意根、依于第八识才能够产生的,所以祂是缘起性空,祂不是本有心。而这个第七识意根呢,佛在阿含中说,祂是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也必须要自我舍弃的。也就是说,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最后证得声闻四果的时候,也必须要断除我执的这个我;那断除我执的这个我,是 | admin 2018-07-22 |
![]() |
缘觉也是一样,缘觉菩提所实证的这个十二因缘的还灭,十二因缘还灭以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都不存在了,不存在了也是断灭。可是缘觉菩提呢?他是知道有一个本识的存在,才能够有这十二因缘法的出生,但是他并没有实证这个本识在哪里,所以还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如果没有如来藏这个本识,缘觉本身就没有办法透过十二因缘法证得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要跟大家解说,如果说今天是信佛学佛,而不是说信佛学罗汉道,前面舍利弗所说的是说,相信佛所说的解脱道,所以呢要真正进入这个解脱道法中,一一来次第修学、次第修证;可是那只是解脱道的法,如果说是信佛学佛,当然要先学菩萨行,那先学菩萨行这个部分,到底要学哪些菩萨行呢?我们举《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来为大家解说,经中这么讲:佛子!我说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因为祂既没有五蕴性,也没有十二处性、十八界性、六入性,全都没有,所以不能说祂是三界有中的实有法。然而,不因为无实,就可以说祂虚无;因为祂有真实的体性,能出生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万法;而且祂常住、清凉、不变、涅盘,而可以时时生其心,使三界有情及山河大地持续运作而能让有情生死不断;并且祂可以让证悟底菩萨们现前体验,所以祂不是蕴处界空掉了以后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种「我」不真实,所以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都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现前存在,但它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永远不坏的我,所以依世间法假名为「我」,但不是有情众生真正的「我」。 佛所说「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恒常不灭的,而且是无始无终、离苦离乐的,那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证得《心经》中所说的自在真心后,观得除祂之外一切万法皆属因缘所生,无常空、变易空,唯有真心如来藏不生不灭真实存在,其体性虽空但随缘应物,不在六入而不离六入于一切法上不起分别,从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转依真心体性,于五蕴十八界法中时时历缘对境,渐渐消除我见以及我执,身、口、意遂依空性如来藏而转为清净,不再以仅仅存在几十年的色身和意识心为真我,明白世间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一探究完成以后,苦集圣谛的修习才算是完成了;在已经如实而且具足观行五阴十八界六入的生灭性而了知其虚妄的前提下,这时终于能够取证声闻初果的解脱功德。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