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觉悟佛所说的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也就是第八识。这个如来藏一切有情皆有之,祂借着种种缘出生了有情的五阴世间,以及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山河大地的器世间让有情受用。如果没有真心如来藏,就不会有众生的五阴世间及器世间存在,更不用说让众生受用了,所以说,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一切众生不能少了祂,少了祂一切都无所能为。因此如果有人否 admin

2020-06-08

  植物既然没有真心,也没有七转识以及情绪等,都是共业有情的真心所变现的,没有八识心王,所以他们就不可能成佛。如果无情能够成佛,那无情就应该懂得说法。可是无情明明不懂啊!至于禅宗所讲的无情说法,也是依证悟者的自心现量亲证而说的,并不是无情真的会说法;无情因为没有如来藏心,也没有七转识的喜怒哀乐,所以它是无情。必须有一个如来藏住在你的五蕴身或四蕴当中,因 admin

2020-06-08

  由是缘故,不能解了法界万法之体性其实即是自心如来之体性,不能了知万法之实相即是第八识自心如来。如是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乃是众生所不曾触知者;要须亲闻善知识开示,要须知有法界实相之后,起心欲加探究时,此无始无明方得初次与众生之觉知心相应。众生如是无始以来对于万法实相之无知,即是无始无明;亦名无明住地,一向住于无始无明之中而未曾了知无始无明故;一切 admin

2020-06-08

  佛陀不断地强调:要去人我执、法我执,最主要的是要在于能够转依第八识如来藏清净无染的体性,而能够不断地护念众生、利乐众生的当中,让第八识如来藏无量妙用的功德呈现出来,能够成就无量的广大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明心的菩萨,他不会起慢的原因;因为清楚地知道,虽然明心证得第八识真如体性,但也知道自己与佛地之间,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而拉长这段距离的,就是自身当 admin

2020-06-08

  《甘露法雨》第七识并没有遍一切处又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时的,是第八识。第七识自无始以来遍一切时,但是并没有遍一切处;因为第七识只是在我们的五根——五胜义根——里面,它并没有遍在我们的五扶尘根,所以它并不是遍一切处。此外,它只在五尘所生的法尘上面起作用,不直接在五尘上起作用,所以它不遍十二处,那就不可以说它遍一切处。第七识的 admin

2020-06-08

  换句话说:舍报之后,十八界的自我全部都灭尽了,就没有前七识存在,所以就没有见闻知觉性的我存在,也没有恒审思量处处作主的我存在,只剩下名色所缘的识,只剩下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之识存在,就是只剩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离思量而独自存在,无所依倚。这时已经没有人间的痛痒冷热饥寒等余苦存在,没有这些余苦作为所依,所以称为无余依涅槃。当名与色都灭尽了以后,还有一 admin

2020-06-08

  佛菩提道是讲法界的实相,也就是说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实相——一切有情法界的根源——第八识空性心。修学解脱道只能出三界,不能成佛,所以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不回心阿罗汉不知不证佛菩提智;必须解脱道修证完成后,再加修佛菩提道,二道都具足圆满了,才能成就究竟佛果。由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具足圆满,能使人成就究竟佛道,所以才说这两大 admin

2020-06-08

  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 admin

2020-06-08

  」故三转法轮诸唯识经典乃宣说四种涅盘及佛地四智皆依第八识而有。复又宣说一切种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一切种,所谓世间一切有漏法种、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一切种子流注……等种智正理;由是宣说此根本识之种子流注,所示现之有根身及七转识、七转识相应之心所有法及善法烦恼法、法处所摄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等。为说明如是法性,乃说第二能 admin

2020-06-08

  佛心,佛心是常乐我净的,是断尽第八识中烦恼障的一切习气种子随眠——也就是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已经断尽,并且断尽第八识中所知障的一切上烦恼随眠,这样才叫做佛心。换句话说,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以后,所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已经全部断尽了,只有无漏种子;第八识心所含藏的全部种子都永远不会再变异了,也不能再增长了,因为已经究竟圆满了。一切的有为法也跟 admin

