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然,佛法所说的这个心,不光光是指我们平常最熟悉的这个见闻觉知心,更包括出生一切万法的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心,和那个处处为我们做主的第七识心意根,人对世间一切万法乃至回归到对人自身的透彻了解,其实都更离不开对这第七、第八两个心识的了解和体认,因为它们才是出生你和这个世间的根源和动力。对于这些,你若不来佛法中了解一番,怎能知道?只有妄受因果,随性造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宝积经》卷57)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如同我们前几集所说的,这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各自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这个不生灭的真实心是法界的实相,宇宙万法的根源;每个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子,都会存在他自己的如来藏中,这些种子遇缘就会现起而使其受报,因此才能成就丝毫不爽的因缘果报的道理。我们回到造恶口的口业这件事来说,我们常见有些人说话时,完全不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这个都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人在这个蕴处界的观察之下,确实是由物质与心灵所构成;可是构成之后,其实在这个蕴处界之后,还有一个真实法,叫作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才是所有蕴处界真正去构成的背后的一个基础。所以有了第八识如来藏,才出生了我们的物质,也就是我们的色身,还有乃至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的物质的基础──色阴跟受、想、行、识这四个心法,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宗所说乃依照八识心王为一切法主体,宣说一切法皆是依八识展转而生,用种种法相来证实说,诸法是依八识心王而有,乃至人空、法空皆依藏识而显,所以合称为什么?法相唯识。可是有时候被简称作法相宗,但是这个其实是跟它的宗旨有所违背的,反而应当称为唯识宗比较妥当。那么这个宗有时候又叫作中道宗,因为依于藏识同时说我空、法空、究竟中道的关系。而玄奘菩萨当初造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梦境的状况,六七识各有什么差别?第八识有何不同?在梦的过程当中,第八识是如如不动的,它是一点儿都不关心梦中的利害得失。它只是恒常不断地把六尘的内相分源源不绝的显现出来,源源不断地供应六七识的识种,让你可以在梦中受种种苦乐。在梦境当中,第六识还是在做了别——了别第八识依第七识之命而供应给你的内相分六尘;在梦境当中,你以为自己去到什么地方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得本心,狂心即歇的故事)而我们要怎么面对和解决爱别离苦呢?葛格我记得以前在看正觉电视弘法有提到一个故事是在「三乘菩提学佛正见一第43集─大乘是佛说-三乘同闻大乘经典」连结网址请看: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大意是在说一位婆罗门女她六个孩子都往生了,她因此而发疯狂走,披头散发、不穿衣服,有一天她走着走着看到世尊在说法,她远远的看到世尊就「即得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注1]总相智,谓般若智慧的总相,乃粗知第八识的无分别性、清净性、真实性、如如性、涅盘性,是根本无分别智。[注2]别相智,谓般若智慧的别相,乃深入现观第八识的各种中道性及其与成佛之道的关联,是后得无分别智。[注3]道种智,是诸地菩萨所修证之如来藏一切种子之智慧,是大乘修道位所修之唯识种智妙法,故名道种智。[注4]一切种智,是经由十地修道而将如来藏一切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心于大乘经典,因为其有开悟人所共知的体性,所以称为第八识。所以错悟的人,不能明白真心的体性,也不修学,如何会通大道。经典上,佛陀亲口说:1.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法身。2.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3.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大小品《般若经》及《金刚经、心经》所说之般若也,种智即是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八识心王一切法,即是唯识学也。2、缘觉菩提缘觉的证果次第,大致要经历《大乘同性经》卷下记载的缘觉十地:一者昔行具足地,是指辟支佛于过去之四生乃至百劫等修积福德资粮之位;二者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三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较合乎史实的说法:禅宗可以「锻炼」的方式,让「修学」的有情,可以找到这个「真心」,去了解这个「真心」的总相以及别相,如是个别生起智慧,可以如是的智慧,去阅读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系》的经典,这些经典在阅读的时候,大概的障碍都会很少,时时都可以去「体触」这个「真心」的「清净性」、「无念性」、以及祂所所显现的诸般功德,但是对于这个「真心」的许多作用却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在佛法中认为上帝是在的─上帝一直与你同在─上帝就是你这一世生命出生的根源,也是婆罗门教所说的祖父或大梵天、大自在天,统名为造物主,但他们都不知道其实就是各人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你之所以会出生在人间,是由于你自己的上帝跟你在一起,不是由与别人共有的、同一个大我的上帝跟你同在一起。一神祝福大众时常常这样说:愿上帝与你们同在。我也一样祝福大家!但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从佛法的眼光来看,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之所以会有种种法出生,都是因为本有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所出生的意根从来不断,又由于无始来熏习的缘故,所以必定会受生而入胎;入胎之后,如来藏又藉父精母血而成就了我们的五色根,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换句话说,就是把您的色身与见闻觉知心和处处作主的心灭除了,剩下来的是本来就在、从来都不曾出生也不曾灭过的第八识,祂离见闻觉知,从来不返观自己,也不会思量任何一法。所以灭掉色身和觉知心、思量心以后,只剩下祂的时候,不会去投胎而藉色身再生起见闻觉知心、思量心,这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涅盘境界,就叫作出三界生死。所以想要出离三界生死的痛苦,只有二条路,一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叫以存道意呢?就是对于法道,就是永远存在的法性,这个法性是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常住,所以使得因果的法性永远存在。我们应该要存着这样子修菩萨道的这个意思,有了这个意思,才是众生彼此再相见的一个基础。而且在这个基础之下,众生之间就不会去争夺世间的无常之物,那这个世间的众生彼此就能够和乐相处(xiāngchǔ),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互相的争夺。所以,转轮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关这个真心的体性,笔者在先前文章中已引用过唯摩诘经里面的作过说明,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者可参阅今人萧平实居士之心经密意,里头对此真心如来藏之体性有极清楚之说明,我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此一真心如来藏绝非不可知,不可证之物;如果不可知,不可证,那就真的是玄学了,就会像那些新儒家或宋明理学的人,例如王阳明,熊十力等,把一颗真心解释到愈看愈不懂,因为儒家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本,同样都是本不生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实际上诸法中,其实没有一个我可言,是无我之法性,诸法之中无有一法是真我;这个真我—第八识如来藏—才是法界唯一的真实法,祂无始劫来从没有出生,也没有坏灭的时候,世世都是跟所出生的五蕴假我,真妄和合似一。凡夫众生因为无明的遮障,去认取五蕴假我当作是真实我,不知道自己身中本来具有这不生不死、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真心如来藏;不知道自己的真心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我们说,第八识如来藏就是因果的所依,众生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种种差别,你所造作的业行,全部都聚集在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当中;而如来藏就是如实履践因果律则。四、从实证的角度来说,佛教乃是男女平等,不会是重男轻女的。1.从世间法的实证来说,佛教是平等而不会重男轻女。禅定的实证乃是世间法,禅定实证在佛法中是通外道,通世间的,佛法中也实证这个世间禅定。但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在佛教的立场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因为佛教所说,都是依据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说;法界实相心不分男女贫富贵贱,一切有情都有法界实相心,这个法界实相心就是具足平等性。佛教所教导的一切都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所以,佛教的教导是具足平等性的;不管从修行,从果证的上面来说,都是平等的,而实证的内涵也都是平等平等;但这个平等性乃是实质上的平等,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