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真正的常法是什么?就是从三转法轮所说的一贯如实之理,从初转法轮所说的如,变成二转法轮所说的真如,然后从一转法轮所说的识,变成三转法轮所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初转法轮说的如来藏,就是这个心,但祂不是众生所理解的心,来说这样的心识;这个心识恒久不灭,所以说这个心就是真,然后祂从来没有动摇,祂的样子一直保持,一直到佛地,所以祂就是真如。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的菩萨;也就是指已经明心证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例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曾开示说:【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自心如来——如来藏的心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衪只是一种无法证实的哲学吗?当然不是!佛法中所有的法,都是可以一一亲证的!这个如来藏,也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又叫作阿赖耶识,在佛法中得要有善知识来教授、引导,我们才有机会亲证。亲证了实相之后,还得继续跟从大善知识,熏习地上菩萨种智正理,才能够对这一个如来藏,能够穷究其理。如果说对于如来藏中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要能够初分通此经,当然先要依照世尊祂老人家的开示,要先在六度中去广修福业,在六度万行中把三福净业一一具足;然后才能进一步亲证本来就是清净的祂,也就是第八识或是如来藏。这样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净土法门。当然,你可以用念佛法门作为基础,进而更转深入,加上其他福慧的配合成办。为什么呢?你正在以念佛法门为基础用功转而更深细的时候,也许哪一天你会突然觉得,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想要能够初分通此经,当然是要依照世尊祂老人家的开示,要先在六度中去广修福业,在六度万行中把三福净业具足;然后才能亲证本来就是清净的祂,也就是第八识或是如来藏。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9集学佛者如何课诵?>正钧老师 (原标题:为什么一经通不能百经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宗所说乃依照八识心王为一切法主体,宣说一切法皆是依八识展转而生,用种种法相来证实说,诸法是依八识心王而有,乃至人空、法空皆依藏识而显,所以合称为法相唯识。可是有时候被简称作法相宗,但是这个其实是跟它的宗旨有所违背的,反而应当称为唯识宗比较妥当。那么这个宗有时候又叫作中道宗,因为依于藏识同时说我空、法空、究竟中道的关系。而玄奘菩萨当初造了《成唯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这些种种的法,乃至于大慈大悲、一切种智的这些种种的善法,这些法是祂生生世世所分证的,都收藏在祂自己的八识田之中,等到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拿来利乐有情。那么什么叫作缘熟呢?观察众生的根器,思惟当代的环境,缘比较不熟的就教导人天善法;缘更熟的就教导什么?进一步教导其他的法。可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摄受众生共证佛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来藏,《般若经》里面也常常说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而在唯识诸经中也常常提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异熟识、真如、无垢识等等。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虚妄的见道,同样施设为人无我的名称,但是,所证所观察的标的却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八识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果说主张“未得事一心而悟的都是解悟,不是真正的证悟”,那不就等于说六祖大师是解悟,不是真正的证悟了吗?其实,理一心乃是真如心第八识阿赖耶识祂一向所住的境界,那事一心呢,则是意识修定所得的境界;两种境界不同,境界所依的心识根本不是同一个;如果想要将事一心的意识,修行转变成理一心的真如,那必定是缘木求鱼,永不可得。或许有的观众还是有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法华经》是佛陀宣说,祂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万法根源,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的这个经典。当然一切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以花、香等种种的物品供养《法华经》经卷的这些佛事的这些的施作,也无非是在为众生广演分别此经,此经就是如来藏;因此,能够广演分别《妙法华经》的法师,所为众生广演分别的当然就是此经如来藏。反之,如果是否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庄严自心如来以后,你将来成佛了,过去曾经听你说法,或者因为你所帮助而证悟的菩萨们,都会生来你的佛土中;有很多人要生到你的佛土来,这些人的第八识跟你的第八识配合,自然会成就一个新的佛世界。这样才是真的庄严佛土啊!菩萨就这样生生世世乘愿再来,不断的利乐众生,帮助众生证悟,这些人跟随他学法,悟了或者不悟都可以;将来他的成佛因缘,就靠他所度的这些人,单独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时候菩萨已永伏性障,并且成就一分道种智,就是八识心王一一亲证后,领受佛陀在《楞伽经》中所说的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法,然后在佛前发十无尽愿,就是进入初地,成为通达位的菩萨,这就是见道通达的菩萨摩诃萨。进入初地以后,菩萨要修十波罗蜜多。分证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十地满心,生起了智云,成为了受职菩萨。菩萨进入初住位到十地满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人如果要了知这些,那就必须要依据经典圣教的开示内容而有所知解,进而得以实证而胜解这些真实义;然后依据圣教量的开示内容而修行去验证,进而能够如实证得因果的所依,也就是说证得法界的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进而能够转依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行菩萨道,因此而有了对于法界实相心现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样的般若智慧的现观,再配合圣教量的开示来验证,再加以比量的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条件够的话,能够这样去实践不是更好吗?但是如果没有佛像的地方,我们一样也可以回向;因为虽然没有佛像的地方,我们回向的时候,一样有我们的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来记持这些功德的种子,以及我们自己的神,也会为我们作证。而且我们在实践回向的时候,内心之中乃是至诚心的祈愿诸佛菩萨的显冥加持;因为这样殷重至诚心的缘故,更可以感应诸佛菩萨的摄受加持,那也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他实证了生命的本源,也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这个法界实相心以后,进而依循于所实证的法界实相心的清净体性,而修正自己的五阴行为,这样广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最后成就一切种智而达到究竟清净的境界,也就是成就究竟的佛地境界。这就是佛应该要有的目标。所以,探求真理、成就佛道,这才是佛教真实的目的与事实。而且,佛教乃是唯一能够实证宇宙实相的宗教。并且,佛陀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什么叫作实相忏悔?简单的说,实相忏悔就是一个真实证悟法界实相心的人,他亲证了法界实相心而得到真实的转依;因为他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得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进而可以转依于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这样忏悔而实践实相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必须是要已经证悟明心的菩萨,他才可以有能力这样如实修习这个实相忏悔法。如果是还没有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是有情识的,也都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真如佛性,所以说一切众生将来都可以成佛,因此称为有情众生;而植物是无情生,因为没有情识,当然也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像山河大地一样,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所共同创造的环境或产物,不会转生投胎更不可能成佛!因此,当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死了以后,还是会继续投胎轮回生死,所以如果杀了人或动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您刚才所说那些梦境的状况,六七识各有什么差别?第八识有何不同?答︰在梦的过程当中,第八识、祂是不管这一些事情的,祂是一点儿都不关心利害得失的。祂只是恒常不断地把六尘相分--六尘的内相分--源源不绝的显现出来,只是源源不断地供应六七识的识种,让你可以在梦中受种种苦乐;至于在梦中的你--见闻觉知和处处作主的心--有什么得失或苦乐,祂是不管的,如如不动的。在 | 三摩地 2018-07-22 |