2020-06-08

  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什么叫作实相忏悔?简单的说,实相忏悔就是一个真实证悟法界实相心的人,他亲证了法界实相心而得到真实的转依;因为他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得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进而可以转依于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这样忏悔而实践实相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必须是要已经证悟明心的菩萨,他才可以有能力这样如实修习这个实相忏悔法。如果是还没有证 admin

2020-06-08

  所以说这个部分,如果他再同时毁谤第八识,而毁谤大乘经典,那他们连下品下生都没有办法!这样的人真是可怜啊!所以说这里下品上生的菩萨,他却没有这个障碍,他虽然无惭、无愧,可是他不是修这种恶业无惭、无愧,他是造了很多其它的恶业没有惭愧。可是因为他没有一个重大的障难--他没有毁谤大乘法的障难;而舍寿的时候,他是遇到善知识的帮忙,所以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为他赞叹 admin

2020-06-08

  另一种较粗糙的我慢相,则是因为自觉有我存在的缘故,而且觉得自己智慧高超,但是却不与他人作任何比较,这也是我慢相;譬如存在主义哲学的我思故我在,意欲使自我继续存在,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很真实的,是值得喜悦的,这也都属於我慢的范围;但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懂得阿罗汉们所断除的我慢相,因为那是仗恃内有第八识心体的功能存在不灭,对第八识心体的作用有所仗恃而生的我慢相 admin

2020-06-08

  佛子若能证验种智,证验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深入现观诸法无我,双观诸法空相及空性实相,发起一切种智之少分智慧,名为道种智;斯则名为初地菩萨,非二乘愚人及凡夫异生所知,亦非明心见性而不学种智之禅宗祖师所知;唯有证悟如来藏后,随真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者,方能发起道种智而入初地,方知初地道种智之智慧。--------平实导师《楞伽 admin

2020-06-08

  法就是指明心见性,譬如明心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见性是以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等等。次法就是明心见性所必须具备的法,譬如要有参禅的正知见、定力、慧力、福德等等,于未来各种因缘成熟时,可以悟入佛菩提而明心见性。由于明心见性的关系有了自宗通,亦名宗通。由于菩萨明心见性找到自心如来而发起般若智慧,名为根本无分别智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明心是要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明心」并不是说由于听闻三乘菩提久了,去整理思惟就叫作明心,而是要亲自去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当你证得了衪,现观衪如何运作,而且你还可以玩衪,并且认定衪才是自己的真我,然后转依衪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我见彻底断除而不再常常生起贪、瞋、痴了,这才叫作明心啦!得要转依成功了,弃捨五阴我见 admin

2020-06-08

  ”(《瑜伽师地论》卷44)众生的命根,是因为各自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中,执藏着过去造作诸业的种子,也含藏了累世累劫以来的名言习气及我执习气种子;由于善恶业种子,而有了未来世的异熟果报,就引发名言习气和我执习气跟着等流到未来世,就有了未来世的色与心——也就是色身及见闻觉知心,那就有了命根。正如世亲菩萨在《唯识三十颂》中, admin

2020-06-08

  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全部播放完,接着息脉渐渐停止。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渐离开身体移至中阴身,然后去寻找有缘父母而重新投胎。中阴身有小五通,你看不见他, admin

2020-06-08

  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存在。可是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祂从来不会想要去投胎,从来不会想要保持六尘中的见闻知觉性。因为处处作主的我们——意根,不愿意自己消失掉,不愿意和六尘境界相隔绝,所以就不愿意进入真正的涅槃, admin

2020-06-08

  这个空性本体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自从无始劫以来,祂连短到一剎那的间断都不曾有过;从无始劫以来,祂就一直这样延续下来,不曾有一剎那的间断,所以祂叫做空性。虽然叫做空性,并不是像虚空那样的“无”,祂有真实的体性。可是,既然有真实的体性,就表示祂是有性、有法啊!有性有法,为什么还要叫做空性?这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执着于三界的“有”,所以叫祂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56   57   下一页»   共1121条/5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