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色生是说五色根及五尘的出生(五尘是指内六入的五尘,不是指外五尘。内六入中的五尘也是色法,归属于五蕴中的色蕴,是吾人自身内法,入涅槃时也必须全部灭除而不再生起),色法的五色根及五尘出生了以后,就会成为六识心在人间的所缘之一;假使没有这十个色法的出生,离念灵知意识心,就无法在人间生起及存在。色缘是说缘于色身五根及内六入五尘的境界,色住是说识阴等六识心王, | admin 2020-06-08 |
|
就是在讲我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万法都是借着种种因缘直接、间接或辗转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阴界入诸法没有一法是可以独立出生的,都是相互依存才能出生及建立,因此若缺一缘,是法不得出生及建立,故万法无一不是依缘起而出生及建立、变异而无常。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欲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admin 2020-06-08 |
|
同在《杂阿含经》卷12,十因缘和十二因缘法的经文分别如下:「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是常常听闻佛法的已见道佛子,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六入六处深入观察,知道眼等六处六入及相应境界等心非真实我,非真我所在。如是真实观察的人,能知真我之本际无我、亦无我所,而证得空性。这种人对佛不会起狐疑之心,对法僧也不会起狐疑之心,疑见永断,这种比丘,身心都不再能胜任造作三恶业而往生三恶道。已经如此真实观察,并证实这道理的圣弟子们,即使他们如此见道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人是从断我见的基础上面来修中观的,证悟的菩萨们,却不是从断我见上面来修中观的;南传佛法的声闻人,他们的二乘菩提观行的本质,是断灭见的修法,因为他是现观十八界、五阴、十二处、六入悉皆虚妄的,所以是完全无我性的;但是因为他们信受佛语开示,相信无余依涅槃中完全无我而有本际不灭,信受佛语而知道其中有阿赖耶识不灭,所以他知道涅槃不会落于断灭一边,如是即为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举《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来为大家解说,经中这么讲:佛子!我说菩萨次第六入法门无量功德,如是六入法门一切菩萨无不入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在经中告诉我们说:菩萨次第六入法门的无量功德,指得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十地、等觉、妙觉这六入法门,菩萨一定要依次第这样来进入修学,也就是这个六入法门。一切菩萨没有说他不必修学这六种而能够成 | admin 2020-06-08 |
|
![]() |
由此证明有情的六识心从来不曾接触外六尘,所触知的六尘都是内相分,即是佛于阿含诸经中说的“内六入”。如是正理,即是加行位中所应观修者,若违此正见,则所修加行位必然唐捐其功,不得成就。若是亲证之人,皆得现观第八识真实如如的法性,名为证真如,是故般若系的经典中有时指称第八识为真如,故说:“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 | admin 2020-03-17 |
![]() |
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业堕于三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中三处受于余果。若于一人作杀庄严,作庄严已,有二人死,当知唯于本所为人得作、无作。】(《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这么说:身业这三件事,都有有作罪和无作罪,但是口业就不一定了,不会 | admin 2020-02-21 |
![]() |
《大楼炭经》里面也这么说:【其有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从是人间命终,堕饿鬼中受命,得名色,得六入。】(《大楼炭经》卷4)所以这个就是跟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有关系了,这个人其实就是因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所以因为这样子,这个优多罗的母亲死了以后,她才会堕到饿鬼道去。所以《大楼炭经》这边说:从是人间命终,这种人如果从人间命终以后,堕饿鬼道中受命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内六入与外六入的法义,可以让我们从道理上面来了解自己所执取的六尘境之虚妄性。而在《楞伽经》中亦开示显示因的道理,如果认为只要识阴现行即有觉想分别,识阴心中就能显示六尘,那这样就落入妄想之中;因为实际上,尚需有如来藏现起六尘内相分境,以及其他诸缘具足才能令意识了知六尘境界。所以了解这个道理就不会落入对于显示因之误解。众生通常对于内五尘上面所显现之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透过对于六尘与六入的了知,我们可以深切了解这些所取境界,实际上都是自心所现之生灭虚妄法而已,绝非常、乐、我、净、以及可以长久受用。而大家都知道:众生之所见、所闻等与异熟果报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众生有不同之五色根,因此也导致能摄取之五尘境也有差异。同时依根尘触而出生之识蕴,其因此而能领受之六尘境便有极大之差异,这就是圣教中所开示之: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 admin 2020-02-21 |
![]() |
大家都知道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法尘是依附在前五尘上面所显示出来的,这也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的道理;而上述六尘进入识阴六识心中这个现象就称为六入。虽然一般众生能够知道六尘是哪六个,但是通常会误认为自己的识阴祂是直接摄取外面的六尘境界,而且觉得非常有真实感,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怀疑这些事情。因此如果不是有佛菩萨的开示,大家都很难去发现这六尘 | admin 2020-02-21 |
![]() |
同时,这一些法是不是也是在刹那变异的?我们在观行的时候,非常细心的去体会,我们自身当中的十八界这些法相、五蕴这些法相、六入这些法相,不论说自己是在人间,或者证得欲界定,或者证得色界定,或者证得无色界定,都要去看在这些定当中,我们的五蕴法相是不是有生、有灭?是不是不离行苦呢?所以在如实现观以后就能够知道,只要是依于这个五蕴身,在三界内没有一时一刻是常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到自己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法相,都能够不再起一念好乐贪爱的心;对于一切境界相,也不会引发烦恼的起行,能够不动心, | admin 2020-02-21 |
![]() |
其中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六界是以识界为中心,由这个识界-本识-也就是阿含经中所说的入胎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功能为根本,才能有五阴,也才能有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组成或出生,而成为世间的有情生命。由识界入胎识如来藏进入母胎中,具有造色功能的如来藏,摄取母血中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制造了色身五根;并且在色身中留出了空缺处,这就是空界,让食物、血液、内分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父母、罗汉以及一切人的五阴、十八界、六入都是同样而没有差别的;而且他们的色身都是同样由四大微尘所聚成的,也是没有差别的,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的行为,之所以会因此而获得重罪,是因为阿罗汉是福田,父母是报恩田的缘故,所以杀害他们就会获得重罪。所以佛说:【正以微尘次第,得名父母罗汉,其有杀者得无量罪;父母罗汉及以他人阴界入等,等无差别;所以得重,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六尘与六入”的相关法义,这个在佛法中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因为这些法义与“断我见”证解脱果及“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妙义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对于这些法义有正确的了解,那对于我们在佛道修学上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从平实导师《阿含正义》这套书的副标题----唯识学探源,亦表示在《阿含经》中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我们是有必要对于“六尘及六入”来作一些探讨,这样就能够比较清楚我们所缘的六尘之真实相貌。 而因为虚妄分别的关系,误以为自己所取的境界是真实的,因此就衍生出种种虚妄的执着。一般众生对于境界的执着,可以简单用五欲六尘来作代表,而事实上,如同上面所说,因为意识心所缘的范围非常广大,连带的众生对于五欲六尘之贪着的范围也是非常广大,尤其是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